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是中国汉朝与晋朝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
严格意义上的三国是从220年开始的,这一年东汉王朝正式结束。但史学界的研究最晚也是从建安元年(曹操迎献帝)开始算的,最早甚至是184年(黄巾起义)。
说三国,必说东汉。历经百年羌乱、党锢之祸,东汉王朝已经是外强中干。又经历了黄巾起义,大厦已是将倾。士人、宦官、外戚,这三驾马车已经拉不动这个垂朽的王朝了。
188年,外戚何进被杀,士人与宦官火并,董卓摘桃,天下分崩,群雄各据一方。
曹操背靠袁绍,立足兖州,于196年迎立献帝,开始统一北方。后来先后有赤壁之战、夷陵之战,曹操、刘备、孙权三足鼎立。
220年,汉魏王、丞相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汉朝正式结束。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季汉、蜀汉。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孙吴。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被司马氏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
265年,魏国相国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三国时代正式结束,中国历史正式进入了晋朝时代。280年,晋灭东吴,统一中国,三国时期彻底结束。
这是一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时代,不但晋朝的陈寿撰写了著名史书《三国志》,到了南朝的刘宋,由于《三国志》相当简略,而且“多为时讳”,裴松之就杂采当时或此后的史籍,详尽地为《三国志》作注,实际是作了大量的补充和纠正。
如果说,没有裴松之的注,仅有《三国志》一书,那么,后代的人们将无从翔实地了解这个群星灿烂的时代。
这个时代实在是太丰富多彩,不但是士人,即便是民间也流行过许多关于三国英雄们的故事。宋朝“说话人”中就有所谓“说三分”,即讲说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元朝至治年间刊行的《三国志平话》,即是那时“说三分”的脚本,以及后来横空出世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该作品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这也是现今最为流行的版本。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更是四大奇书和四大名著之一。三国历史之所以成为现代人最为感兴趣的一段历史,这部小说功不可没。
小编笔力有限,但还是难以抑制住这股创作的激情,特此献丑,打算以人物为经,以历史事件为纬,写一部《三国人物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