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困,有言不信。
秦假道于周以伐韩,周恐假之而恶于韩,不假而恶于秦。史黡谓周君曰:“君何不令人谓韩公叔曰:‘秦敢绝塞而伐韩者,信东周也。公何不与周地,发重使使之楚,秦必疑,不信周,是韩不伐也。’又谓秦王曰:‘韩强与周地,将以疑周于秦,寡人不敢弗受。’秦必无辞而令周弗受,是得地于韩而听于秦也。”
秦国向东周借道去攻打韩国,东周君担心借了道会得罪韩国,不借道又怕得罪秦国。史黡对东周君说:“您何不派人对韩国公叔说:‘秦国敢于渡过险隘来攻打韩国,是因为信任东周。您何不把土地送给东周,派重臣出使楚国,秦国必定会起疑心,不相信东周。如此,韩国就不会受到秦国攻打了。’您再对秦王说:‘韩国坚持要把土地送给我们,想使秦国怀疑东周,我们不敢不接受韩国的赠地。’秦王必定无法让东周不接受,这样,东周既可以从韩国得到土地,又听从了秦国的要求。”
公叔:韩公族,时为韩执政大臣。
史黡(yàn):人名。
绝:横穿。塞:险要的通道。
经历春秋战国,在周王室分封的各个小国相继灭亡之后,东周、西周这两个小公国,反而一直夹在大国之间延续了下来。
一来是它的地盘不大,攻打它获取的收益并不多,二来则是如果出兵针对东周,恰恰是给了另外几个大国联合起来的名义。
“尊王攘夷”,“奉天子讨不臣”这是春秋各个霸主才玩过的手段,各个战国雄主不会这么快就忘记。
周王室不再是分封诸侯的周王室,成了看周围大国脸色行事的小公国。
而大国之间的矛盾,延伸到它们这里,就成了进退两难的应对难题。
借道给秦则会得罪韩国,不借道则会得罪秦国。
这就是东周国君所忧虑的问题。
借还是不借?
史黡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一方面遣使告诉韩国,秦国要借道东周攻打韩国,你们需要讲地给东周,同时派重臣前往楚国,另一方面则遣使告诉秦国,东周不想要韩国的地,是韩国硬塞给东周的,然后就能够化解。
这个解决方案乍一听,完全是不合理,为什么韩国会给东周地,同时,为什么秦国听到东周的话,就会放弃借道?
但,仔细分析,就能够明白这一计策的可形成以及对双方心态的把握。
首先,要明白韩国是不愿意秦国来打它的,在秦国崛起之后,仅凭一国之力是无法抵抗秦国的,所以,在这个角度上讲,它是不愿意东周借道于秦。
紧接着,东周的计策是让韩国将地划给东周,这也是最为关键的地方。秦国攻打韩国就是为了拿地拿城池,韩国都不愿意,那么怎么会愿意将地给弱小的东周呢?
这是故事里面没有讲明白的地方,需要进行一步推理。
划地给东周,并不意味将区域交给东周来统治,而是划拨的区域打的名号是东周,但实际上管辖这些区域的,依旧是韩国的官员。
只要秦借道攻韩,这些人随时有机会重新打回韩国的旗号,来断掉秦国的后路,让韩国派遣重臣到楚国的目的也是如此。
就是为了让秦国在攻打韩国的时候,要考虑自己的后路会不会被断,是被划给东周的那些城池断掉,还是被楚国断掉。(宜阳之战,楚将景翠做出切断秦军后路的举动,让秦军不得不放弃进攻韩国)
不考虑楚国的态度,秦军是否能够先攻打这些划为东周的城池呢?
同样不能,因为不管这些城池的官员是否依旧是韩国人,但他们现在名义上隶属东周,而东周刚刚借道于秦,秦便攻打对方,恰恰是秦毁约在先的举动。
既然秦已毁约,东周便同样可以投向韩国,截断秦国的后路。
这是策略的上半部分,恰恰是利于韩国的策略,并且让东周不得不投向韩国,显然不是东周君所希望的。所以,有了策略的下半部分。
将韩国划地给东周的内容告知于秦国,并且向秦国表明,这些城池是东周不想要的而韩国强塞给东周的。
秦国便会立即明白韩国强塞城池、划地的打算,如果继续向东周借道,后面的事情也就会紧跟着发生,因此,在听到东周使臣所说内容之后,便不得不放弃借道。
东周国君的目标达成。
史黡,厉害!
计策,精彩!
“战国之士,设心措施,无不出于诈”,“诈”之所以能够起作用,恰恰是因为它具有极大的可实施性,让被说服方明白其中的后果,才会放弃之前的打算。
三门峡·虢国博物馆
这一篇是关于小国应对大国借道的故事,关于借道更为熟知的则是“假道伐虢”、“唇亡齿寒”的故事。(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塑,假道于虞以灭虢。)
晋献公想攻打虢国,但去虢国需从虞国经过。于是就派荀息去向虞国借路以便攻打虢国。
荀息说:“请用垂棘之璧和屈地所产的良马作为礼物赠给虞公,这样去请求借路,虞公就一定会同意。”
晋献公说:“垂棘之璧是先君传下来的宝贝;屈地所产的良马是我的坐骑。如果他们接受了我们的礼物而又不借给我们路,那可怎么办?”
荀息说:“这情况不会出现,他们如果不借路给我们,一定不会接受我们的礼物;如果他们接受我们的礼物就一定会借路给我们,再说了,把垂棘之璧屈地产的良马送给虞国,就好像我们把垂棘之璧从内府转藏到外府,把屈地产的良马从内厩牵出来关到外厩里。有什么好担忧的呢?”
晋献公就同意了,派荀息把屈地出产的良马作为礼物,再加上把垂棘之璧送给虞国,以借路攻打虢国。虞公一看宝玉和骏马,就一口答应了荀息。
宫之奇劝虞君说:“不能答应呀,虞国跟虢国,就像车牙跟车辅,车牙依赖车辅,车辅也依赖车牙,这正是虞虢相依的形势。古人有句话说:‘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唇齿相依的来历)虢国不被灭亡,靠的是有虞国;虞国不被灭亡,靠的是有虢国。如果我们借路给晋国,那么虢国早晨灭亡,虞国晚上也就会跟着灭亡。怎么能借路给晋国呢?”
虞公不听宫之奇的话,把路借给了晋军。荀息带兵消灭了虢国。再回军又消灭了虞国。荀息拿着玉璧牵着骏马回来向晋献公报告。献公高兴地说:“玉璧还是原来的样子,只是马的年龄稍微长了一点。”所以说,小利是大利的祸害。
三十六计中“假道伐虢”的按语为:假地用兵之举,非巧言可诳,必其势不受—方之胁从,则将受双方之夹击。如此境况之际,敌必迫之以威,我则诳之以不害,利其幸存之心,速得全势,彼将不能自阵,故不战而灭之矣。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