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夸张地说,在可读性方面,《大秦帝国》堪称历史小说天花板。
不仅如此,作为茅盾文学奖入围作品,《大秦帝国》在文学性层面也非常高!
尽管同名影视剧已经非常出彩,但更多的细节与人物刻画,乃至“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的热血意境,只有看书才能体会。
我特别喜欢书中“秦孝公和嬴虔交接兵符”的一段,既生动描绘了秦孝公与嬴虔的交接现场,也写出了秦国生死存亡之际,秦国君臣之间无言的默契信任和悲壮气势——
读的时候真的仿佛身临其境,对作者孙皓晖的笔力拍案叫绝!
02
十六年磨一剑
书写历史小说巅峰之作
《大秦帝国》的作者孙皓晖,原是西北大学的法学教授,更是首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从1992年开始,孙皓晖转入中国文明史研究。
在孙皓晖看来,大秦帝国作为中国统一文明的正源,其所创造的辉煌文明,被大大忽视了,千百年留下的只有“暴虐苛政”的恶名。
许多国人对秦朝的了解,也仅限于长城、兵马俑等遥远的名词。
▲《大秦帝国》作者孙皓晖
抱着为大秦帝国正名的信念,孙皓晖辞去了西北大学的教授职务,举家搬迁到海南,用长达16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这套精彩绝伦的《大秦帝国》。
大秦帝国时代浩瀚繁杂的典籍史料,无数精彩故事与结局,可以说是遍地珍宝。
但因此,最难的也是剪材。
孙皓晖遍读史籍典册、诸子百家、先秦文学,甚至连《水经注》《齐民要术》等古代科普类书籍也没有漏掉。
他在浩繁如海的史籍中提要钩玄,最终以帝国兴亡为主线,以人物命运与冲突为经纬,艺术化地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同时,书中也涉及了历史典故、礼法制度、先秦军事、诸子百家、地域特色等琐碎知识点,这都归功于作者强大的知识储备。
果不其然!《大秦帝国》一出版,即成为历史小说天花板!
入围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中宣部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奖,拿下国家新闻出版署“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奖!
初版《大秦帝国》共11卷500多万字,为了让更多读者轻松“入坑”,作者孙皓晖又精心打磨了一套5册的《大秦帝国·精华版》,让这本恢弘巨著,有了更棒的阅读体验!
03
读懂大秦帝国
读懂中华文明的生命力
在《大秦帝国》中,我不仅看到了一段令人热血沸腾的帝国史诗,还看到了中国历史上最为自由奔放、充满活力的大黄金时代。
大秦帝国的生灭兴亡的历史过程,实在太值得一读了!
我们在大秦崛起的过程中,能看到一个充满血性的民族知耻而后勇,举国上下同敌仇恺,历经数代终于一统天下。
从挨打弱国到无敌强国的热血逆袭,跨越千年也能打动人心。
大秦帝国又像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黑洞,一个巨大的兴亡之谜,虽然存在的时间很短,但它创造的国家体制和文明体系,绵延不断地流传了下来。
这巨大的历史落差与戏剧性的帝国命运里,又隐藏了太多精彩故事与悲欢离合。
大秦帝国所编织的文明框架及其所凝聚的文化传统,今天仍然规范着我们的生活。
想要了解我们悠久的文明,就一定不能错过这样一部好书!
在读《大秦帝国》时,我还不禁想起了同时代但结局完全不同的罗马帝国。
一个是滔滔大河千古不废,一个是源流断裂,大河化为淙淙小溪分散,不得不感慨中华文明的生命力之强。
《大秦帝国》之所以这么畅销,不仅是因为我们爱看秦人“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的血性,也是因为大秦帝国的统一文明,深深烙印在了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之中。
诚恳推荐大家读一读《大秦帝国》,去了解那个曾经被我们忽视的秦国,去了解那个值得我们中国人骄傲的、充满英雄主义与进取精神的时代。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