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成子是道教始祖之一,关于广成子的传说最令人津津乐道的便是杨戬加高崆峒山和皇帝问道广成子。
杨戬加高崆峒山
上古时期,广成子驾鹤西游,欲寻一地养神化气,他见一山丛林葱翠深涧幽壑,泾河与胭脂河如两条素练环山而流,山清水秀,于是便打算将这里作为道场,可惜此山不够高,不能阻隔凡间纷扰。天帝听说了这件事后,便派杨戬前去加高此山。杨戬领命前去,挑起泰山之石加高此山,不日便完成了这项任务,不过神力非凡的杨戬多挑来了两块屋子一样大的石头,此山的高度已经够了,于是便把这两块石头放在了山下。后人便把这块石头叫做二郎石。
皇帝问道
在杨戬把崆峒山加高之后,广成子便把此地当作自己的道场。广成子时常和赤松子一起下棋谈道。至今此地还有一个古朴的棋盘和一颗名为“观棋松”的树。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广成子在崆峒山上修道的事情很快便传遍了中华,一日皇帝听说了广成子的事,于是打算前去拜访广成子。
皇帝姓公孙,名轩辕,是有熊国君少典之子。其母见大电绕北斗枢星,感而怀孕,二十四个月后于戊己日而生,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称黄帝。
皇帝前去拜访广成子,问广成子道的最高层次是什么?广成子回答他说:“尔治天下,云不待簇而飞,草木不待黄而落,奚足以语至道哉?”这句话的大概意思就是批评皇帝治理国家都还没搞明白怎么好意思问道。
皇帝听完广成子的话后有些惭愧,于是便回去了,三个月后皇帝又来拜见广成子,这次皇帝没有问道而是问广成子“治身之道”,于是广成子告诉皇帝:“至哉!子之问也,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尔形,无摇而精,乃可长生。慎内闭外,多知为败。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千二百岁而形未尝衰。得吾道者,上为皇;入吾道者,下为王。吾将去汝,适无何之乡,入无穷之门,游无极之野,与日月齐光,与天地为常,人其尽死,而我独存焉。”
这句话的大概意思就是:你问的治身之法,其实就是至道的精髓。道,深远博大,永无止境;至道的极致,静默深沉,不可揣测。得至道者,什么也不看,什么也不听,无欲无求,保持精神上的超脱,这样就能使身心健康;保持清静的心境,切勿劳累你的身体,耗费你的精力,这样才能长生不老。如果你能做到不让外物影响你的视听,不使外物打扰你的心灵,你的精神就将永远守护你的形体。你要时刻保持内心的宁静,摒弃外界纷繁的干扰。我一直遵守内心的宁静唯一,所以我活了一千二百岁还不见衰老。你若能研习透彻我的道法,就能上为天皇,若能理解我的道,就能下为君王。现在,我将离你而去,到一个没有任何纷扰的地方,进入一个通往无穷无尽境界之门,去遨游没有终极的旷野。我将与日月齐光,与天地融为一体。世上之人皆不能免于一死,只有我才能获得永生。”
皇帝问道广成子在晋代葛洪的《神仙传》和《庄子》都有收录,两文的描述虽然不同,但是都是透过广成子之口向大众讲解何为道?如何修身养性。
《神仙传》可能是我国的第一本养生书籍了,其中记载着很多古人的养生方法,喜欢道教文化和养生的朋友可以找来看看,不仅能了解中国的神话传说,还能了解一下古人如何养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