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一个多月后过完生日,我就得20岁了。隋唐则是我自从小学一二年级就开始接触的作品。幼儿园字都认不全的时候,最早对于文学的印象,就是父母给读些四大名著里的片段,男孩子小时候就爱打打杀杀,我也就喜欢这些玩意儿,到了小学逐渐认识一些简单的字儿,配着拼音读的第一本那种专门给青少年读的启蒙读物,就是《隋唐演义》。后来看央视四套的节目,又喜欢上田连元先生版本的隋唐,那时候还不是听的全本,而是一个专注着秦琼啊李元霸啊等少数几个人物的一个动漫剪辑版。
到了之后认识的字儿多了,才一本正经的又买了一本不是青少年版的《说唐》来读,那时候都不懂《说唐》和《隋唐演义》严格来说都不是一部书,结果就读个开心,还开始研究这书里的各种人物,研究完十三杰啊,程咬金啊这些热门人物,还记住一大堆梁师泰之类的二线人物。尤其是小孩爱热闹,原本读的那个青少版很多细节还写的不细,结果买了这本《说唐》,就盯着扬州会之类的,出场人物一大片死一大片的热闹情节读。到了最近一两年,又开始犯不正经,觉得这玩意儿挺有意思。平常忙,就健身或者睡觉时候听点,图个乐。
懂行的朋友可能知道,隋唐的故事,其实是有很多不同的版本的,其实四大名著除了红楼的三本也是,这种中国古典通俗读物大多都是有着口口相传啊,戏剧啊,各种三流读物啊慢慢演化而来的。四大名著中的那三本,就是属于他们那一系列故事的终结者,后面也不是没有其他魔改作品,但是那三本一出来,就好到大家就觉得水浒得是这样的,西游得是那样的,当然也有金圣叹他老人家的那么点推波助澜。《隋唐演义》按现在的说法,应该是清代一位叫褚人获的先生的作品,《说唐》则是一位没留下名字的先生的作品,故事都是一个系列,但是还真没有哪一部好到像四大名著那几本一样,能让大家觉得就是唯一版本了。所谓的《兴唐传》还是根据评书艺人陈荫荣先生的口述整理的,1984年才首次出版的一个版本。要是真去找《兴唐传》的原文来读,那可能能把您读乐了,原本以为是名著,结果里面一大堆俏皮话。这里援引一段兴唐传里的原文,是杨林收秦琼当十三太保的时候,给秦琼讲另外那十二家太保都比不上秦琼:
“嗐!你哪儿明白我的心呢,比如说这儿摆上了酒菜,这个给我斟酒,说爹爹饮酒,那个给我布菜,说爹爹吃菜吧,我这么一痛快,就能够多饮上他两三杯,这也是一个乐儿。”秦琼说:“噢!是、是,这我才明白。”心里这个骂,分明这是叫拿着穷人打哈哈呀!”
您就说这词儿,那别说不是名著了,可不就是说书的味道嘛。不过别说,那习惯了评书腔的话,就读这个文本还真有那么点儿意思。真要扯些高雅的,我反而觉得还真有点巴尔扎克等部分法国作家嬉皮笑脸时候的味儿。但根本上还不是真正的好作品。
说白了,隋唐没成为名著的一个根本就是,还真没有哪个版本够正经够优秀,能碾压其他版本,能有那么一点严肃性。就拿水浒来说,早期水浒的版本可太多太杂了,但是施耐庵一出来,那就把水浒写成了那么一本带有现实批判的严肃作品。施耐庵本人文笔极好,对人情世故甚至刑侦判案的描述都是一绝。三国西游在从前那各种奇妙版本也多的是,但是经过牛人这么一改,就真能当着严肃作品来读。但是这要说到,明清两代小说本质上都是老百姓娱乐的东西,甚至和戏曲(过去的戏曲也很娱乐性,不正经)啊评书啊都离不开,四大名著那原著很高大上,但是在民间各种演绎也是该通俗就通俗。只不过现在传统娱乐式微之后,大家开始觉得这四本加上《金瓶梅》吧,还能用文学来评判一下,至于那些什么隋唐啊说岳啊的,就都是乱七八糟玩意儿了。
说白了,传统文化式微的今天,咱们爱好者也不会盼望着真有个文学大师一样的人,还愿意来改这隋唐,来把隋唐改的上的了台面了。再来说,都知道三国水浒更好,但是有些时候听评书,还真更愿意听隋唐。为什么?因为隋唐够热闹啊。三国本质上是君子之书,讲的好不容易,所以说这也是袁阔成老先生的三国能那么被人追捧的原因。水浒本质上呢,尤其前半段,讲的好的,得是给你塑造出一种古代的市井环境,能讲出林冲等人的那种无奈。隋唐不同,隋唐就是一个热闹一个人情,比起来也没啥特别的内涵。要说有那么点内涵,就是从定彦平单雄信等人的遭遇听出那么点人情冷暖、人心险恶来。但是虽然细想起来没那么有劲,听的时候可开心,遇到个好点的说书先生,能让你该笑的时候大笑不止,该哭的时候又泪眼朦胧。
要是往高雅说,隋唐在我这里很像冰岛的各种萨迦,德意志的《尼伯龙根之歌》,甚至更高攀点就到《伊利亚特》了,的那一类,以歌颂英雄豪杰为目的的,展现了一个民族早期坚韧民族性的民俗类作品,但是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它比较娱乐性,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它确实文学性不足,一部分因为它还作为一个娱乐性作品没完全死透。就是还剩的这最后一丁点生命力吧,让我又觉得可以拿隋唐和星球大战之类的美式大IP来比。
我这个人总是有那么些个守旧的地方,总觉得吧,这些真正中国的好东西,如果能把它真正的现代化IP化商业化,未尝不是些个很好的文化传播,甚至俗点说吧,赚钞票的好路子。当然,抛离市场谈这些,要么带点天真要么带点胡说八道。
那闲扯这么多,隋唐真正好看的点又是什么呢?个人认为,是那种最真实的人情。三国不是没有人情,但是三国的人情大多都是建立在政治目的,真心的情谊如刘关张,又带着那么一点太理想主义艺术化了。水浒的人情,又有些太现实,甚至说,太险恶了,当然这也是水浒作为一部带点犯罪题材的写实作品,真正好的地方。
隋唐的人情,在我看来,反而有那么一点值得玩味,就是黑暗的东西、阳光的东西全具备上了。阳光的东西有啊,单雄信在秦琼出事的时候给他上下打点,秦琼发配北平还不忘暗地里偷偷给秦琼家造房子。秦琼染面涂须两肋岔道,注意,最早的两肋岔道指的就是走过两肋庄的那个岔道口,自己假扮匪徒,去送死,也要救程咬金尤俊达和山东的一堂官员。
那黑暗的更别说了,和水浒还不同,水浒写梁山上的谁谁谁腹黑至少还是用春秋笔法,所以现在才有那么多爱瞎分析的。隋唐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几乎可以说是挑明了告诉你主角团的谁谁谁很损。谁是坏蛋?魏征徐茂公这两位丞相军师为了自己的利益抛弃兄弟坑害他人可干了不少,有意思的是还不像水浒里吴用那狗头军师干了坏事就写在那儿得了,隋唐是很多评书艺人就喜欢指出来这两位军师带点坏。王玥波那一段秦琼哭单通里面就有那么一句,秦琼哀叹“长安城来了个徐老道,长安城来了个徐茂公。”在评书艺人的塑造里,没有徐茂公坏事秦琼他们不至于和单雄信兄弟反目。
罗成那就更别说了,几次和单雄信起矛盾,最后锁五龙,监斩杀了拜把子的哥哥单雄信。和老将定彦平,那是他爸爸拜把子的兄弟,为了学单枪破双枪,认老头子当干爹,结果战场上化个妆给自己起个名说是程咬金的弟弟程咬银,就要捅死老头子。还有那些杀妻之类的冷门点的,有些版本有,有些版本没有的段落,就不多说了。二十不到长相英俊的白袍小将,尽有些狭窄心胸坏主意。但是真要说起来,现在大多数评书先生也是喜欢捧单贬罗,最早罗成单雄信的矛盾责任不在他俩中的任何一位,是程咬金挑起的矛盾,结果秦琼一来就劈头盖脸骂死自己的表弟罗成,那罗成本来这也不是压抑自己的性格,可不憋屈吗。很多人都不了解为什么隋唐要设计出罗成这么一矛盾的角色,但是隋唐的好也就是在这里了,就是因为这世界上的人性格都不同,就是因为很多事不是一方对另一方错,所以这些各有个性的人物塑造出来,这些人情的事儿说不清道不明,那才是隋唐好的地方。评书艺人经常会在罗单二人中选一个站边有偏袒的说书,但是隋唐原著的好又是因为它是可以被不同的诠释的。
隋唐这种可诠释性,往深了说可以让不同的艺人从不同的角度讲同一件事儿,往浅了说又能加点娱乐性。王玥波的大隋唐不用说了,可以当半个相声,不过私以为王玥波这一版娱乐性和闲白有点太多了,深度离一些老先生们差了点,算是最好的纯娱乐性作品。我最喜欢的田连元先生残本的隋唐演义,有一段我特别喜欢的,就是讲秦叔宝在北平和监军伍奎的弟弟伍亮比武,把伍亮给打死了。这一段的精华就是田先生加了点东西,讲伍亮被打的人大半个身子被拖在马下,但是绳子把人和马捆死了分不开。为了塑造罗成这个有点损点人物形象吧,就讲罗成让史大奈等那马跑过来,偷偷拿刀往马屁股上捅一刀,结果这刀捅完马跑的更快,把伍亮给拖死了。这一段田先生讲的那个好啊,罗成这带点小阴损但是还是正面人物的形象,可不栩栩如生嘛。
只可惜田先生最好的这版隋唐,甚至可以说喜欢隋唐的人中间公认的最好的一版隋唐,是残的。不仅说是说到了一般就剪书了,现存的录音少了开头10集秦琼救李渊和秦琼困在山西的情节,一上来就是卖马完了见到王伯当。而且中间伍云召反南阳等有意思的支线情节,也为了简短,选择了提一嘴一笔带过。个人还是比较喜欢伍云召这个人物的,只能说有点可惜。
其他的,个人不太喜欢单田芳先生的隋唐,主要感觉单田芳先生对于隋唐原文的理解不够,最被人诟病的就是所谓的讲隋唐不说卖马这些,毕竟卖马是一段同时能讲述秦琼和单雄信,秦琼和王伯当,王伯当和李密,这些人为啥是朋友的一段最重要的书。单先生本人说话还是挺有意思的,但是只说对隋唐,应该说理解不咋么足。连丽如先生,个人则觉得老太太说书太正经太套路化了,我只听她讲完九老兴隋,只能说,个人确实欣赏不了这种风格吧。
说一千道一万,这篇文章只是个人读隋唐这么多年的这么一点小见解。个人喜欢这么些东西,从小到大除了长辈也没人谈论,同龄人喜欢的IP类作品一般也不是这些。略微写点东西,感触下,自娱自乐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