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盐之女,干说齐宣,分别四殆,称国乱烦,宣王从之,四辟公门,遂立太子,拜无盐君。”
刘向—《列女传·辩通传》
钟无艳的故事历代演绎,世人皆知齐宣王“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的典故。但当2007年末,暂别乐坛一年左右的谢安琪带着一首婉转脱俗的港式情歌重新出现在电台之中时,这个两千多年前的故事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钟无艳》由林夕作词、泽日生作曲、陈珀、梁荣骏组合制作,收录于谢安琪于2007年12月发行的专辑《3/8》中。谢安琪温暖纯澈的声线让每一位初次聆听此曲的人无不为之动容,钢琴、弦乐以及间奏中铜管乐器的配合让泽日生一气呵成的长调荡气回肠,大量小调和弦的运用奠定了歌曲忧伤的情感基调。
都说《钟无艳》成就了当初暂别歌坛的谢安琪,但她何尝不是成就了这首歌,几乎没有人再能将这首歌演绎的如此完美。即使后来被横扫香港乐坛的《喜帖街》盖掉了一丝光芒,也毫不影响《钟无艳》本身的艺术价值,又或许泽日生和林夕这对“黄金搭档”塑造的注定是金曲。林夕可以将“得不到”三个字用一千种方法诉说,写给谢安琪的《钟无艳》更是一个令人久久不能释怀的凄美故事。整首歌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因为爱,怎甘心只做朋友?同样因为爱,不甘心连朋友都不是。”丑姑娘钟离春为了齐宣王的江山社稷自荐枕席,但再多的赞许也没有换到哪怕零星爱意。
是知己,非爱人。
林夕不止一次在他的作品里表露过这种爱而不得的情感,这种对爱情的理解很悲观,但也相当现实,这也是林夕的很多作品能够引起听众共鸣的原因。
整首歌似乎是女主角的内心独白,在理智之余表露自己内心感性的一面。
“其实我怕你总夸奖高估我坚忍,其实更怕你只懂得欣赏我品行。无人及我用字绝重拾了你信心,无人问我可甘心演这伟大化身。” 我害怕你只懂得我欣赏我坚忍的品格,而不是对我心生爱意。没有人会像我一样在你失意之时给予你勇气让你重拾信心,却也同样没有人问过我是否甘愿化身如钟无艳一般的知己陪在你身边。
“无人问我寂寞尽头何处去养伤,原来是我的心境高到变为偶像。谁情愿照耀着别人就如月亮,为你备饭捧茶是残忍真相。” 我已不知该如何抚慰内心的孤寂,原来所有人都认为我已没有私心,可以如月亮般无私照耀我爱的人。
“没有得你的允许,我都会爱下去,互相祝福心软之际或者准我吻下去。” 一直以坚强温婉形象示人的我内心却也有着小女生一般的情愫,面对爱人何尝不想在其怀中哭泣,告诉他我也有崩溃脆弱的一面。不管怎样,我会一直爱你,或许有一天你会心软,我便可以吻下去。
提到泽日生这位天才创作人,《富士山下》总是绕不开的,如果说《富士山下》讲述了一个男人拒绝苦苦痴缠自己的女人的故事,那么《钟无艳》便是那位可怜女人的独白。
但这两首如姊妹篇般的作品所表达的心境却截然不同,《富士山下》明显更加豁达决绝。“谁都只得那双手靠拥抱亦难任你拥有,要拥有必先懂失去怎接受。曾沿着雪路浪游,为何为好事泪流?谁能凭爱意要富士山私有?” 从男主的角度来看,男主希望女生明白爱情是两方的事情,劝慰女生不要拘泥于单恋的苦楚,爱情本不罕有。两年后林夕与泽日生为谢安琪量身打造的《钟无艳》似乎便是这个苦恋故事的结尾,女生显然没有听从男生的劝告,她对于这段单恋执着得近乎天真。
林夕的笔下从来不乏在感情里卑微嗔痴的女性形象,即使失恋依然隐忍。在麦家瑜所演唱的《好得很》一歌中林夕这样写道 “似信徒顽抗悲观的思想,强硬去活得开心变成毕生信仰。” 我们在爱情中往往执着地认为努力做个好人便能得到爱人的倾慕,可现实确是无悔的付出换来的却仅仅是所爱之人的敬仰。在林夕的歌曲中女性的形象有着近乎矛盾的理智,在控诉爱情残酷的同时又痴痴地不肯从虐恋中摆脱出来,深知爱而不得的事实却又病态般得享受暗恋、单恋甚至失恋的感觉。
《钟无艳》最后一句 “永不开封的汽水,让我抱在怀内吻下去。” 坊间一直有着不同的解读方法,在我看来永不开封的汽水象征这段不能明了的感情,即使炽热强烈,却也如压抑的气泡一样被永远封存于瓶内,或许终有一天,我会有机会,但是我最有权利的则是抱着自己无法释怀的感情,那永不开封的汽水顾影自怜,含泪吻下去就像吻在你的脸庞。
这样卑微的爱意,只会过期,不会走气。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