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存的古籍书册主要是写抄本、活字本和雕刻本,因此古籍版本也就指这三种而言,而其中占绝对比重的是雕版刻印的书籍。刻本是指木板雕刻印本,古籍刻本按其刻印著的系统区分,主要有官刻本、私宅刻本、坊刻本三大类。 1、官刻本:指清及清以前历代出公帑或由国家某种机构、单位主持雕印的书本。中国雕板印书始自唐朝。自五代起,始由国子监校刻经书,开官刻本之先河。两宋国子监、中央各部、院、司、局、殿,地方各府、州、军官署,各府、州、县学,各地仓台、计台、公使库;元代兴文署、广成局、中书省、行中书省、各路儒学、各地书院;明代两京国子监、中央各部、院、内府各监、各藩府、各布政使司、各府、州、县衙署,各级各地学校;清代武英殿、内府各监、中央各部、地方各级行政、文化机构、各省官书局等,凡由这些单位出资或主持刻印的书,均可称为官刻本。 2、坊刻本:指唐至清历代各地书商刻印的书本。书商编刻图书并经营书业的书坊,唐代已经出现,至两宋而极盛。北宋的开封,南宋的杭州,都开有很多书坊、书斋、书轩、书林、书堂、书肆、书棚、经籍铺、纸马铺等。四川、两湖、江、浙、皖、赣、闽,尤其是福建建阳的崇化、麻沙等,也都有很多书坊。元代四川书坊衰落、山西平水(今临汾)书坊兴起,福建书坊续有发展。
明代南北两京,苏州、扬州、杭州、徽州、常熟、建阳,仍是书坊林立。清代书坊遍布全国各地,但有的已是单纯经销并不编刻图书了。所有历代这些书坊刻的书,都可以称为坊刻本。 3、私宅刻本:指历代私家出资或主持刻印的书本。私宅家塾刻书的性质,与书坊刻书不尽相同。书坊刻书以出售营利为主要目的,私宅、家塾刻书多出于对圣贤、先辈、师友的崇尚,要推广某种思想和学说。明、清私宅刻书,有时也为了传布某些罕见的版本。 4、家刻本:指历代自家出资或主持刻印自己家人著作的书本。家刻本与私宅刻本性质不同。家刻本的实施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出资委托书坊,按自家满意的版式行款刻印;一种是自备书板,召雇刻印良工上门,让他们按自家的意愿设计行款版式刻印。这两种方式雕刻的书都归自家所有,自家收藏。故古书雕板处与藏板处不全都一致。家刻本多为家族中晚辈实施,故校勘刻印一般都比较好。 5、自刻本:指历代由作者自己出资或主持刻印的自撰的书本。从出资的角度看,与家刻本性质近似;从所刻书的作者看,则与家刻本截然不同。家刻本的作者范围限于本家族中,自刻本的作者仅指作者自己。自刻本始自五代和凝。五代以后,历代都有自刻本行世。自刻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作者自己,委托书坊或召雇雕印工匠,按照自己的意愿设计版式行款,施刀镌印;一种是不但自己出资,还要自己写样上板,然后委托书坊或召雇工匠刻印。
所以自刻本一般都校勘精审,刻印精良。若是作者自己手写上板,就更为珍贵。清代郑板桥号称诗、书、画三绝,他自己写样上板雕印的自著《板桥集》,堪称艺术珍品。 6、监刻本:亦简称监本,指历代国子监雕板印刷的书本。国子监,亦称国子学,亦简称国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国子监刻书始于五代,后唐明宗长兴三年(932),宰相冯道、李愚请令判国子监事田敏校定《九经》,刻板印卖。到后周太祖广顺三年(953),《九经》全部刻完,前后历时二十二年。后周世宗显德二年(955),国子监祭酒尹拙奏请兵部尚书张昭、太常卿田敏同校勘《经典释文》,刻板印行。宋代国子监的刻书规模和刻印范围,都比五代时要大得多。景德二年(1005),距建国仅四十余年,经、传、正义皆经过校勘,刻板印行。所集书籍板片十万余块。到北宋末年,正史亦由国子监全部校刻行世。南宋国子监所刻的书并非都是本监所雕,很多是本监校勘后下各地镂板。如《七经正义》、《史记》、《汉书》、《资治通鉴》诸书,都是由杭州镂板进呈。宋代国子监除主刻正经、正史外,还以医方一字差误,其害匪轻,故重要医籍也由国子监分官详校,镂板颁行。如《脉经》、《千金要方》、《千金翼方》、《补注本草》、《图经本草》等,宋代国子监都曾校刻行世。
元代的中央刻书机构是兴文署和广成局,属秘书监,不属国子监,故无监本之称。明代南京、北京都设有国子监,刻书数量甚多。清代纂修校刻书籍多数在武英殿。清代国子监仅刻过极少的书。 7、经厂本:专指明代经厂所刻印的书本。经厂是明代司礼监所属的机构,专管经书印板及印成书籍、佛经、道藏、藩经等。经厂设掌司四员或六、七员。经厂规模随着司礼监的权限及规模的扩大而扩大。洪武时内府有刊字匠150名,每二年一班;裱背匠312名,印刷匠58名,一年一班。嘉靖十年(1531),调整精简过内府匠役,实留12255名,著为定额。其中司礼监占有1583名。而专事书籍刻印者为:笺纸匠62名,裱背匠293名,摺配匠189名,裁历匠80名,刷印匠134名,笔匠48名,黑墨匠77名,画匠76名,刊字匠315名。总为1275名。据极不完全的统计,明代司礼监经厂前后刻印的经、史、子书、祖训、圣训,以及《四书》、《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千家诗》、《神童诗》等内书堂课本,达168种。经厂本特点是开本大,印纸精,行格疏,字体大,粗黑口,铺陈考究。但由于出自内宦之手,校勘不精,故不为学人所珍重。 8、内府刻本:这个称谓很不科学,也不确切,但历代相沿,版本著录和行文中又常出现这个提法。
唐代有内府之设,它是指划归五府三卫和东宫三府三卫管辖的折冲府,完全是禁卫军的建置。明、清两代都设有内务府,下设若干监,分管内庭庶务。所谓内府刻本,并不专指由内务府各监所刻的书本。实际上,历来在运用内府刻本这个称谓时,其概念都是指中央各部院衙署和内庭各部门所刻的书本。或者说是指官刻本中,属中央国家机关所刻的那一部分书。所以在使用这个称谓时要特别谨慎,凡能考出具体刻书单位者,均应具体著录,不可轻易使用内府刻本这个称谓。 9、藩府刻本:指明代各藩王府所刻印的书本。明代二百七十余年中,皇诸子受封为王的先后共有62人。受封并且建藩者,共50人。其中有的因获罪夺爵,有的无子封除,只有28个王府与明朝相始终。它们分布在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湖广、江西等诸布政使司。自洪武时候起,诸王不但受到极丰厚的封赏,而且还要颁赐经、史及诗、词、歌、赋等书籍,以便让他们体仰圣心,陶冶性情,屏除图谋不轨之心。故明代诸王中颇有倾心学术、潜心文学、热心文化的。加之他们富能敌国,故于校刻群书颇为讲究。其中的周、楚、蜀、辽、赵、吉、徽、益诸藩,以及山西的山阴王、江西的弋阳王,刻书较多较好。藩府刻本的特点是校勘精审、纸墨精良、版印精湛,为历来的学人和藏书家所珍重。
10、殿本:专指清代武英殿所刻印的书本。武英殿在今北京故宫博物院西华门内迤北。据《宸垣识略》记载,武英殿崇阶九级,环绕御河,跨石桥三,前为门三。内殿宇二重,前贮书板。北为浴德堂,即修书处。其后为井亭。康熙十二年(1673),命廷臣补刻前明经厂旧有的《文献通考》漫漶版片,始在武英殿用事。咸丰二年成书之内府抄本《钦定总管内务府现行则例·武英殿修书处》记载,康熙十九年11月,奉旨设立修书处,由内务府王大臣总其成。下设兼管司2人,以内务府官员兼任;下又设正监造员外郎1人,副监造副内管领1人,委署主事1人;掌库3人,委署掌库6人。设有书作、刷印作。书作司界划托裱等职;刷印作管理写样、刊刻、刷印、摺配、装订等职。有拜唐阿19名,委署领催4名。另设匠役若干,分别为书匠、界划匠、平书匠、刷印匠等,共84名,分办各作之事。表明自康熙十九年11月,才正式在武英殿开设修书处。此后,大凡御定、御制、敕撰诸书,以及经、史群籍,均由武英殿校定版行。武英殿前后一共刻、印过多少图书,没有确切的统计,有说500余种,有说400余种。从乾隆朝武英殿开雕诸书谕旨,如乾隆三年(1738)雕《十三经注疏》板;四年(1739)雕《明史》板、《十一史》板;十年(1745)雕《明纪纲目》板;十一年(1746)雕《国语解》板;十二(1747)雕《三通》板;四十八年(1783)雕《相台五经》板,可以充分看出武英殿刻书之多之快。
此外,宏篇巨帙的大类书《古今图书集成》,也是由武英殿用铜活字排印的。包罗宏富的《武英殿聚珍版丛书》,也是由武英殿所制木活字排印的。 11、局本:局本指清代各省官书局所刻印的书本。清代太平天国农民运动之后,以曾国藩创立的江南官书局为起端,先后有淮南书局、苏州书局、浙江书局、崇文书局、思贤书局、江西书局、存古书局、皇华书局、福州书局、广雅书局、云南书局、山西官书局等相继建立。这些官书局是清代以前历朝所没有的。在晚清的半个多世纪中,这些官书局刻印过不少书,还联合刻印过一些书,如五局合刻《二十四史》等。有些书校勘精审,刻印精良。像浙江官书局校刻的《二十二子》,金陵书局张文虎校刻的《史记》,就都很有名。 12、聚珍本:亦称聚珍版。指清乾隆时武英殿用木活字排版印刷的书本。乾隆三十七年(1772),高宗皇帝弘历下诏,广征天下遗书,开馆纂修《四库全书》。翌年,各省进呈本、采进本,源源汇集北京。一些失传的书,也从《永乐大典》中辑佚出来。为了使某些世所罕传的书重播于世,嘉惠士林,弘历皇帝曾谕武英殿先行刊版印行。但对不利其统治的著作,却多行禁毁。乾隆三十八年(1773)十月,奉命管理《四库全书》一应刊刻、刷印、装潢等事的金简,认为这些书籍将来均用雕板的办法印行,不惟所用板片浩繁,且逐部刊刻,亦费时日,故上书奏请雕刻木活字,排版印刷。
同年,奉旨施行。乾隆三十九年(1774)五月,已雕出木活字十五万个,尚不敷用,故由金简再次奏请,又增刻木活字十万多个,前后共刻大小木活字二十五万余个。自此之后,凡《四库全书》馆交印各书,就用这套木活字排版印行。据陶湘统计,武英殿用这套木活字前后排印过一百三十四种罕见之书。这些书因为行款版式完全相同,又都是由武英殿木活字印成,按说就可以称谓《武英殿木活字印本丛书》。乾隆皇帝以为“活字版”名称不雅,改称“聚珍版”,故正式书名便定为《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后来各省官书局又有照式翻雕,刷印行世者,故又有“外聚珍"之称。其实翻雕已非活字,不该再用“聚珍”之名。为了与“外聚珍”区别,故原《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又有了“内聚珍”之名。 来源: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世界出版信息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