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陈余张耳(陈余国)

陈余张耳(陈余国)

陈余张耳(陈余国)在《中国合伙人》这部电影里面,王阳在他的婚礼上给所有来宾说了三条忠告,其中一条是:千万别跟最好的朋友合伙开公司。《中国合伙人》就是讲俞敏洪、王强、徐小平三人携手创业的故事,只不过进行了艺术加工。俞、王、徐三人是北大同学,也是最好的朋友。他们三人合伙让新东方成为行业NO.1,走向了人生巅峰

在《中国合伙人》这部电影里面,王阳在他的婚礼上给所有来宾说了三条忠告,其中一条是:千万别跟最好的朋友合伙开公司。

《中国合伙人》就是讲俞敏洪、王强、徐小平三人携手创业的故事,只不过进行了艺术加工。俞、王、徐三人是北大同学,也是最好的朋友。他们三人合伙让新东方成为行业NO.1,走向了人生巅峰。不过三人最终分道扬镳,彼此相忘于江湖。

陈余张耳(陈余国)

陈余张耳(陈余国)

跟好朋友一起合伙创业最终惨淡收场的故事,在我国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次,张耳和陈余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张耳和陈余身上有很多的共性:

其一,张耳和陈余是老乡,都是魏国大梁人(今河南开封市)。同在国都生活,两人是见过大场面的,社交圈子较为接近。

其二,张耳和陈余都是名士,誉满江湖。张耳在年轻的时候,做过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的门客。后来因为犯事,亡命天涯,成为一名游侠,在江湖上闯出了响当当的名头。

相较于路子比较野的张耳,陈余则低调些。他平时除了研究儒家学说之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外出游历。他对燕赵之地的任侠之风极为向往,曾多次远游到千里之外的苦陉(今河北定州境内)。

其三,张耳和陈余都迎娶了白富美。张耳从魏都大梁逃命到外黄县,被当地的富家女看上,于是两人就结婚了。迎娶了白富美的张耳自此发迹,在女方雄厚财力的支持下,张耳招揽的门客越来越多,名声越来越大,后来混成了外黄县令。

大梁富人公乘氏很看好陈余,认为他绝非池中之物,于是主动把女儿嫁给了陈余。

正是因为以上共同点,张耳和陈余惺惺相惜,成为了刎颈之交。张耳比陈余年长,而且名气更大,所以陈余像对待父亲一样侍奉张耳。

公元前225年,秦国灭掉魏国,张耳和陈余作为魏国名士而成为了重金悬赏的通缉犯:有捉住张耳的人赏给千金,捉住陈余的人赏给五百金。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为了保命,张耳和陈余逃难到了陈县乡下(今河南淮阳县),更名改姓,伪装成了把守村门的小卒,以维持生计。

有一天,陈余犯了点小错,直属上司用鞭子狠狠地抽打他。从来没有受过欺辱的陈余,热血上头正要反抗,张耳连忙用脚踢他,示意先忍下来。

小吏走后,张耳把陈余拉到一棵桑树下,责备他说:“当初和你怎么说的?小不忍则乱大谋,现在受到一点屈辱,你就要死在小吏的身上吗?”

陈余很羞愧:“我错了,大哥教训得是。“

二人在乡下隐姓埋名,忍辱偷生,静待天下时局的变化。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振臂一呼,揭竿而起,掀起了武装反抗秦王朝暴政的序幕。

陈胜带领起义军一路打到陈县,军队规模多达数万人。张耳和陈余等待已久的时机终于到来了,他们连忙前去求见陈胜。

陈胜和他的左右亲信早就听说了这两位魏国名士,只是一直无缘得见。张耳和陈余的到来,让他们十分高兴。

陈胜攻占陈县后,召集当地豪杰父老议事,议题是要不要称王。结果大家的意见都很一致:陈胜称王很有必要,称王以后可以号令天下各路豪杰。

张耳和陈余提出了不同意见:

“陈将军,您如今刚刚打到陈县就称王,会在天下人面前显示出自己的私心。希望您先不要称王,尽快率兵向西挺进,占据咸阳;同时派人去拥立六国的后代,作为自己的盟友。六国后裔在您的支持下得以复国,他们会对您感恩戴德,这样您就可以向天下诸侯发号施令了。您给秦国树敌越多,它的力量就越分散,那么您的帝王大业就容易成功了。如今只在陈地称王,恐怕天下的诸侯会看轻您。”

不得不说,张耳和陈余非常有远见。同样是领导农民起义反抗元朝暴政的朱元璋为何能成功?因为他坚持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正确路线。

对于张耳和陈余的劝谏,陈胜听不进去,他想要的就是眼前的荣华富贵。于是,在众人的拥戴下,陈胜自立为楚王。

没过多久,陈余再次向陈胜建言献策:“大王您的主力部队向西挺进,当务之急是攻破函谷关,因而来不及收复黄河以北的地区。我曾游遍赵国,熟悉那里的风土人情,希望您委派给我们一支军队,向北夺取赵地。”

陈胜觉得他的建议很好,于是任命自己的心腹——武臣为将军、邵骚为护军,任命张耳、陈余担任左右校尉,让他们率领三千人的部队北略赵地。

武臣、张耳和陈余等人,一边北上,一边搞宣传,号召当地豪杰百姓有仇报仇、有怨报怨,趁此大好时机建功立业。

这一套很管用,他们的队伍像滚雪球般,从三千人扩充到了几万人,一路攻克了赵地十几座城池。

当北进大军达到赵国故都邯郸时,张耳和陈余得到一些不好的消息:周章率领的西进大军在戏水被秦将章邯击败;为陈王攻城略地的各路将领,多被谗言所毁,获罪被杀。

张耳和陈余都是功利主义者,善于相机而动,能及时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他们对于陈胜之前不采纳他们的计谋,又不晋升他们为将军,心里是极其不满的。为了让局势向着更有利他们的方向发展,他们建议武臣自立为赵王,以安定赵地人心。

泥腿子陈胜都能称王,难道我就不能吗?武臣很爽快地听从了他们的建议,于是自立为赵王,任命陈余为大将军、张耳为右丞相、邵骚为左丞相。

武臣自立为王的消息很快传到了陈县,陈胜大发雷霆,想要把武臣、张耳、陈余等人的族人杀尽,后来在相国房君的劝告下,软禁了他们的家人,并派使者向武臣祝贺,命令他们向咸阳进军。

张耳和陈余何等聪明,一下子就看出了陈胜的真实意图,他们给武臣仔细分析了局势:

“大王您在赵地称王,这并不是陈王的本意,他只不过是将计就计来祝贺大王。等陈王灭掉秦国之后,一定会进攻赵国。希望大王不要向西进军,要向北进军夺取燕、代,向南收取河内一带,扩充自己的势力范围。这样一来,赵国南靠大河,北拥燕代,陈王即使战胜秦国,也不敢拿赵国怎么样。”

武臣认为他们分析得很有道理,于是违背陈王的命令,派部将韩广夺取燕地、李良夺取常山、张黡夺取上党。

韩广也是个人才,到了燕地以后,依葫芦画瓢,自立为燕王。

赵王武臣很恼火,就和张耳、陈余向北进攻燕国。可笑的是,武臣在军营外面溜达的时候,被燕国将军抓获成了俘虏。燕国放出话来:要想迎回你们的赵王,拿赵国一半的土地来换!

张耳、陈余为这件事忧虑重重,没了赵王,他们的大将军和右丞相职位也就没了存在的意义。幸运的是,一名毫不起眼的勤杂兵挺身而出,凭三寸不烂之舌成功游说燕将,将赵王武臣安全迎接回来。

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局势,赵国又出了一个更大的乱子。

李良平定常山归来,武臣又派他去夺取太原。由于秦军封锁了井陉口,李良的部队无法前进。这时候,秦将给李良写了一封劝降信,李良举棋不定,决定先回邯郸再做定夺。

在返程的路上,李良把武臣姐姐的车队误认为赵王的人马,伏在路边行礼,而赵王的姐姐醉得晕乎乎的,没有认出李良,随便让一个随从前去回礼。

李良一向显贵,这次在手下面前弄得很没面子。在随从地怂恿下,他杀掉了赵王地姐姐,随后率军袭击邯郸。

事发突然,赵国上下毫无准备,武臣和邵骚相继被杀。张耳和陈余提前得到赵人通风报信,逃过一劫。

二人凭借在军队里的影响力,召集武臣的旧部,聚拢了五万来人。由于张耳和陈余是外来户,想在赵地称王,根基太浅,难以服众。于是,他们寻访到了赵国后裔赵歇,拥立为赵王。

李良率兵来攻打陈余,被陈余强硬击退后,投奔秦将章邯。

赵国内乱,秦将章邯趁虚而入,摧毁城池,迁徙百姓于河内。张耳和赵王歇逃入巨鹿城,结果被秦将王离团团围住。

陈余在赵国北部收集常山一带的残余部队几万人,然后率部南下,驻扎在巨鹿城以北,相机而动。

章邯的二十万大军驻扎在巨鹿城以南的棘原,他们修筑甬道与黄河连接,不断地给王离的部队运送粮饷。王离兵多粮足,士气旺盛,向巨鹿城发起暴风骤雨般的攻击。

巨鹿城的守军,兵弱粮少,形势危急,张耳多次派人向好友陈余请求救援。陈余也很替老友着急,但是考虑到自己兵力不足,打不过秦军,就不敢轻举妄动。

就这样,巨鹿城的守军与秦军相持了几个月,眼看城破在即而救兵迟迟不到,张耳非常恼火,对见死不救的陈余心生怨恨。他派心腹张黡、陈泽前去责备陈余说:

“当初我和你结为生死兄弟,如今赵王和我危在旦夕,而你拥兵数万却不肯相救,我们同生共死的交情在哪儿呢?假如你信守诺言的话,为什么不和秦军决一死战呢?何况还有十分之一二的胜算。”

陈余回应道:“我的考虑是如果勉强向秦军进攻,不仅无法解救您和赵王,还要白白地葬送全军。我之所以没有贸然行动,也是为了保存实力将来好为您和赵王报仇雪恨。您要我去跟秦军决一死战,如同羊入虎口,这有什么好处呢?”

张黡、陈泽说“如今形势迫在眉睫,需要您与秦军同归于尽的行动来践行诺言,哪里还顾得上以后的事呢!”

陈余说:“我这条命死不足惜,只是不想做死而无益的事。既然你们一定要我这么做,那我就让你们去试试。”

于是,陈余调拨了五千人马给张黡和陈泽,让他们去尝试进攻秦军。结果呢,他们刚到前线,就全军覆没了。

在这个时候,张耳的儿子——张敖带着一万来人的部队向巨鹿赶来,燕、齐、楚各路诸侯也闻讯前来增援。等他们来到巨鹿城北一带,都选择在陈余部队附近安营扎寨,作壁上观,龟缩不前。

最终拯救赵王歇与张耳的,是那个叫项羽的男人。英勇盖世的项羽,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以少胜多,活捉了秦将王离,解了巨鹿之围。

张耳脱困以后,立马找到陈余,当面责备他不肯以死相救,并且不断追问张黡、陈泽的下落。

陈余非常恼火,解释了张黡和陈泽牺牲的经过,但是张耳不信,认为陈余把他们杀了。

陈余大怒:“真没想到您对我的怨恨是如此之深啊!难道您以为我舍不得放弃这将军的职位吗?”说完解下印信,推给张耳。张耳有些措手不及,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现场的气氛太尴尬太压抑了,陈余借口上厕所出去透透气。

这时,张耳的宾客以“天与不取必受其咎”的理由,规劝张耳接受陈余的将军印信,张耳听从了。

等陈余回来的时候,发现张耳居然接收了他的将军印,心下大恨,转头就走。张耳趁势收编了陈余的部队,陈余决定与张耳一刀两断,带着几百名亲信到黄河边的湖泽中打鱼捕猎去了。

从此,陈余、张耳这对刎颈之交,正式宣告决裂,分道扬镳了。

前206年,项羽分封天下,张耳曾经跟随项羽入关,又有很多人替他说好话,因而被封为常山王。

与张耳一体有功于赵的陈余,只被封了一个小小的南皮侯。心高气傲的陈余,对张耳的怨恨更加深了一层。

后来齐王田荣背叛项羽,陈余派夏说前去向田荣借兵,田荣为了树立党羽来对抗楚国,借给陈余两个县的兵力。

手上有了三个县的兵力,陈余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张耳报仇。论打仗,张耳不是陈余的对手,他败退以后投奔汉王刘邦去了。

想当年,张耳名满江湖,刘邦是他的小迷弟,曾经从沛县跑到数百里之外的外黄县,跟着张耳混了几个月。曾经的偶像前来投奔,刘邦喜出望外。

陈余打败张耳以后,收复了赵国全部的土地,把赵歇从代县接回来,又拥立他做了赵国的国君。

赵歇对陈余感激涕零,分封陈余为代王。陈余认为赵王软弱,国内局势刚刚稳定,决定留下来辅佐赵王,而派夏说以国相的身份前去驻守代国。

前205,汉王刘邦向东进击楚国,派使者约定赵国共同伐楚。陈余说:“只要汉王杀掉张耳,赵国就从命。”

人肯定是不能杀的,刘邦找到一个和张耳长得相像的人,将其斩首,派人拿去送给陈余。陈余看着“张耳”的首级,又哭又笑,五味杂陈。

没过多久,陈余收到密信,才发觉上当受骗了,张耳竟然没死!陈余又一次出离愤怒了,毫不犹豫就脱离了刘邦的阵营。

前204年,韩信平定魏地不久,和张耳一起打破了赵国的井陉,在泜水河畔杀死了陈余,在襄国追杀了赵王歇。

至此,两人的恩恩怨怨就此终结。

关于张耳和陈余这对刎颈之交,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一段评论:

俗话说,君子之交淡如水。要想维持长久的友谊,就不要掺杂太多的利益进去。跟好朋友合伙创业的事情最好不要做,否则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参考资料:《史记》、《汉书》、《资治通鉴》

更多精彩,请关注@史海渔夫

上一篇: 清朝帝王(清朝帝王排序)
下一篇: 燕瘦环肥(燕瘦环肥是什么意思)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