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我期待的官修清史

我期待的官修清史

我期待的官修清史看到这个题目,可能有些小伙伴会感到惊讶:清史不是早就有了吗,叫《清史稿》啊,还期待什么?《清史稿》之所以名字最后带了一个“稿”字,就是因为其未经总阅修订即匆忙付梓刊行。

看到这个题目,可能有些小伙伴会感到惊讶:清史不是早就有了吗,叫《清史稿》啊,还期待什么?

《清史稿》之所以名字最后带了一个“稿”字,就是因为其未经总阅修订即匆忙付梓刊行。

《清史稿》是由北洋政府,经袁世凯批准,由赵尔巽为总担纲编纂的一部史书。从这个充满满清遗老的编撰团队,你就可以想见《清史稿》的阶级局限性与历史局限性,这从其对辛亥革命和孙中山先生的全盘否定就可见一斑。

那么首先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要重修清史?

有些人可能觉得新中国的“正统性”是来源于阶级性,无需通过为前代修史来证明自己。我个人认为可能是出于这样几个原因,必须官修清史

一、 争夺清史话语权

现今除《清史稿》以外,较为权威的几部“清史”分别为英国的《剑桥清代史》和美国的《清朝新史》。试问我大中华的历史,岂能由欧美人来定义和诠释?

更为可笑的是,败退台湾的国民党,为了争所谓的”正统性“,仅用短短一年时间修纂了”清史”,并于1962年出版。这部仅为8卷的台修“清史”漏洞百出,不仅是学术上的笑柄,更是政治笑柄。

官修清史就是向全世界宣告,只有中国人可以定义清史,只有共产党人可以阐释清史。

二、 文化传承

“前世之事,后世之师”,中华文化之所以千年不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历代都有为前朝修史的传统。良好的历史记录有利于文化的传承。

三、 统一思想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各种思想鱼龙混杂,对清朝历史的研究尤为激烈,这就需要由社科院等顶尖相关机构给出讨论范围,设置讨论红线。

也许正是处于类似这样的原因,2002 年 8 月,国家启动了新世纪标志性的文化工程———《清史》纂修。 其负责人就是中国人民大学清史学教授、著名历史学家戴逸。“新世纪编纂清史将有不少创新之处: 一是具有世界眼光, 把清代社会置身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来对照, 并将吸收国外清史研究的重要成果。二是增加过去没有的图录部分, 而且这个比例占到 10 卷之多。清代社会的各种绘画、图像、地图、照片都将被收录进来, 如《康熙南巡图》《乾隆南巡图》《耕织图》等, 形象再现当时的生活场景。尤其到清末照相技术已传入中国, 这部清史将搜集 20 万张备选, 将那个时代的“真容”呈现给读者。三是过去修史中人物只写官员, 没有平民, 这次要充分反映这些人物。“样式雷”就将在这部清史中占有一席之地。他家世代是杰出的建筑工匠,故宫、承德避暑山庄、清东陵、颐和园等这些中国建筑瑰宝都凝聚了他们的智慧。至于唱京剧的程长庚、谭鑫培等人也将被写入清史。”目前《清史》正文内容已逾百卷,总字数超过3500万(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的字数总和才7000余万),处于出版审核阶段,相信不日就会面试。

《清史》的亮点:

1、 摒弃了传统正史的纪传体体例,而是采用将《二十四史》经典体例与国际通用的章节体相结合的“新综合”体进行编写,其中通纪部分采用章节体,其余部分采用传统体例。

2、 开创了《图录》这一创新体例,分舆地、生产、商贸外贸、军事、民俗、建筑、艺术、宗教、肖像十大类,收录各种历史地图、绘画、文物图片以及历史照片等。

3、 采用白话文编写(据传是因为文言文编写人才不够,不知是否属实)。

为了写这篇文字,我在各种网络平台看了关于《清史》的介绍和相关问题的讨论,发现了很多小伙伴给出的一些关于清史的一些难解的问题,我相信《清史》可以给出完美的答案。

以下是我期待的一些问题,和猜测的一些可能的答案,如果能蒙对,那就太幸运了。

1、 怎么定义努尔哈赤与明朝的关系

应该会定义为中华民族的内部矛盾。再者,明朝末年对于辽东地区人民的压迫也是有大量史实支持的。既然是《清史》,“主角”必定是爱新觉罗家族和八旗军队。明朝军队无端杀戮塔克世、觉昌安,“七大恨”这类事件可以多放一些笔墨嘛。

2、“扬州十日“等屠城事件怎么记述

应该会定义为清朝建立团队的阶级局限性或者昏聩等原因,必定不会书写为外族对汉民族的屠杀。

3、 袁崇焕、郑成功等人物怎么评价

因为袁崇焕、郑成功等人物在《明史》中有单独的传记,所以可能在《清史》中不会为其单独列传,但会在本纪、年表中突出其事件。尤其对收复台湾事件,一定会大书特书。

4、 如何定性对准噶尔的平叛。

强调汉唐等前代对于新疆的控制,突出平定准噶尔叛乱是收复前代故土。

5、 如何表述清朝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基本会如实记述,但是会强调政权的不同和部分继承性,如实记述不代表新中国承认它们的有效性。

6、如何评价太平天国

《清史》应该从清朝朝廷的角度看待太平天国,我觉得在《清史》正式出版的同时或不久,清史编纂委员会会出版一部其他角度全面解读太平天国运动的书(说不定可能叫《太平天国年鉴》之类的,哈哈)。

7、 灭亡清朝的人是谁

必定是孙中山先生,是同盟会,但是肯定会和蒋介石时期的国民党反动派进行鲜明分隔,猜测以“四一二”政变作为分割线。估计这段历史不会详述,毕竟两岸完全统一后,还要修民国史嘛。

期待《清史》早日出版,一饱眼福。

上一篇: 《史记》时间跨度三千载,司马迁手中的写作素材都从哪里来?
下一篇: 聊聊中外的神话故事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