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唐宋变革,唐宋两朝的历史沉淀奠定了我们中国人相当部分的文化基因。这里面最重要的历史遗产之一就是唐诗。
我几乎是从刚记事的时候起,就被大人要求背诵各种唐诗。现在一般幼儿园里也都普遍会教一些简单的,近似于儿歌一样的粗浅唐诗给小朋友们。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成人那就更不用说
第一,大家出于习惯,总是把唐诗和唐朝历史分开读,其实不了解唐史,对唐诗就谈不上什么深刻的了解和欣赏。
长安十二时辰 剧照
翻开一首唐诗,对于这首诗歌的背景了解往往仅限于开头的一段平淡无奇的作者简介。一百多字的简介里往往包含生卒年月,籍贯履历,作品属于什么艺术风格等等流水账一样的信息。其实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对了解唐诗的整体流变没有任何帮助。比如说,目前一般人对唐诗出现的年代就不太了解,好像大唐一开国,马上就是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唐诗就有了。唐朝其实建国非常早,公元618年,大唐立国,定都长安。
但其实真正意义上的唐诗,或者说叫近体诗,要到了武则天上台的中后期才定型出现。武则天之前的唐朝,虽然也是唐朝,如后来那么严谨。而这但是还没有出现后人定义的唐诗,那个时候的唐朝人写的还是近似于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古体诗,对韵脚,对仗的讲究都还不个时候唐朝已经建国七八十年了。而这种时间跨度就好比,我们新中国1949年成立,但是互联网直播和短视频热潮,是到了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的时候才兴起的。可以肯定,在1949年的时候,面对一个满目疮痍的新中国,谁也想象不出来以后会有短视频流媒体这种东西。
所以说,从大唐建国到一代女皇武则天登基的七八十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这是个非常值得重点讨论的话题。
可以说,武则天的个人影响对唐诗的出现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这种影响不是说则天娘娘坐在皇宫里高喊一声,现在朝廷开始提倡写诗,全国上下就奋勇往中央投稿那么简单。这里面的政治和社会因素其实很复杂。
所以我觉得不管讲唐诗,还是讲唐宋变革,其实应该从武则天时代的唐朝讲起,这也是我下面几期想和大家聊的话题。
第二个误区就是大家印象中普遍感觉在安史之乱之后,唐诗的质量就下降了,李唐王朝也好像没过多久就亡国了。
妖猫传 杨贵妃剧照
安史之乱爆发在公元755年“渔阳鞞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说从此唐诗再也没有了盛唐雄健的气象,这是真的,可说从此以后唐诗的质量水平就和大唐国运一样是一路下降的趋势,那是大错特错。
其实从宋代以后乃至于到今天的中国,我们文化潜意识里对安史之乱之后的唐朝历史都是选择性遗忘的。几乎就是简单地被藩镇割据四个字一笔带过。中学历史课里老师恨不得把中晚唐和后面的五代十国历史连着一起讲,好像中国很快就进入北宋了。但事实是,安史之乱之后的唐朝又存在了一百五十年。如果算上后来的五代十国,整个藩镇时代延续长达两百年。
而这两百年可谓承前启后,无论是从文化还是从政治上对后来的宋元明清都有深刻影响, 虽然李白杜甫这种不世出的盛唐天纵奇才都不在了,可中晚唐以后的文人圈子,那个绚丽多彩的程度毫不比李白杜甫那时候的逊色,只是诗文画风上确实有所转变。
现在有人把四万八千九百首全唐诗的作者的平履历全部录入数据库,发现这些诗人们相互之间有生活交集的(相互是微信朋友圈好友可见的关系的)有两大群人。
一群就是以李白杜甫两位绝代大诗人为首的李白杜甫朋友圈,一群就是安史之乱以后出生的白居易为代表的白居易朋友圈。而且白居易朋友圈的社会阶层范围之广,人数之多,介入政治之深,大大超过李白杜甫朋友圈。
所以公允的说,中晚唐以后的中国文化圈是不同于盛唐的另一番景象,而不是完全的香火断绝了那么个情况。
那么现在再来说说第三个误区,一般大家开口言必称唐诗宋词,心中普遍的印象就是:唐朝流行诗歌,宋朝流行词。
其实这也是因为不了解唐史造成的问题。晚唐时代词已经非常流行了,像前几年热播的甄嬛传的主题曲,菩萨蛮,这是词牌名吧,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写词的温庭筠可是正经唐朝人。
所以唐朝不光有诗,唐朝也有词,晚唐五代时期的词其实是给后来宋朝的词起了个头;同样的,宋朝不光有词,宋朝的诗成就也很高,以后有机会的时候我也可以和大家聊聊宋朝的诗和词。总之,晚唐时期的小词,其实是一个往往被大家所忽视的领域。
所谓诗言志,词言情,词一开始都是配合音乐由歌伎唱出来的,所以词这种形态在中晚唐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流行开的时候,就天然的区别于本属于文人士大夫领域的诗。还是拿温庭筠的菩萨蛮举例: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峨眉,弄妆梳洗迟。
这四句写的其实就是一个女孩起晚了,开始照镜子化妆的一个场景,没有生死,没有天地,也没有众生,唯有一个女子在睡眼松醒而又不得不开始梳妆的那一刻的千娇百媚,宛如一幅永恒静态却又生动的美丽图画。后来有人说温庭筠善用丽字,但是言之空洞无物。其实这都是后人们站在儒家道学的道德高地去评价别人的习惯说法。因为小词,本来就只是用来描写儿女情长这些东西的,当然词后来慢慢在士大夫阶层逐渐演进成了一种高阶玩法,也被大丈夫们用来言志了,比如苏东坡的念奴娇: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这完全是在用写诗的心态去写词,也就是所谓的词的诗化。因为追本溯源,词当年在歌伎嘴里唱的时候本来只有些儿女情长,都脂粉斋里面的事儿。没想到这种文体又被文人士大夫拿去咏叹历史啊,国家啊这些宏大主题。
这个潮流,在宋代就是由苏东坡开启的。不过你看这个词牌名“念奴娇”其实也就是唐朝天宝年间的一个叫念奴的歌伎的名字。由此可见,要想真正了解宋词,不了解一点晚唐时候的小词,那也是不行的。
其实上面刚刚说的些误区,其实根源也就是一个:那就是大家普遍认为唐诗和唐史好像可以分开读。
觉得这个诗歌嘛,也不过就是文学而已,历史政治是按照另外一个逻辑演进的。这道理好像也说得通。
但是唐诗越到后来,就越不是职业诗人创作的了,虽然李白杜甫这样的人也都不是职业诗人,但他们这些人都是历史演进过程当中的边缘人物,换句话说在灯红酒绿也好,山河破损也好的大历史长河里都是旁观者,虽然也在某段时间和皇帝和宫廷有过短暂交集,但是高层政治活动毕竟参与的不是太多,相反底层社会经验比较丰富。
李白和杜甫后半生状态基本上就是闲着,时间比较多,所以都可以用来搞诗歌创作。但是越到后面的诗人,像是白居易,柳宗元,刘禹锡这样的,那都是直接参与朝政而且身居要职高位的大人物。
妖猫传剧照 白居易
比如唐顺宗时代的永贞革新,那刘禹锡、柳宗元就是这里面的旗手人物,结果改革失败,改革派全部被贬。连顺宗皇帝也被迫退位,换成了儿子宪宗李纯做皇帝。所以别说唐诗了,唐朝历史越到后面,就越都是这些人写的。有句话叫这个世界从来都是一个整体,如果不了解唐朝历史,甚至不把唐史了解的比较透彻,是很难欣赏到唐诗里面那些细节背后的微妙感情的。
至于到了唐朝末年呢,那就更有意思了,你拿明朝末年的那个样子去看唐朝,会发现两个时期非常相像,一样的上下贫富悬殊,社会矛盾非常尖锐,然后中央财政破产,士大夫阶层糜烂,明末的时候有桃花扇, 侯方域和李香君,钱谦益和柳如是。晚唐也一样,所谓温、韦、冯、李, 就是温庭筠,韦庄,冯延已,李煜,这都是晚唐五代小词里的四大名家,那注意力都在创作那些风格旖旎的骈文和小词上去了,这不是说从道德上要去评价那个时候的人都如何如何,而是当时的社会风气使然。
所以和其他朝代不同,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至始至终都是浓墨重彩,大开大合的朝代。安史之乱对唐诗的风格确实是一个明显的分界线,安史之乱以前,这个国家的诗歌是浪漫的,昂扬向上的。同一个时期,既有边塞诗,又有田园诗,所有的人对未来、对功名、对除开中土之外的异域世界 都充满了想象。
而安史之乱以后,一切假象、一切粉饰都被金戈铁马无情的打碎了。乃至于连人们的诗歌都跑去批判现实。比如像杜甫的三吏三别这种,后来等仗打完了天下又开始太平起来,所有人经历了繁华和丧乱,一切又都归于尘土,像做了一场梦一样,所以大伙不再像盛唐时代热衷于探索外界了,开始向内心寻找另一条出路,所以到了中晚唐时代唐诗的文风细腻而又敏感。
乃至于到了晚清,也出现了一个叫中晚唐诗派;就是一群清朝文人士大夫知识分子,开始学写中晚唐时候李商隐、温庭筠那种风格的诗,而且还特地把自己叫做是中晚唐诗派——虽然他们都是隔了一千年的清朝人。可见这国运也好,社会风气也好,晚明,晚清和晚唐都有相似的地方,所以社会才会流行、人们才会喜欢同一种风格的东西。所以有人说传统中国历史真的是一个螺旋上升状的轮回,深陷马尔萨斯的周期陷阱,却又表现出某种极强的生命力。
扯远了,其实唐朝中后期不是不想打破藩镇割据的局面,皇帝也想要重振中央的权威,所以长安的宫廷里不断上演改革弊政、征伐叛逆这样的大戏。中晚唐后期的著名诗人们大多深刻参与朝政,他们的诗就是这段历史的见证。所以当我们从了解历史大背景的情况下再去读当事人的一些诗词片段,那种艺术冲击力是无与伦比的。
唐宪宗时代,改革陆续推行,并且确实有了一定成效,史称元和中兴。国家进入到了剿灭藩镇势力的最后阶段,但是那些割据名藩大镇的节度使们不会坐以待毙。这些藩镇当时在长安全部都设有驻京办,当时的叫法是进奏院,取臣下给皇帝“进奏”的意思。但其实也承担情报刺探任务。藩镇通过细作了解了中央的意图,于是派出刺客,成功在上朝路上刺杀了当时的宰相武元衡。武元衡的死,因为种种原因,又导致我们熟知的白居易同志被牵连,贬出长安城。他这次匪夷所思的流放直等老皇帝死后才结束。这里面细节我们以后再聊了。这里就单说被刺杀的武元衡曾经写过一首诗,叫《夏夜作》,名字很简单了,也许是后人补的:
夜久喧暂息,池台惟月明。
无因驻清景,日出事还生。
如果我们偶然从某个唐诗集子里面读到这首诗,其实平淡无奇,没什么大不了。但如果你知道这首诗是武元衡在自己被刺的前夜写下的,你可能会仔细玩味字里行间个中滋味。被刺杀的前夜,武元衡翻来覆去睡不着,不知道是冥冥之中有什么神奇力量,他心中隐隐然预感有事情要发生。白日喧嚣褪去,他一人独立家中庭院池台边,夜久喧暂息,池台惟月明。一夜无眠,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总之就是心中不安。眼看天色将明,太阳照常升起,又是一天开始了(又要上班了,还一堆事儿呢,唐朝宰相可不止996)。
无因驻清景,日出事还生。没想到一语成谶,就真的出事了。几个时辰之后,武元衡上朝路上随从被打散,身中数箭,脑袋也搬了家。匪夷所思的是,事发时候一个巡逻兵也没有,事后才有人赶来。另外一位宰相裴度也遭到袭击,幸亏家丁拼死相救,才保得一条性命,不过也是身负重伤。
钱钟书,就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围城的作者,后来写诗,说 孟德月明忧有绝, 元衡日出事还生 莫将愁苦求诗好 高位从来谶易成。当年曹操赤壁之战前夜,吟诗作赋,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结果第二天被周瑜诸葛亮杀的大败亏输,武元衡遇刺前一天晚上说,等天亮了会有事发生,果然几个时辰之后脑袋搬家。可见高权重的人有感而发,往往是一语成谶。
武元衡是武则天的后人。其实李唐王朝对武则天曾经做女皇这个事情是很忌讳。一个姓武的人在李家的朝廷还能做到宰相,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武元衡从小聪明好学,科举考试成绩非常好,而且据说长的非常好看,是当朝第一美男子。
他以状元身份开始做官,一步步被提拔上来。他和白居易, 既是诗文唱和的朋友,又是争风吃醋的情敌。武元衡死后白居易痛悼老友,上书给皇帝老儿言辞要求捉拿凶手,结果皇帝为了息事宁人居然说老白是越职言事,不听不说还降职放了外任,直接被踢出朝廷。
举武元衡这个例子,其实就是想说,有时候即便再平淡无奇的句子,配上鲜活的历史事件,表面不动声色的背后都能够尽显文字背后的张力。何况中晚唐多的是比武元衡功力深厚的多的大诗人。在这个专栏里,我会给大家分享一些我自己平时读唐诗和唐史的新的心得笔记,内容的就是这些鲜活的人物,这个有趣的江湖圈子,同时把唐诗和唐朝的历史穿插结合着聊。
我个人非常主张把唐诗和唐史结合着读,唐史的灵魂,就是他的诗歌。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这个专栏的正式名字叫 :唐风——唐诗和唐史的联合解读。
以后的每期文章,我将为大家聊聊从武周时代起(因为武则天登基之后改国号为周嘛,所以一般人都说其这段时期都是武周,话说李世民从前统一河北的时候有个地方割据势力名叫刘武周,后来李世民死后不久就被武则天夺了江山,冥冥似有天意)一直到安史之乱前后,乃至于进入藩镇割据时代的唐朝历史,文化,诗歌艺术,还有这个时期的唐朝文人江湖。
本专栏会以大历史的宏观角度拿捏安史之乱前后的时代脉搏,也会直接从那时候文人墨客的诗词唱和,来分析当时波谲云诡的政治形势,透过当事人的字里行间,来看到那个时代的人的所思所想,感知他们的喜怒哀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