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classical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teaching plan
design, copy collection, composition collection, words, idioms, model
essays, post-reading commen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世说新语原文及注释
《世说新语》成书于南朝刘宋年间,作者是当时的临川王刘义庆。
《世说新语》记载了从汉末到东晋近三百年间,上流社会王公名士的
嘉言懿行、奇闻轶事,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部非常重要的传世名著,许
多大师级的人物都对这本书推崇备至。鲁迅称《世说新语》为“一部
名士的教科书”,冯友兰也把《世说新语》当作“中国人的风流宝鉴”,
而大翻译家傅雷对此书更是爱不释手,他在写给傅聪的信里说:“你
第1页共7页
现在手头没有散文的书(指古文),《世说新语》大可一读。日本人
几百年来都把它当做枕中秘宝。我常常缅怀两晋六朝的文采风流,认
为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高峰”。
《世说新语》记载了许多特立独行的人物和精彩纷呈的故事,读
之如行山路,移步换景,目不暇接,美不胜收。今日与大家分享书中
的8个小故事,我们一起来回顾魏晋风骨。
夏侯太初尝倚柱作书,时大雨,霹雳破所倚柱,衣服焦然,神色
无变,书亦如故。宾客左右,皆跌荡不得住。
夏侯玄曾经靠在一根柱子上写信,当时正下着大雨,一个闪电突
然劈到柱子上,夏侯玄的衣服都被烧焦了,但他神色不变,继续倚着
柱子写信,一旁的宾客和随从,全都吓得站不稳脚,跌倒在地。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我们常常以此来形容一个人处变不惊、
沉稳冷静的样子,但如夏侯玄一般,衣服被闪电劈焦了还镇定自若的
人,确属罕见。在突发状况面前未仓皇失措,不失为一种气量宽宏的
表现,算得上是一种雅量。
王夷甫尝属族人事,经时未行。遇于一处饮燕,因语之曰:“近
属尊事,那得不行?”族人大怒,便举樏掷其面,夷甫都无言,盥洗
毕,牵王丞相臂,与共载去。在车中照镜,语丞相曰:“汝看我眼光,
乃出牛背上。”
王夷甫(王衍)曾嘱咐一位族人办事,但对方过了很久也没有办。
第2页共7页
一次,王夷甫在一个宴会上碰到了那个人,于是就对他说:“之前我
嘱咐你办的那件事,你怎么到现在还没办呢?”族人听完非常生气,
举起手中的食盆摔在王夷甫脸上,王夷甫一句话也没有说,洗完脸,
拉着王导的胳膊,和他一起乘车离去。在车上,王夷甫照了照镜子,
说:“你看我的眼光,简直高过牛背”。(注:牛背是通常牛被鞭打
的地方,王夷甫的话是指自己不计较挨打受辱之类的小事。)
愤怒是所有情绪,或者说处事方式中最愚昧、最粗鲁的一种,它
常常会很大限度地暴露一个人的阴暗面,让众人避而远之。不要和愤
怒的人动气,王夷甫的处理方式很值得借鉴和学习,与其和愤怒的人
较真,倒不如以一种幽默自嘲的方式解决。用智慧的方式战胜他们,
同时让他们无从还击,无力还击。
谢太傅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风起浪涌,孙、王诸
人色并遽,便唱使还。太傅神情方王,吟啸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说,
犹去不止。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公徐云:“如此,将
无归!”众人即承响而回。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
谢安隐居在东山的时候,和孙绰(即孙兴公)等人乘船出海游玩,
突然,风起浪涌,孙绰、王羲之等人全都神色慌张,高喊着回去。谢
安兴致正浓,吟啸不语。船夫见谢安神情愉悦安闲,继续向海中划去。
不久之后,风浪变大,众人全都坐不住了,不停地喧哗。谢安这才徐
徐地说:“这样的话,我们难道要回去吗?”众人立即回应点头,船
夫随即掉头回去,根据这件事审视谢安的气量,足以镇守朝廷内外。
第3页共7页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谢安的“量”,可以镇住一船人的躁
动,使他们不至因慌乱而引发不必要的危险,从这一点上讲,他是可
以镇住风浪的。朝野的风云变幻一点也不逊于巨浪酣风,尽管虚实之
间有所区别,但谢安的镇定自若却是客观而真实存在的,这一点不变,
足以应对万千的变化。
王劭、王荟共诣宣武,正值收庾希家。荟不自安,逡巡中欲去;
劭坚坐不动,待收信还,得不定,乃出。论者以劭为优。
王劭和王荟一起去拜访恒温,正赶上桓温抄收庾希家。王荟坐立
不安,徘徊想要离去;王劭却安然不动,等到抄收的使者回来,知道
没有定论,才起身离开。当时的评论认为王劭优于王荟。
王劭优于王荟,不只体现在对事对物的坦然和镇定上,也体现在
敢于担当上。王荟害怕抄收牵扯到自己,所以急于躲避,这是一种本
能的保护反应。但如果一个人的为人处事只停留在服从本能的层面,
他就和动物没有什么区别。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有自己的坚守和克
制力,他清楚自己什么时候需要坚持,什么时候需要站出来,而不是
一味地躲避和逃跑。
王含作庐江郡,贪浊狼籍。王敦护其兄,故于众坐称:“家兄在
郡定佳,庐江人士咸称之。”时何充为敦主簿,在坐,正色曰:“充
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此。”敦默然。旁人为之反侧,充晏然,神意自
若。
第4页共7页
王含任庐江郡大守,贪赃枉法,声名狼藉。王敦袒护他哥哥,一
次特意在大家面前赞扬说:“我哥哥在郡内政绩很好,庐江名士都称
颂他。”当时何充在王敦手下任主簿,也在座,严肃地说:“我就是
庐江人,所听到的和你说的不一样。”王敦哑口无言。旁人都替何充
捏一把汗,何充却十分但然,神态自若。
敢说真话是一种境界,敢于当着说谎者说真话是一种大境界,东
晋阮裕评价何充说“卿志大宇宙,勇迈终古”。
王述转尚书令,事行便拜。文度曰:“故应让杜许。”蓝田云:
“汝谓我堪此不?”文度曰:“何为不堪!但克让自是美事,恐不可
阙。”蓝田慨然曰:“既云堪,何为复让?人言汝胜我,定不如我。”
王述调任尚书令时,调令一到便走马上任。他的儿子王文度说:
“你本来应该把这个官位让给杜、许两人。”王述说:“你认为我能
否胜任这个职务?”文度说:“不是说你胜任不了,而是说克己让人
总是好事,礼节上恐怕不可缺少。”王述感慨地说:“既然能够胜任,
为什么还要谦让呢?人家说你胜过我,据我看终究不如我。”
人要学会谦让,但不能事事退让,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是自信的
表现,也是敢于担当、勇于挑战的体现。一件事情,如果坚信自己能
够做好,就无需退让,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即将做的事情负责。
邓艾口吃,语称“艾艾”。晋文王西戏之曰:“卿云‘艾艾’,
定是几艾?”对曰:“‘凤兮凤兮’,故是一凤。”
第5页共7页
邓艾有口吃的毛病,说话的时候,经常会重复说“哎哎……”。
有一回,晋文王司马昭戏弄他说:“你总是说‘哎哎……’到底有几
个哎呢?”邓艾回答说:“古人云:‘凤兮凤兮’,本来就只有一只
凤。”
《论语·微子》记载,楚国有个狂人,名叫接舆。他唱着歌,从
孔子的马车旁走过。只听他唱道,“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
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听到这里,
急忙走下马车,想要与他交谈,可是他却匆忙离去,避而不谈。
邓艾以接舆的“凤兮凤兮”来比喻“艾艾”,不但引经据典,还
把自己比喻成凤凰。对于—般人来说,口吃结巴—定会倍感自卑。然
而,在邓艾那里,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使得他的自信大放光彩。由
此可见邓艾心思之灵活。所以说一个人,天生的嘴笨并不可怕。只要
头脑灵活,思维缜密,他就值得自己骄傲。
孝武问王爽:“卿何如卿兄?”王答曰:“风流秀出,臣不如恭,
忠孝亦何可以假人!
孝武帝问王爽:“你和你哥哥比起来怎么样?”王爽回答说:“论
才华,我比不上哥哥王恭,至于忠孝,我又怎么可以输给他呢!”
《资治通鉴》中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是故,
才德全尽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
小人”。人可以无才,但不能无德;人可以让才,但不能让德。王爽
虽然才华不比哥哥,但在忠孝等方面却毫不含糊,这值得令人尊敬。
第6页共7页
第7页共7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