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历史的产物,探究历史真相,打开尘封记忆,获取智慧源泉,是人类天然的本能。但历史从来都是时代的产物,它的丰富、鲜活,光怪陆离,千人千面,就后人评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谓常理常情。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地位卓绝,影响至深,一直是学术界和世人关注的焦点。不过,由于种种原因,时下坊间关于清代历史的著作虽然汗牛充栋,但任意发挥、影射曲解、以讹传讹的现象,却比比皆是,让人触目惊心。如何吸收和借鉴国内外清史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学术研究的立场和可靠的文献资料记载为依据,廓清世间种种不实传闻、戏说,还原历史的本色,并转化为易于被社会各界接受的知识,是历史学研究者不容推辞的责任和义务。《清宫档案证史书系》就是这一尝试的产物。
本书系有别于帝王的个人传记或现在流行的历史教科书,力图集学术研究、成果转换、文化普及、传统文化教育诸功能于一体。全书系分为十二册,按照清王朝近三百年由盛而衰的历史轨迹,以清朝十二帝为主轴,以各个朝代的重大历史事件为线索,通过对清宫档案资料的系统挖掘,力争较为全面地揭示出有清一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将真实的历史还原于大众。
档案是了解历史真相最直接的第一手材料。流传至今的清代档案浩如烟海、卷帙浩繁,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清代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民族、宗教、宫廷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成为我们今天了解清代历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本书系坚持科学严谨的态度,忠于原始史料记载,将档案资料作为历史叙述的基点、重点和亮点。通过档案资料的搜寻、排查、分析、佐证及揭秘等相关过程,力图以档案证史,以档案明史,以档案补史。各个分册的专家学者在写作的过程中,根据原始档案资料,拣选清代十二朝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由此确定每一分册的话题。各分册作者在对档案资料的寻找、翻查、分析、佐证中,对各个话题进行挖掘与分析,得出结论,还历史以真实面、目。在对档案资料的处理和写作上,突出了原创性、学术性及知识性。当然,尽信书不如无书,清代档案价值的局限性也不言而喻。所以我们在写作过程中,同样非常注重各种材料的参照对比、考异辨析,以陈述历史真实为第一要务。
在中国青年出版总社韩亚君副总编辑精心策划、中国青年出版总社中青人分社林栋总编辑组织落实下,十几位历史学青年学者与中青人几位年轻编辑通力合作,经过将近两年的努力,完成了本书系的撰稿和编辑加工工作。我们希望能通过这样的努力,在客观论述清代历史演化的背景基础上,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汲取历史智慧,但能否如愿,还有赖于读者诸君的评判。
徐兆仁(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
2008年4月8日于北京
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国始,中国历史进入皇帝统治的时期。秦始皇自封“皇帝”,希望自己可以统治千秋万代,但是,“皇帝"只不过是君王们寄托权力愿望的符号。封建社会里,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一旦当了皇帝,就说自己是奉天承运,君权神授,因此,在专制主义集权的封建专制社会中,皇帝既不可望更不可及,永远蒙着一层神奇的面纱,由于这层神秘,皇帝成了人们顶礼膜拜的对象。如果我们揭开蒙在皇权上面的层层面纱,就会逐步发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皇帝及其生活,并非如人所想。皇帝非神也非天之子,皇帝也是实实在在的生命个体,也是芸芸众生中的一粒,皇帝有着同常人一样的七情六欲,封建历史上很多皇帝的生活也如常人一样充满了许多不如意的事情,正如本书的主人公——同治皇帝。
同治皇帝载淳6岁承继大统,19岁便匆匆离世,是清代帝王中最短命的皇帝。同治的皇帝履历基本空白,他的皇帝权力由母亲代行,年幼的载淳只是两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的一个象征,他的存在只是标明皇权统治的延续性,维持王朝的运转是大人们的游戏。咸丰皇帝驾崩之后的晚清王朝的江山社稷不得不系于一个六龄幼童,这就是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的统治特征。其实,与其说同治皇帝对于晚清帝国很重要,倒不如说同治皇帝对他的母亲慈禧太后更重要。同治皇帝有位声名赫赫的母亲——慈禧太后,慈禧太后正是因为自己是同治皇帝的生母,才能在咸丰皇帝驾西之后复杂的朝政格局中打败政敌,垂帘听政,从而攫取晚清朝政实际大权达数十年之久。
大清的最后一位嫡皇
咸丰元年(1851)春天,万物苏醒、空气中孕育着盎然的生机,在这个充满蓬勃朝气的季节中,清廷按例颁诏选秀。当时咸丰帝即位不久,后宫事宜迫在眉睫,急需解决。之前,清朝已经举行过六次大的选秀活动,选秀已成为一种固定的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与清代社会一样,平稳缓慢地运转着。谁都没有料到,这次选秀将改变大清国运。通过选秀进入宫廷、成为咸丰皇帝嫔妃的兰贵人,就是后来尽人皆知的慈禧太后,生育了大清最后一位嫡皇——同治皇帝,进而凭此逐步掌控了晚清政权。
一、成丰皇帝乏嗣之谜
封建宫廷是佳丽云集之地,皇帝的后宫人数众多,所谓“三宫六院七十二嫔”,按照常理,皇帝应该是香火旺盛,子孙后代绵延不绝。历史上也的确如此,大多数皇帝子嗣繁多,比如清代康熙、乾隆皇帝都有几十个儿子,儿子太多,宫廷中经常会上演诸皇子为争夺帝位互相残杀的悲剧。不过到咸丰帝时,龙脉大衰,大清面临绝后的危机。咸丰皇帝只活了30岁,属于英年早逝,正值壮年之际的咸丰皇帝,只留下一个儿子,就是同治皇帝载淳。自咸丰帝后,清宫再也没有兄弟杀伐的事情了,不过,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就没有创新,失去了兄弟之间争夺皇位的竞争,也使皇帝减少了对理政的积极开拓的态度,丧失了治理朝政的锐气。可见,在封建社会中,子嗣问题也是影响国家朝政的重要因素,这样一来,咸丰皇帝的乏嗣无疑是影响晚清朝政不可忽视的因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