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浅谈“野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服务&rdq

浅谈“野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服务&rdq

浅谈“野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服务&rdq浅谈“野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服务”角色

浅谈“野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服务”角色四会市实验学校 邓悦美 【摘 要】野史是区别于正史被提出来的。在野史充斥着学生视野的时代环境下~教师不能忽视它对学生的影响。本文将探讨运用野史服务中学历史教学这一问题~主要从巧妙运用野史~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陶冶学生的情操等方面来阐述野史服务历史教学的积极作用~并对在课堂中正确运用野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作一探讨。 【关键词】野史 正史 中学历史教学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华五千多年的历史是一部光辉灿烂的文明史,礼仪之邦折服四海,四大发明推动世界进步,国粹国学琳琅满目,风云人物辈出。传承文明,弘扬文化,继往开来,都需要了解历史。在知识产品日益丰富的现代社会,人们学习和了解历史的途径越来越多,不再局限于有限的书本,网络、新闻传媒、以及电视剧、电影作品都使人们更直观更生动地了解过去的“历史”,感受着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灿烂辉煌。 什么是历史,胡适曾给出这样的解释:“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女孩”。笔者认为,这个定义用在当今大众文化时代,是再恰当不过了。时下不少个人或者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口味,“加工制造”着各式各样的历史。

出版界热衷于野史、传奇、演义,传播的是光怪陆离的历史;媒体不是有争议的,猎奇的,艳情的就不登,还美其名曰考古新发现,历史研究新成果;电视里的《百家讲坛》也为了取悦听众,而将民间传说、野史等与历史混为一谈,都成为了制造历史的加工厂;文学艺术笔下的历史,更是把历史篡改得不知所云。这部电影说康熙派施琅统一台湾,那部电视剧又说征服鳌拜、统一台湾全是韦小宝的功劳;这边说东方朔天下第一,那边又说纪晓岚为第一大才子„„尽管如此,这些野史还是受到了大众的热捧。相对于学校里枯燥的历史教育,学生也更喜欢更容易接受这些带有传奇性色彩的有趣味性的人物和故事。作为历史教师,如何在还原真实历史的同时,利用好这些或真或假的野史资源为我们的教学服务,笔者将对这一问题作出探讨。 一、何为“野史”, 根据缪钱与胡昭曦在《论野史——序言》一文中对其所作论著的总结,认为对“野史”之解释,大抵有以下诸说:一是“率尔而作,非史策之正”,与“正史”相区别,把野史列入“杂史”、“杂传”、“别史”等;二是非官修官纂,“只一家之私记”;三是非朝廷诏修,乃民间编撰,朝野有别,故称野史;四是作者各欲其志,体制不纯;五是委巷之说,事多异闻,野而不质。

由此可总结出,野史之“野”有以下特点:一是与在朝人士相对立而言,是在野人士(或士大夫的下层人士)所作,未经官方审定,更不是“钦定”的,甚至为官方所禁,不是藏于庙堂官厅,而是流传于“野”;二是不是正式历史体裁的著作,是以历史事件为背景,以历史真实人物为对象,经过一定的加工而形成的带有历史色彩的其他体裁的著作;三是有一定事实根据的各种光怪陆离的粗鄙的民间传说,未经人工过分雕饰的史料。 二、正确运用野史,有效服务历史教学 刘鹗于《老残游记》中云:“野史者,补正史之缺也。名可托诸子虚,事虚1 证诸实在。” 野史中所写的人物和事件大多是实有其人、实有其事的。且不考证其是真是假,但它的确能起到补充历史教科书(即正史)知识的作用,并影响着学生对历史的认识与理解。鉴于此,我们应在教学中正确运用这些“野史”,使之有效地服务于我们的历史教学。 (一)适当插入野史,增加课堂趣味性,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的效果。 历史具有过去性,脱离现实的学科特征使历史空中花园般可望不可即。再加上在考试压力之下,历史学科不可避免与其他学科一样成为应试的工具,这就增加了历史课堂的枯燥性。中国人不愿意学历史,对历史不感兴趣,这多多少少与枯燥无味的历史课堂有关。

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增加历史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愿意学历史,主动学历史,是我们急需解决的课题。在课堂导入和授课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当增加一些野史材料,就会使历史课更具吸引力,由此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加深他们对历史知识的记忆,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例如,在讲授“魏晋三国鼎立形成过程”的内容时,可投影出示诸葛亮的画照,并列举《三国演义》里描写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传奇事迹,提问学生“诸葛亮是哪个朝代的人,他是采取什么计谋通过什么战争促成三国鼎立态势,三国指的是哪三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由此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满怀好奇心进入课堂。再比如,以广东的特产“妃子笑”荔枝的典故来引入“安史之乱”一课。传杨贵妃喜食荔枝,“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奢侈腐败成为安史之乱的原因之一,由此唐朝由盛而衰。把“杨贵妃吃荔枝”,“美貌的昭君出塞”,“满清贪官和绅”等学生日常生活中极为熟悉的历史人物的故事引进课堂,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引入这些野史,在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也调动了课堂气氛,改老师“满堂灌”为学生“主动学”,提高学习效果。 (二)分析野史,提高学生分析史实的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历史课堂上,教师除了让学生掌握史实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总结历史规律是学生应该从历史课堂中获得的。在这里,教师可以通过对野史的分析来达到这一效果,让学生在快乐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无形中提高自己分析史实的能力。 例如,教师可通过讲述“昭君出塞,元帝痛心”的故事来达到这一目的:昭君是中国四大美女之一,有沉鱼落雁之貌,但进宫之后因无财无权被为她画画的画师陷害,在画上,她的脸被点上一颗痣,结果汉元帝看画觉得她丑没有选她做妃子,而把她远嫁给匈奴。在她出嫁的那一天,汉元帝看到了昭君的真正容貌后悔不已。史上是否确有其事,我们不去探究,而是应该通过这个故事教导学生:从西汉后期后宫混乱窥其朝纲不稳,朝纲不稳必定国势衰弱。以此来锻炼学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思维能力。另外,还可启发学生思考与讨论:为何同是汉朝,汉武帝时无须和亲,但汉元帝时却需采用和亲的方式来保全国家呢,由此引导学生总结出“弱国无外交”的历史规律与历史教训。通过对这些有趣的野史的分析,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感受野史,陶冶学生的情操。 中学历史教育应以陶冶和升华人的精神境界为根本,历史学科不是一门“实用”的应用学科,而是一门文化素质养成性质的人文学科。

所谓历史教育就是以人类历史文化的丰厚营养来促使学生的智慧、情感和人格不断得到发展、完善和升华,以促进学生的生命整体不断获得发展为根本追求的学科教育,要在学习知2 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而野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协助我们完成这一任务。有些野史未经人工雕饰,更有人情味,使学生更容易感受到历史的经验与教训,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教授“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决定”一课时,学生很容易认为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最先应该源于中央领导人的科学决策,会产生“历史是伟大人物创造的”这种错误的历史观。如果教师在讲授这一课时,加入历史书上没有的内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村民冒着重大风险最先秘密决定并最终取得大丰收之后国家才开始逐步推行的——使学生认识到人民认识到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并认识到自己肩上所负的群众的伟大力量,责任,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树立为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远大理想。 三、把野史运用于历史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上面我们从三个方面阐述了野史教育对于中学历史教学的积极作用,但野史毕竟是野史,在野史与正史碰撞的过程中,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还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正确处理野史教育与正史教学的关系。

把野史插入课堂教学中固然有其诸多好处,但凡事过犹不及,我们应注意正确处理好野史教育与正史教学之间的关系。把野史引入课堂,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把它作为我们课堂气氛的“兴奋剂”,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不能背离这一目标。野史必须为正史教学服务,其选材须紧紧围绕教学大纲,切忌哗众取宠,也不能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过度使用一些华而不实的野史,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课堂气氛被调动起来了,但学生一无所获,这不是高效的成功的一课。野史在教学中扮演的是一种服务角色,而不能喧宾夺主。 (二)正确选取具有教育意义的野史。 文化具有先进文化和反动腐朽的文化之分别,野史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也具有这种多样性特点,我们在进行野史选材时必须注意这一点。中学生涉世未深,正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之期,辨别是非能力不高,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必须注意引导,多讲授积极健康向上的内容,所选取的野史资料必须具有教育意义,具有启发性,真正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开拓视野以及培养高尚的情操。对于那些关于低级趣味以及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淫邪、迷信和宿命论等内容的野史应该在我们的教学中剔除,教师须进行正确引导。

(三)在讲授野史的同时需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某些野史为了迎合人们的口味,片面强调趣味性,描述史实时言过其实,夸大其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这些史实,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应注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比如有这样一个故事,讲的是扣子改变了历史:当年拿破仑和他的士兵的大衣与皮靴的扣子都是锡制的,而这种金属在极度低温下会慢慢成为粉末,由此得出拿破仑征战北亚失败的原因——没有了扣子的大衣和靴子如何能过抵挡得住北亚大地的寒冷~这样的历史是很有趣的,并且是有道理的,学生愿意听,但如果片面强调“一颗扣子”的作用,就会把学生导向错误的历史观。在这里,教师应发挥应有的引导作用,引发学生思考“拿破仑战争是否真的是输在一颗扣子上,你认为拿破仑征战北亚失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进而得出历史唯物主义的“战争非正义论”,兵法上的“战线太长,粮草不足”等因素是导致拿破仑征兵俄罗斯失败的根本原因。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调动学生探究和分析史实的积极性,形成了正确看待3 和分析历史的能力,有助于正确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形成。 总之,野史作为一种区别于正史的历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其积极作用,但也有其局限性。我们在教学中应正确运用这些史料,以更好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 缪钱,胡昭曦.论野史—《中国野史集成》序言.四川图书馆学报~1994.2. [2] 李爱华.论野史及其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教育导刊~2002.6. [3] 蒋兴全.初中历史教学应注意的几个方面.文学爱好者~2009.2. 责任编辑 李萍 4

上一篇: 中国历史上6大史学家,第2位影响后世两千多年,至今无人超越
下一篇: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