第一章 新罗真德王时期的对唐交涉
第一节 真德王时期对唐交涉的背景
第二节 金春秋的入唐及其活动考
第三节金法敏的入唐及其活动考
第二章 新罗与唐朝联合及对百济的征伐行动
第一节 战争发生的时间问题钩沉
第二节 嵎夷道行军总管所辖军队的编制问题
第三节 苏定方与对百济战考论
第三章 新罗文武王时期的对唐交涉
第一节 文武王前期(661~668)的对唐交涉
第二节 文武王后期(669~681)的对唐交涉
第四章 金仁问的交涉活动研究考论
第一节 金仁问七次赴唐时间问题考
第二节 金仁问的政治立场
第三节 金仁问的在唐活动及其结局
第五章 唐罗战争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第一节 唐罗战争关联的史料再检讨
第二节 战争期间的交涉及其交涉性质
第三节 有关唐罗战争结果的论议
下篇 从唐朝赴朝鲜半岛将军的行迹看七世纪中叶的唐罗关系
第六章 苏定方的活动及行迹
第一节 苏定方的生年考辨
第二节苏定方的生平考议
第三节 苏定方之死的新考察
第四节 “苏定方被杀说”质疑
第七章 刘仁愿的活动及行迹
第一节 刘仁愿及《刘仁愿纪功碑》
第二节 唐留守军和刘仁愿的作用
第三节 刘仁愿和刘仁轨
第四节 罗济会盟中的刘仁愿
第五节 《刘仁愿等题名》中所见刘仁愿的行迹
第六节 刘仁愿的结局
第八章 薛仁贵的活动和唐罗关系
第一节 薛仁贵研究现况
第二节 薛仁贵在朝鲜半岛诸问题考论
第九章 柴哲威与《含资道总管柴将军精舍草堂之铭》
第一节《精舍草堂铭》的发现及铭文
第二节《精舍草堂铭》碑石形态等问题的再认识
第三节《精舍草堂铭》所见柴哲威事迹
附录
附一 与朝鲜半岛古代史关联的金石文的现状
第一节 中国历代金石文的整理研究
第二节 与朝鲜半岛古代史关联的金石碑志文现状
附二 李祯出使新罗与唐罗间登州—唐恩浦海上通道
第一节 唐使臣李祯墓志的发现及研究
第二节 唐罗使者往返道路与登州—唐恩浦通道
附三 金仁问题名与乾陵蕃臣像中的新罗使者
第一节《万年宫碑阴题名》与新罗使者金仁问
第二节乾陵六十一蕃臣像中的新罗使者
附四 高句丽移民高足酉墓志铭考释
第一节高足酉的主要事迹
第二节高足酉何时归唐
第三节天枢建造与高足酉
附表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修订版后记
印度政坛新格局
林承节 著
2020年8月出版/128元
ISBN 978-7-5201-6423-8
印度是实行议会民主制的国家。虽然大选是多党参选,但在独立后的头40多年里除很短时期外,每次大选都是国大党胜选,单独执政。这种局面从1989年起被根本打破,此后20余年,历次大选都没有一个党得到过半数席位,得票较多的党必须借助多党联合才能取得执政资格。这是印度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从国大党单独长期掌权进入联合政府时期。本书认为印度进入联合政府时期有其必然性,是印度政治发展的必经过程,是向着更好地实现政治民主化的方向迂回前进。对联合政府带来的诸多问题,只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纠偏守正,就能把其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目录
向上滑动阅览
前言
第一章 1952~1989年:国大党长期独掌政权
第一节 印度宪法关于国家政治制度的规定
第二节多党竞争体制下国大党长期独掌政权
第三节国大党为什么能长期独掌联邦政权
第四节 1977~1980年的插曲:人民党和人民党(世俗派)短期执政
第五节 国大党政府的主要政策
第二章1989年后:进入联合政府时期
第一节 联合政府时期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形成新格局的原因
第三章 联合政府时期开篇:全国阵线政府的建立和运作
第一节 1989年人民院选举
第二节 全国阵线政府的建立和垮台
第三节 人民党(社会主义者)政府
第四节 矛盾、协调和破裂
第五节 维·普·辛格政府和谢卡尔政府的施政结果
第四章 拉奥少数派政府的建立和运作
第一节 1991年大选和拉奥少数派政府的建立
第二节矛盾、冲突和协调第三节 政府的政策和实际运作结果
第五章 联合阵线政府的建立及其运作
第一节 1996年人民院选举
第二节 印度人民党的13天政权
第三节 两届联合阵线政府执政
第四节 联合阵线政府的建构和运作方式
第五节 矛盾、协调和冲突第六节 联合阵线政府的运作结果
第六章 全国民主联盟执政
第一节 1998年大选
第二节 全国民主联盟政府的建立和运作机制
第三节矛盾、冲突和破裂第四节 政府的施政结果
第七章 全国民主联盟再度执政
第一节 1999年人民院选举
第二节 政府的组成和运作机制
第三节 矛盾、冲突和协调
第四节 政策的实施和结果
第八章 2004年人民院选举与团结进步联盟执政
第一节 各政党的竞选策略和造势
第二节 选举结果
第三节 团结进步联盟政府的建立
第四节 政府面临的任务和《最低共同纲领》
第五节 面临的挑战与前景
第九章 联合政府在印度现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节 历届联合政府的建构和运作模式综合分析
第二节 联合政府运作的经验教训
第三节联合政府对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和前景展望
附录 印度独立以来主要政党及政党联盟名称中英文对照
主要参考文献
《中庸》通解
于述胜 著
2020年8月出版/128元
ISBN 978-7-5201-6870-0
研究中国哲学有两种取向:一种是客观的、历史的、文本的取向,一种是主观的、现代的、创造的取向。本书无疑属于前者。书中异于前人之解,乃为疏通文本的需要,而非借题发挥的产物。本书作者坚持以经释经、训诂与义理相结合的诠释原则,在广泛研读相关文献基础上,对前人的诠释分歧进行了详细梳理和认真辨析,于前人旧说去粗存精,于己立新说详明其故,自成一家之言。
自序
向上滑动阅览
《中庸》原为《礼记》第三十一篇。宋儒推尊《四书》,自朱子结集《四书章句集注》后,《中庸》逐渐成为读书人的文化常识。近些年来,与复兴传统文化之风相呼应,《中庸》一经日益为国人所重,新编读本层出不穷。然相关读本多为急就章,能通一家之言(如以朱子的《中庸章句》本)而释之者已属难得,昧于古注、望文生解者则屡见不鲜。
近十年来,笔者为研究生讲读《中庸》,边读边写,边写边讲。知见日多,矛、盾相格,旋立旋破,旋破旋立,几易其稿。姑就今日所见,撰为此书,名曰《〈中庸〉通解》。穷经之道,以通为的,不通必谬。“通解”云者,厥有三义:通《中庸》之书而诠解之,通《中庸》与相关经典(主要是《论语》《孟子》《大学》与《易传》)而诠解之,通古今《中庸》注疏论说而诠解之。
古今经解,体例杂多,而要者有三:传注、义疏与集解。笔者综合各体,采朱子《中庸章句》分章之法,诸章诠解。每章由五部分构成:先列“中庸原文”;次为“本章大意”,概述一章旨意;次列“词句释义”或“分节释义”,一章篇幅小者作“词句释义”,篇幅大者作“分节释义”,而词句解释亦含于其中;次列“歧解辨正”,比较分析有关问题中的主要分歧,并断以己意;次列“精解集萃”,依《中庸》本文之次序,选录古今注疏或相关论说之精要,以便读者参验;末列“易庸贯通”,用以呈现《中庸》与《易经》义理之相通处。
此次解《中庸》,参阅古今有关《中庸》之注疏、论说、集解等不下百种。但主要参考书目如下:
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中庸》。此为汉唐《中庸》注疏之典型代表,最近古而不可忽。
朱子的《中庸章句》。宋明以来,此书在《中庸》诠释中影响最为深广。现代学者解《中庸》,如唐文治、钱穆、蒋伯潜诸大师,多宗主朱子。宗朱子者,固据此以发挥朱子之说;反朱子者,亦必精熟其说而辩驳之。今人若不熟读朱子之说,实难置喙其间。又因《中庸章句》言简意赅,殊不易解,必资其相关论说而推敲之,故《中庸或问》及《朱子语类》的相关部分,亦常为笔者所参读。
卫湜的《礼记集说·中庸》。卫氏为南宋末期人,其书收入《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论《礼记集说》云:“盖首尾阅三十余载,故采摭群言最为赅博,去取亦最为精审。自郑注而下,所取凡一百四十四家,其他书之涉于《礼记》者不在此数焉。今自郑注孔疏而外,原书无一存者。朱彝尊《经义考》采摭亦最为繁富,而不知其书与不知其人者,凡四十九家,皆赖此书以传,亦可云礼家之渊海矣。明初定制,乃以陈澔注立于学官,而湜注在若隐若显间。今圣朝《钦定礼记义疏》,取于湜书者特多,岂非是非之公,久必论定乎?又湜《后序》云:‘他人著书,惟恐不出于己。予之此编,惟恐不出于人。后有达者,毋袭此编所已言,没前人之善也。’”于其书之特点与价值,《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言甚明。
张振渊的《四书说统·中庸说统》。张氏为明末人。其学虽以阳明心学为主,却能博采众家之说。此书为笔者所重,缘由如下:其一,它采录明人之说甚多,其所采或有今已难见其书者;其二,张氏学问广博、运思深细,常能就前人歧解之要害处而剖判之;其三,明人说经,虽有脱落章句之弊,但注重内心体验、心灵自由奔放,故其说常有传神之笔,耐人寻味。
陶起庠的《四书集说·中庸》。在清儒宗主汉唐古注、力破朱子之说的风潮中,陶氏一本朱子之学,疏其义而通其说,多引明清大儒之书、弥缝完足朱子之意。其卫护朱子之功,当不在孔颖达疏解郑注之下。
翟灏的《四书考异》。该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为总考,其《中庸原始》《中庸科段》《诸家改中庸》《表章学庸》《合四书》《四书次第》《四书名义》《四书字数》《历代石经》《古注朱注略说》《前人考异本》《学庸通说》诸篇,皆与《中庸》相关。下编为条考三十六篇,其《中庸》一篇,于古人传写、引用《中庸》之异文,详为考求。诚如杭世骏序其书曰:“于经苑中旁见侧出,推波助澜,自隋王劭、唐陆德明而外,未见有其匹矣。”读其书,颇便吾人于异文中斟酌其可,于歧说中审求其是。
以《经义述闻》《群经平义》等为代表的清代考据学派的相关成果。清儒长于详博考证以通经,在订正经文、明晰字义、厘定礼仪制度等方面,确已度越宋明诸子。今人诠解《中庸》,若无视清代学者之努力而唯朱子马首是瞻,并非明智之举。
此外,清儒杭世骏的《续礼记集说·中庸》,亦当为今人关注。其书虽以“集说”为名,然其所集之说,重心在郑注孔疏、毛奇龄师友以及姚际恒等人之说。姚氏之书因遭禁毁,今多已不传。杭氏于《中庸》反复称引姚氏之说,使之得以存留于世。姚氏思想偏激,以《中庸》为佛、道二氏之学而极力排诋,但其学博而其论深。今人若不以门户自限,自可即其言以观儒、佛之贯通,进而领取先儒广大弘深之旨。限于本书主旨,笔者未录其说,然既有志于《中庸》之学,亦当致意焉。
《中庸》一书主旨,在诚身以致中和。“诚”者,非“真实无妄”可了,要义在“为物不贰”“纯亦不已”,即其心纯一也。“中”者,非“不偏不倚”可了,乃内德充积、不匮不溢、独立而不倚之状;“和”者,非“无过不及”可了,乃外行和顺、物我相协、和而不流之状。分而言之,曰“中和”;合而言之,只是一“中”。诚至,则德立于中而行顺于外,故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诚者)合外内之道也,时措之宜也”。
与诚身以致中和密切相关的,是“诚—明”之说。“诚”者,其心纯一也;反言之,即不杂无贰。“明”者,其心明通也;反言之,即不昧无蔽。“至诚”(第三十二章),诚也;“至圣”(第三十一章),明也。就理想境界而言,诚、明一体,故曰:“诚则明矣,明则诚矣。”《中庸》引入“诚—明”范畴,主旨在于揭明诚身之工夫,所谓“明乎善”以“诚乎身”。明善工夫在“择善而固执之”。分而言之,其要目有五,“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也;其要则有四,“致广大而尽精微,即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也。此皆修行君子之道以奉持其天命之性之事,所谓“尊德性而道问学”也。因此,就工夫而言,“明”兼知、行;离行而言“明”、谓“明”与知同者,乃不通之论也。
“明”与“中和”亦密切相连。德明于内,即是“中”;德明于外而及于物,即是“和”。由此观之,割裂“明”与“中和”,而谓《中庸》独立为两篇或多篇文章者,非也;割裂内德与外行、成己与成物,谓“明”仅指内德之成者,与《大学》“明明德于天下”之旨相乖,亦非也。
尧、舜、禹以“执中”相授受,孔子以“中庸”承三圣之道,而子思作《中庸》,析其一“中”为“中”与“和”者,旨在强调内德为外行之本、外行为内德之用,所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以申其本德以行道,所谓“其人存,则其政举”“待其人而后行”,以及修道以立德,所谓“尊德性而道问学”之说也。与此同时,《中庸》又屡言“中庸”。“庸”之为义,一语双关:一方面,“庸”者“用”也,故“中庸”即“执中”“用中”,析而言之,即“中和之为用”(郑玄语)或“致中和”也;另一方面,“庸”者“常”也,“中庸”意味着:中和不离日用常行,须致中和于日用常行之中,及其至也,则平凡而神奇、神奇而平凡,此即平凡的神圣,亦即“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当然,以上所言“中庸”之义,仅就其横向关联而言。此外,“中庸”尚有其纵向关联义,《中庸》遂引入“时”之观念,而以“时中”为言。“时中”者,时时处于继往开来、居间引发之态:父作子述、善述善继,“考诸三王而不谬”“百世以俟圣而不惑”,“不已”“无息”“悠久”,“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等等,皆含此义。君子随时在中,实已进入生命与世界的内在节奏中,自导自行、自我兴发,如“四时错行”“日月代明”般生生不息。
另外,《中庸》始言“莫见乎隐,莫显乎微”,中言“夫微之显”,末复言“微之显”,且结以“上天之载,无声无臭”。所谓“无声无臭”,即纯粹专一、不杂无贰的精微之心。可知“微—显”从而显微无间乃贯穿《中庸》始终之暗线。若能明善而诚身,则其心由隐微而臻至精微。“微之显”意味着:精微即见显,精诚之心即天命之性直接而充分的显现,所谓“诚之不可掩”也,《中庸》以此来彰显彻底的道德自律论立场;精微必见显,精诚之心本身即拥有莫大的教化力量,所谓“凡有血气心知者,莫不尊亲”“君子笃恭而天下平”也,《中庸》以此继承并极大地深化了原始儒学修身为本之教化哲学。所以如此,乃因《中庸》深信:唯有精诚之心才能恢复人之本来面目,使君子进入世界的原发机制之中,让天性之灵自如挥洒,合天人,通人我,贯始终,致中和,而生生不息。故“诚”之一字,乃《中庸》之不二枢纽。
基于上述理解,《中庸》全篇可分四大部分:首章由天道下贯于人道,揭明诚身以致中和之旨;二至十九章以申论“中庸”“中和”之义为主;二十至三十二章以申论“诚明”之义为主;末章则以人合天,而归于精诚微密之心。朱子曰:“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受用之,有不能尽者矣。”(《中庸章句》)信矣哉!
吾玩味《中庸》之言,斟酌古今之说,于旧说难通而未惬于吾心者,亦尝别求其解以通之,如:将“君子之中庸”“小人之中庸”之“中庸”,解作常行、常态;将“素隐行怪”,解作以隐遁为常态、以怪异为常行;将“知天地之化育”“其孰能知之”之“知”,解为主持、主导;将“风之自”,与《易经》“风自火出”相联系;
将“中庸”之解,与篇中“中立而不倚”“和而不流”及“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等相贯通,以超越朱子“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说,且更发其纵向关联之义……于旧说皆未尽通而一时无解者,则姑存诸说,而择其较通者以释之,以待后之君子,如“小德川流,大德敦化”等。
吾为此编,自期甚高;既成其稿,自视阙然。聊可引以自慰者,未尝以中下之资自暴自弃,勤搜苦讨,每有所获;亦常与门下诸生相印相证,废寝忘食,乐在其中;间或厕身于各种国学讲习会,述学论理,颇致共鸣。因叹圣贤之道广大精微,为此学者能得其万一,亦足以自充而励人焉。能不勉哉!
研习《中庸》,与我切磋最多者,当属周卫勇教授。卫勇君与我年相若而道相似。2012年,早已升任教授,年近五旬的他,毅然负笈京师,投入我的门下,迅即决定主攻《中庸》的教育哲学。其后数年,我们朝夕相处,英东楼、操场边、饭桌旁,所言必及《中庸》,彼此每有新得,尽享教学相长之乐。2017年暑期前,他以优等成绩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然谈兴既起,难以遏止,往复讲论,至今未绝。李晓美、宁静贤两女士先后从学于我,读完硕士读博士,现分别为博士一、二年级在学生。我每年讲授《中庸》,她们必皆旁听之,且私下多所问难,益我良多。尤当一提的是,她们不辞辛劳,分别校阅拙稿一遍,认真核对稿中引文,纠正了诸多文字疵谬,让拙稿在面对读者时能更少歉疚。另外,王文修君对拙稿亦有所贡献,尤其在“风之自”一语的诠解上。略略数语,难尽师生之情,谨记于此,以示不忘。
庚子年孟春于北京
日本动漫艺术与动漫文化
姜滨 著
2020年8月出版/65元
ISBN 978-7-5201-6670-6
本书以日本动漫为研究对象,对日本动漫艺术的表征“漫符”的元素构成及其发展特征进行研究;对日本动漫的领军人物手冢治虫、宫崎骏以及新趋向代表人物新海诚、汤浅政明的成就、创作风格进行探讨;对日本动漫文化的流变与发展历程及其特征、对日本动漫文化的传播方式、对日本动漫作品关于历史观缺失的问题等加以辩证性考察与论述。
目录
向上滑动阅览
第一章 日本动漫文化的流变与发展
一 日本动漫的原点——漫画的源起
二 欧美文化的冲击与现代漫画形式初成
三 文化上的积极融合与现代动漫的发展
四 文化的矛盾与反思引发动漫的批判与研究
第二章 日本动漫文化与艺术的表征:“漫符”
一 关于“漫符”的研究
二 日本“漫符”的具体形式
第三章 日本动漫作品中的战争观:从反战、淡忘到美化
一 手冢治虫:寄托于未来的“异者”的思考——生与死的悲哀
二 水木茂:直面战争的噩梦与激发强者的梦想
三 永井豪:战斗与屠杀的“喜悦”——残酷的“美学”
四 松本零士:“大和”宇宙战舰,开启拯救世界之门
第四章 日本动漫文化与艺术的品牌与传播:从本土到国际
一 品牌:日本动漫文化与艺术的名片
二 本土特质:日本动漫文化的传播策略
第五章 日本动漫走向世界的保证:领军人物
一 手冢治虫:开拓与创新
二 宫崎骏:信仰与坚持
三 “巨人”的较量:手冢治虫与宫崎骏
第六章 日本动漫新趋向:新海诚与汤浅政明
一 “画质狂魔”+“影像作家”:新海诚
二 “日本动漫界的毕加索”:汤浅政明
第七章 日本动漫发展的瓶颈:历史观
一 日本动漫被“规制”的历史
二 “非历史”与文化先行
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近代酒文献选辑·《申报》卷(全3册)
薛化松 李玉 主编;
林柏耀 冯冰儿 石永程 执行主编
2020年9月出版/780元
ISBN 978-7-5201-6980-6
《申报》作为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传播影响最广的第一大报,在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涉酒内容相当丰富,以反映酒的社会性为主,包括政府方面对于酒业的管理、酒业与政府的博弈,以及酒业内部情况等。其报道的酒业消息,多集中在以宁沪为中心的城市及周边的江浙、江淮地区,体现了较强的地域特色与时代风貌。通过这些文献,既可以窥探从晚清到民国的酒业生态,又可以检视中国酒政、酒税与酒企的历史演变。
北京史学(2020年春季刊/总第11辑)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编;
章永俊 执行主编
2020年7月出版/128元
ISBN 978-7-5201-6840-3
《北京史学》是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编辑的学术刊物,2020年春季刊选载的论文以城市史和经济社会、教育文化为主要研究领域,作者来自北京各高校和科研单位。本辑设城市书写、经济社会、教育文化、史地考索、史学思想5个栏目,主要刊载近代北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史学、文献学等方面的论文14篇。全辑力求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试图拓展和深化北京史的专题研究。
目录
向上滑动阅览
城市书写
国都之争与近代北京政治含义的演变 周桂梅
北平记忆——以20世纪30年代《宇宙风》中的书写为主 李建国
近现代北京城市地图的庋藏、特点及研究路径 李诚
经济社会
从两通碑刻看元代大护国仁王寺江淮寺产归属问题 何岩巍
清嘉庆、道光两朝清查八旗抱养问题考述 刘仲华
庚子前后北京地区绅商的活动——以黄氏父子与北京工艺局为例 曹琪
民国初年北京“第一舞台”债务纠纷案研究 侯永国
“吸血鬼”:一种隐喻的溯源与其在近代中国的传播 陈宇琦
教育文化
北京青年会与民初基督教在北京官立学校学生中的传播 李伟玉
民国时期通州“民众教育”探索及其影响 杨家毅
史地考索
清河汉城与两汉昌平城 岳升阳
松筠庵藏杨继盛书法帖石考 张云燕
史学思想
论刘知幾的名实观 马新月
朱希祖论中国传统史学 徐国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