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明确一点《封神演义》中圣人绝对不是一个境界,这个词汇与实力并无直接关系,同样的,这个词汇与道德甚至也无直接关系。
先说说《封神演义》中的那些圣人。首先第一个肯定是,第一圣人哪吒。
哪咤叩首,拜谢师父,上了风火轮,两脚踏定,手提火尖槍,径往关上来。诗曰:
两朵莲花现化身,灵珠二世出凡尘。手提紫焰蛇矛宝;脚踏金霞风火轮。
豹皮囊内安天下;红锦绫中福世民。历代圣人为第一,史官遗笔万年新。
哪吒是封神演义钦定的圣人。
除此之外,姬昌也被《封神演义》钦定为圣人
况姬昌忠心不二,为国为民,实邦家之福臣……称为西方圣人。
邑考乃圣人之子,因为父受羁囚之厄,欲行孝道。
百姓争看西伯驾,万民称贺圣人来。
文王有德,使万物而增辉;圣人治事,感百事而无逆。
姬昌在封神多次被评为圣人
除此之外,三皇也是圣人
杨戬上前稽首曰:“师兄,弟子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门徒杨戬,今奉师命,特到此处参谒三圣老爷,借师兄转达一声。”童儿曰:“你可知道三圣人是谁,如何以老爷相称?
杨戬进洞府,见三位圣人:当中一位,顶生二角;左边一位,披叶盖肩,腰围虎豹之皮;右边一位,身穿帝服。
不仅如此,就连瑶池金母也是圣人
钦哉!望阙谢恩。”南极仙翁谢恩毕,离了瑶池。正是:
周主洪基年八百,圣人金阙借旗来。
话说南极仙翁离了瑶池,径至西岐。
当然了,除了上述几位以外,洪荒里三教的四大圣人在封神里同样是圣人。
四位圣人齐会此,劫数相遭岂易逢。
这壁厢,三教圣人行正道;那壁厢,通天教主涉邪宗。
补一个通天教主的
圣人赐与穿心锁,只恐皇天不肯从。
话说二位圣人战在陷仙门里,人人各自施威,方至半个时辰。
综上所述:显然可以看得出来,《封神演义》中圣人绝非是一个战斗的境界,拥有圣人封号的人其实比比皆是。
而不但《封神演义》如此,其实其他小说也一样。
拿西游记举个例子
正行间,忽见一个巡海的夜叉,挡住问道:“那推水来的,是何神圣?说个明白,好通报迎接。”悟空道:“吾乃花果山天生圣人孙悟空,是你老龙王的紧邻,为何不识?”那夜叉听说,急转水晶宫传报道:“大王,外面有个花果山天生圣人孙悟空,口称是大王紧邻,将到宫也。”
后面发圣人牌就更随便了,直接就说千真万圣了。
玉帝传旨,即着雷部众神,分头请三清、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极、九曜、十都、千真万圣,来此赴会,同谢佛恩
2.既然圣人这个境界是假的,那斩三尸就能成圣这个设定在封神保不保真呢?
显然不是很保真。
子牙曰:“今奉太上元始敕命:尔云霄等,潜修仙岛,虽勤日夜之功;得道天皇,未登大罗彼岸。况狂逞于兄言,借金剪残害生灵,且愤怒于冥数,摆“黄河”擒拿正士,致历代之门徒,劫遭金斗,削三花之元气,后转凡胎,业更造乎多端,无心悔乎彰报。姑从惠典,赐尔荣封。
作者并不认为云霄到达了大罗之境
而云霄又确确实实的是斩却了三尸的存在
云髻双蟠道德清,红袍白鹤顶朱缨。
丝绦束定乾坤结,足下麻鞋瑞彩生。
劈地开天成道行,三仙岛内炼真形。
六气三尸俱抛尽,咫尺青鸾离玉京。
可见斩三尸并没有办法让修行者达到“圣人”【也就是封神演义的大罗之境】。
而且此非个例,修成了三花五气的赵公明同样不是混元大罗金仙。
子牙曰:“今奉太上元始敕命:尔赵公明昔修大道,已证三乘根行;深入仙乡,无奈心头火热。德业回超清净,其如妄境牵缠。一堕恶趣,返真无路。生未能入大罗之境,死当受金诰之封。特敕封尔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之神;率领部下四位正神,迎祥纳福,追逃捕亡。尔其钦哉!
赵公明生未能入大罗之境,死当受金诰之封
天地玄黄修道德,洪荒宇宙炼元神。虎龙啸聚风云鼎,乌兔周旋卯酉晨。五遁三除闲戏耍,移山倒海等闲论。掌上曾安天地诀,一双草履任游巡。五气朝元真罕事,三花聚顶自长春。峨嵋山下声名远,得到罗浮有几人。
修成了三花五气
最后再辟个谣,即赵公明是开天辟地以来第一道清风,三霄是开天辟地以来前三朵云彩,所以他们是兄妹
这个显然不可能,先说赵公明
赵公明大怒曰:“难道吾不如你,且听我道来:
能使须弥翻转过,又将日月逆周旋。向来天地生吾后,有甚玄门道德仙!”
赵公明还曾说过先有吾党再有天
你听吾道来:
混沌从来不记年,各将妙道补真全。当时未有星河斗,先有吾党后有天。
赵公明多次强调自己出身在天地之前。
云霄也是同理
劈地开天成道行,三仙岛内炼真形。
六气三尸俱抛尽,咫尺青鸾离玉京。
辟地开天时就已经成就道行的云霄同样不可能是开天以来的第一朵云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