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最后一天了,到了盘点的时候了。这一年,值得自豪的就是读了几十本书。
这几十本书包括历史、文学、职场、教育、成长等等,可谓五花八门,丰富多彩。
但统计出来,历史著作最多,特别是还硬着头皮读完了几部大块头的历史书。之前,我是对历史是无感的。
这些历史书中,留下印象最深、收获也最大的包括:
1.龙镇的《春秋战国真有趣》
这套书共有六册,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使周朝迁都,写到秦嬴政统一六国。
若是了解春秋战国史,这一部书就可以搞定,而且这部书通俗有趣,老少皆宜。
《春秋战国真有趣》
2.二月河的《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
去年读了《康熙大帝》,所以就忍不住要读一读二月河的“帝王系列小说”的另外两部。
没有令我失望,《雍正皇帝》《乾隆皇帝》都写得很好,特别是前一部,能够超越《康熙大帝》。
《雍正皇帝》
《乾隆皇帝》
3.尚明轩的《孙中山传》
尚老先生已近百岁,他用毕生精力研究孙中山,并用心血凝成《孙先生传》。
老先生自信地认为——了解孙中山,一本《孙中山传》足矣!读罢这部书,可以断定作者此言不假。
《孙中山传》
4.张文宏的《权力的面孔》
在这部书中,共出现了秦始皇、汉武帝、王莽、杨广、朱元璋、正德、嘉庆、洪秀全、光绪、永历、崇祯等十一张中国历史上典型的权力面孔。
作者通过分析了这十一位帝王,在皇权压力之下所呈现出来的不同的人性侧面,以点带面透析了历史王朝的兴亡规律。
《权力的面孔》
5.张宏杰的《曾国藩传》
张宏杰说:“曾国藩的人生哲学就是‘尚拙’。他认为‘天下之拙,胜过天下之巧。’”
《曾国藩传》,就是从曾国藩参加科举屡考屡败,写到他怎样一步一个脚印,最终成为一代圣贤的。
《曾国藩传》
6.郑治《大明祭》
提到袁崇焕,后世大都以为他是被崇祯冤杀的。那么,从崇祯登基袁崇焕被重用,到袁崇焕被斩,君臣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大明祭》以翔实的史料和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还原了那段谜一样的历史。
《大明祭》
7.许倬云的《文明三书》
这《文明三书》包括《我们将去向何方》、《世界何以至此》与《三千年文明大变局》。
这三部著作,许倬云先生以“大历史观”和反思、审视的态度,直面当今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困境。
读完这些书,我们可能会找到解决困惑的良方,从更深刻的视角,以平常心看待自己、看待世界。
《文明三书》
8.余世存的《老子传》
提到老子,我们会想起他的《道德经》。《道德经》是一剂良药,能够让迷茫的人,变得通透。
但是,五千言的《道德经》太艰深了,实在让人读不懂。这部《老子传》,就为我们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老子传》用第一和第三人称穿插叙述,将老子一生的活动和81章《道德经》自然融入一起,为读者了解老子、理解《道德经》带来极大方便。
《老子传》
9.李小甦的《万历谍影》
这是一部谍战与侦探小说,它以万历1604年为历史节点,以其间的“三大征”为背景,以锦衣卫北镇抚司陆安为主角,真实呈现了那个不凡的时代。
这部历史作品很烧脑,案中案,局中局,迷中迷,反转后再反转,正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扑朔迷离,如梦如幻!
《万历谍影》
10.迈克尔·哈斯丘的《航母图文史》
《航母图文史》,看书名似乎挺深奥,其实它就像一部通俗读物,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朴实的文字,生动详细地讲述了航母发展的历程。
航母的4大发展阶段,亲历的6场经典战役、12次作战行动、100多款海战飞机……堪称一部全景式航母进化史。
《航母图文史》
除了上面说到的这十部历史著作,这一年还读了不少有趣的小书,像马伯庸的《长安的荔枝》、《太白金星有点烦》,还有桑山编的《中国后妃全传》,樊登《给青少年讲论语》,冯唐《讲资治通鉴》等等。
《中国后妃全传》
冯唐讲资治通鉴
樊登《给青少年讲论语》
总感觉,与读现代题材的文学作品相比,历史书更好一些。“读史可以明志”,从史书中不但了解历史,还能学得古人为人处世的智慧。
所以,建议爱读书的大朋友和小朋友们,还是多读一点历史著作。目前有趣有料的历史书,真的不难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