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一直在发展,不同朝代对正史的标准不同。
张铁林,好吧,乾隆把《二十四史》定为标准正史,一方面是提出了一个规范标准,同时也是把诸多资料排除在外,使研究历史文献范围变得狭隘,大方面来讲《四库全书》一向就存在毁书、删文的弊端,不独史部受影响。
回看最早提出“正史”概念的《隋书经籍志》,被列为三国时代正史有王沈撰《魏书》、韦昭撰《吴书》,环济撰《吴纪》、陈寿撰《三国志》。还存在卢宗道撰《魏志音义》、何常侍撰《论三国志》、徐众撰《三国志评》这类研究《三国志》的著作,均被列入正史。
再说,很多人把房玄龄编辑《晋书》和范晔撰《后汉书》列入研究三国的史书当中,要指出的是九家《旧晋书》、八家《后汉书》这等说法就是源自于这些史书被列为正史。史书固然各有优劣,最初两部《后汉书》分由吴国的谢承、薛莹所撰,均长达百卷,被批评为“疏谬少信”。(谢承《后汉书》,鲁迅辑录的散佚古籍之一,一九一三年三月辑成,共六卷,未印行。)然谢、薛二人《后汉书》仍被列为正史。可见并不是一家史书最好,其余史书就该被排出正史之列,不同时代与不同国家人物撰写的史书,视角各有差异,均有研究价值。
当然,这些历史书几乎已全佚,部分还有辑本,部分散佚史书内容就由裴松之注《三国志》保留下来。
正史的标准传承《史记》、《汉书》载体写法,大致依照纪、表、书、志、传五体为前提记载历史,呈现一段较为立体的历史,这种载体今多称为纪传体。
故言:“自是世有著述,皆拟班、马,以为正史,作者尤广。——《史记》传者甚微。今依其世代,聚而编之,以备正史。”
这就已经很好解决了题主不想争论范晔撰《后汉书》、陈寿撰《三国志》、房玄龄总辑《晋书》排名问题,这几部都并为正史。
正史本只是史部分类之一,并非等于挂上“正史”一词就比没挂上的更权威。
“正史”之外有“古史”,因为司马迁、班固史书的载体内容过于繁多,汉献帝刘协就命汉尚书令苟或的兄弟荀悦依照《春秋左传》编年史载体,作《汉纪》三十篇。这种复古史书又重新流行于世上,与正史形成两种派流。
故称:“诸所记事,多与《春秋》、《左氏》扶同。学者因之,以为《春秋》则古史记之正法,有所著述,多依《春秋》之体。今依其世代,编而叙之,以见作者之别,谓之古史。”
我们熟悉的《资治通鉴》就属于古史,故不在二十四史之列。后人多用“编年体”代替“古史”,“古史”一词渐被弃用。
抛开记载内容优劣不谈,今存史书袁宏撰《后汉纪》与范晔撰《汉书书》主要就是古史与正史的区别。
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出现的习凿齿撰《汉晋阳秋》、孙盛撰《晋阳秋》、《魏氏春秋》、袁晔撰《献帝春秋》皆为编年史写法,古列为古史。代表正史的《晋书》和代表古史的《晋纪》各有九家,房玄龄就是搜集各家内容编辑成了《晋书》。
可见正史和古史只是载体不同,是否采信史料还需要逐条辩证。倘若正史必然比古史权威,则《史记》以前成书的编年体史书皆非信史。若没先秦史书,哪来的《史记》?
故裴松之引注内容与《三国志》不是绝对的主次关系,史料冲突情况下优先采信《三国志》是极其粗暴的方法。通过辩证合乎逻辑的才接近真相,但也只是接近......
《史记》和《资治通鉴》载体差异,这是个更庞大话题,我对《资治通鉴》了解的不多,就不继续展。简单来讲,正史展现的历史更为立体丰富,且还很讲究文学性,成为后世史书的主流。古史是依照国家的年代顺着记载历史,集中记载历年大事件,放弃描述许多无关主线的历史人物与事件。但对主线历史会甄选多方资料进行合理编辑,如《三国志》写的不清不楚的赤壁之战,到了《资治通鉴》就整理的很通顺。
两种载体各有优劣,载体终究只是载体,没必要因为编年体史书不入正史就以为价值低于正史。
正史、古史之外又有“杂史”,即是外史、小史、稗史、野史、逸史等总称。一大堆达不到正史、古史标准的历史文献会被归类为杂史。杂史内容往往很丰富,多是博览群书的博士个人著作,各成一家之说,提供了更多方面视角,是正史的补充资料,具备相当的价值。
故称:“灵、献之世,天下大乱,史官失其常守。博达之士,愍其废绝,各记闻见,以备遗亡。是后群才景慕,作者甚众。又自后汉已来,学者多钞撮旧史,自为一书,或起自人皇,或断之近代,亦各其志,而体制不经。又有委巷之说,迂怪妄诞,真虚莫测。然其大抵皆帝王之事,通人君子,必博采广览,以酌其要,故备而存之,谓之杂史。”
著名的《战国策》就被作为杂史的代表,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出现的《汉灵献二帝纪》、《山阳公载记》、《英雄记》、《九州春秋》、《魏晋世语》、《魏末传》、《典略》、《建康实录》皆不类正史、古史写法,被归类为杂史。有一部毛范撰《吕布本事》很迷,连一点信息都没留下。《英雄记》辑本则可看出补充《三国志》未记载诸多内容,丰富了汉末群雄的事迹。
比较神奇的是《竹书纪年》被魏征分拆到了古史、杂史、起居注三类,《竹书纪年》一方面是“古竹简书,字皆科斗。”,被列入古史,其中的《周书》又多神话,被归类到杂史。王劭所撰《隋书》一因未完成,二则“好诡怪之说,尚委巷之谈”,被列入了杂史。可他的《齐书》却是古史。徐众著《三国志评》后来被降级到了杂史。
随着官方撰史发展起来,不好分类的私人撰史自然地位大幅度下降,正史与杂史形成了主次之分。但不要因为杂史标签就断定不可信,被归类为杂史的原因很多,载体与正史、古史不同,来源难以考究,真虚莫测多会被列为杂史。正史和杂史互相辩证,才更好展现一段历史的立体视角。
研究历史也并非只有史书一条路,像复旦大学历史学和人类学联合课题联合研究曹操墓,就推翻了《曹瞒传》记载曹操有夏侯氏血统这一说法,也推翻了《三国志》记载曹操是曹参之后的说法。曹操虽是曹氏子孙,此曹氏一族与曹参并无血缘。
正史、古史、杂史之外又有“霸史”。(魏征,你有完没完)
三国爱好者经常阅读的《华阳国志》就属于霸史,西晋以来天下分裂,割据政权皆以本国为正统撰写史书,或可称为割据政权的“正史”,这自然是为了意识形态的争霸。
我遇到过蜀粉称《华阳国志》为野史,并以此否定《华阳国志》,这实属本末倒置。这固然有原因,《华阳国志》在后世被归类到“伪史”,伪史是霸史和部分杂史合成的新分类。一方面不承认各伪政权正统性而降低其史书地位,另一方面收录了许多来源可疑、内容荒谬的史书,并称伪史。
但仅从分类就断定史书可信度是片面行为,常璩是成汉政权的史官,为彰显成汉正面性,意识形态必然偏向于蜀汉。《华阳国志》大部分内容是由常璩的《蜀汉书》改写而成,《蜀汉书》又称为《汉之书》、《汉志书》,大概是因为成汉政权扑街了,干脆改成《华阳国志》,后依旧被列为霸史。
《华阳国志》作为最据代表性的割据政权“正史”,因为史学价值足够高,范晔、裴松之、崔鸿等都有抄录其内容。《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前言 原着之优缺点》称“此其于地方史中开创造之局,亦如正史之有《史记》—— 此其在历史发展阶段中,代表性强,足以抗衡正史。”
其余霸史就是诸秦、凉、燕、赵等各国史书,比较著名的是崔鸿撰《十六国春秋》辑本。今又有《三十国春秋辑本》校注,即是将魏晋十六国霸史仅存的资料整理编辑为一书,虽说内容不多,却也有曹魏末至西晋初的记载。
此二书后来被列入了杂史。
魏、齐、周、宋、梁、陈的史书多被列为正史、古史,故不在霸史、伪史当中。大概是由于隋唐兼并南北时间不长,南北仍存在意识形态的分裂,同时承认南北朝正统性有助于唐朝稳定。所以正史与霸史间的差距不一定在于内容之优劣,更取决于意识形态。
此外还有起居注、刑法、地理等分类的史料。
起居注是撰写国史第一手资料,不少人都当作正史看待。这就看如何理解正史标准,官方撰史无非就是把起居注、刑法、人物传记等各方面史料集齐后进行编辑,正史的权威性源自官方多人精心编辑。(抛开《二十四史》良莠不齐不谈)起居注和实录自成一类,主因自然是因为还没正式编辑过,却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
地理类有郦道元注《水经》,也存在《山海经》、《十洲记》等奇怪的东西,分类终归是分类,具体还得看实际内容。
最接近野史分类的是杂传,三国相关的《东莱耆旧传》、《襄阳耆旧记》、《益部耆旧传》、《吴先贤传》、《列女传》、《王朗、王肃家传》、《神仙传》、《搜神记》、《诸葛亮隐没五事》、《曹瞒传》、《江表传》等等都属于杂传,比较遗憾的是我没在《隋书》、《新旧唐书》目录里找到《赵云别传》,估计隋唐以前就已失传。
杂传与杂史有区别,杂史是以古代帝王为主线的史书,因类型不同于正史、古史,单独成为又一类史书。而杂传有写世家、孝子、烈女、贤者、义士、神仙等类型,范围广泛。《史记》、《汉书》多以名臣、良将传记为主,对社会其他人物多有疏漏,杂传的作用就是弥补正史这方面不足。
裴松之注《三国志》引用了不少杂传内容,为陈寿原著增添丰富的内容。要注意的是《益部耆旧传》被认为是陈寿所著,这也属于杂传,现存内容来自裴松之注。故杂传未必均不可信,主要是作者可以写得更随意,或单纯就是家传笔记,任意取用传奇性内容,有别于正史。
故言:“自史官旷绝,其道废坏,汉初,始有丹书之约,白马之盟。武帝从董仲舒之言,始举贤良文学。天下计书,先上太史,善恶之事,靡不毕集。司马迁、班固,撰而成之,股肱辅弼之臣,扶义俶傥之士,皆有记录。而操行高洁,不涉于世者,《史记》独传夷齐,《汉书》但述杨王孙之俦,其余皆略而不说。又汉时,阮仓作《列仙图》,刘向典校经籍,始作《列仙》、《列士》、《列女》之传,皆因其志尚,率尔而作,不在正史。后汉光武,始诏南阳,撰作风俗,故沛、三辅有耆旧节士之序,鲁、庐江有名德先贤之赞。郡国之书,由是而作。魏文帝又作《列异》,以序鬼物奇怪之事,嵇康作《高士传》,以叙圣贤之风。因其事类,相继而作者甚众,名目转广,而又杂以虚诞怪妄之说。推其本源,盖亦史官之末事也。载笔之士,删采其要焉。鲁、沛、三辅,序赞并亡,后之作者,亦多零失。今取其见存,部而类之,谓之杂传。”
至于如何综合看待这些史料,裴松之就是标杆,他以《三国志》为中心注引注正史、编年史、杂史、伪史、杂传等内容,并适度加入个人看法加以辩证,能搞清楚裴注《三国志》自然算入门了,要不再看卢弼撰《三国志集解》,进一步阅读更多史料。
吕思勉的《秦汉史》和《两晋南北朝史》是近代人撰编年史,且对经济、社会等领域均有涉及,属集成之作。(虽说喷的人亦不少)
现代史学结合考古有很多新研究,但我看的不多,也不好乱举荐。像陈寅恪、唐长孺、田余庆这几个名字,三国爱好者总该是要知道。还有的话就是仇鹿鸣。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