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是伪作,不学也罢。不过这本书相比于其他著名伪书(没错,骂的就是《辅行诀》)来说,作伪者花了更多心思,药方编排也更合理,最重要的是这本伪书的出现有历史意义。
这本书出现于1939年,此时正是余云岫等人积极推动废除中医运动的时期。这本书以张仲景家传手抄本的身份出现,其实是给当时的中医学界打气,医圣遗作都现世了,还有什么理由不大力弘扬中医?所以当时的中医学界无人质疑此书的真伪,因为当时中医学界内部急需团结一心。
到了现代,中医已经不再处于存亡关头了,大家都静下心来审视这本书了,其中的漏洞也就暴露了,大致列举几点:
1. 使用了后世药名当归三两 芍药三两 桂枝三两 细辛三两 木通三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二十五枚(劈)
当归四逆汤中使用了“木通”这个名,但汉代时只有“通草”,无“木通”。使用“木通”说明写作时间在唐代以后。
2. 避后世皇家名讳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目闰)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真武汤以四象中的玄武为名,宋时避赵玄朗讳而将玄武改为真武,玄武汤也变成了真武汤。如果此书成书于汉代,是不会按照宋本《伤寒论》使用真武汤这个名字的。此点说明桂林本参考了宋本,成书于宋代之后。
3. 使用后世名方而改方名黄芪当归汤方
黄芪三两 当归半两
这个“黄芪当归汤”就是金元名家李东垣的当归补血汤。
4. 照抄宋本中的批注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将息如桂枝汤法。
以桂枝加附子汤的用法为例,此句宋本为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本云”是批注用语,后面是批注,不是张仲景的原文。批注里面说了桂枝加附子汤与桂枝汤的关系,虽然药材变了,但用法同前,桂林本的“将息如桂枝法”一句显然是从这句注语改的。若成书于汉代,应当不包含任何宋本中“本云”之后的句子。这个漏洞在桂林本中大量存在,也说明了桂林本是在宋本基础上改编而成。
4. 使用温病派的病名及其含义温病有三:曰春温、曰秋温、曰冬温。此皆发于伏气,夏则病暑,而不病温。冬伤于寒,其气伏于少阴,至春乃发为温病,名曰春温。
桂林本的卖点之一就是补充了温病治法,但温病篇一开篇就露馅了,春温、冬温、伏气都是清代温病派使用的病名。其中“其气伏于少阴,至春乃发为温病”一句更是温病派对春温的标准定义,不仅病名相同,连含义都相同,这只能是照着温病著作改写的。如《温热经纬》中的
淦按:伏气为病,皆自内而之外,不止春温一病。盖四时之气,皆有伏久而发者,不可不知也。
又如
华岫云曰:邪从口鼻而入,故曰上受。但春温冬时伏寒藏于少阴,遇春时温气而发,非必上受之邪也。则此所论温邪,乃是风温、湿温之由于外感者也。
可见桂林本作者必然学过温病学说。如果说前几点只能证明此书参考了宋本《伤寒论》,成书于宋代之后,这一点则直接将此书的成书时间推到了清代之后,新得不能再新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