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白云谣 穆天子谣 西王母吟》原文及鉴赏_【诗经赏析】_ 皮皮少儿阅读频道

《白云谣 穆天子谣 西王母吟》原文及鉴赏_【诗经赏析】_ 皮皮少儿阅读频道

《白云谣 穆天子谣 西王母吟》原文及鉴赏_【诗经赏析】_ 皮皮少儿阅读频道作者: 戴绍敏 【本书体例】 【原文】: 白云谣 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2)。 穆天子谣 予归东土,和治诸夏(3)。万民平均,吾顾见汝。

【原文】:

白云谣

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2)。

穆天子谣

予归东土,和治诸夏(3)。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4)。

西王母吟

徂彼西土,爰居其野(5)。虎豹为群,乌鹊与处。嘉命不迁,我惟帝女(6)。天子大命,不可称顾。世民之恩,流渧卉陨(7)。吹笙鼓簧,中心翔翔。世民之子,惟天之望。

【鉴赏】:

《白云谣》、《穆天子谣》、《西王母吟》是周穆王与西王母在告别饮宴上的宾主酬答之辞。这三首歌谣背后的故事记录在《穆天子传》中。据《晋书·束皙传》说,晋武帝太康二年,河南汲郡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墓,得竹简数十车,《穆天子传》与此同时出土问世。里边记载着周穆王姬满在位十七年的时候,驾驶着他那著名的“八骏”,从宗周出发,沿渭水东向,渡过黄河来到山西,又北上阴山,再缘河套西南行程三万五千多里,到达了昆仑山的西王母国,见到了这位西方日落国的领袖西王母。穆王将自己随行带来的珪璧和锦缎献给西王母,西王母也回敬了许多珍宝玉器,双方十分友好。上述三首歌谣就是在瑶池饮宴中宾主各表心迹,互致问候与劝勉的话,那时在外交活动中是时兴以诗代言的。

关于周穆王与西王母的故事,在中国的古籍中多所记载,时间既久远,情节也动人,确实是中国小说的滥觞。周穆王是成王的曾孙,他继承了“成康之治”的好局面,成为了盛世的君主。他对外征战,屡获大捷,功绩卓著;对内实行“赎刑”,聚敛了大量财富。到了晚年,他踌躇满志,便想巡游四海,搜异猎奇,安抚天下,巩固他的江山。于是就有“天子东游黄泽”,西游王母国的壮举。

关于西王母的故事却充满了怪诞和神异。说她在黄帝时代就到过中原,朝见时进献白环玉玦。《淮南子》记载,帝喾时,羿从西王母那里讨过不死之药,后来被姮娥偷吃,飞升月府,从此夫妻离异了。尧在位时,曾专请西王母帮助治理洪水;舜即位后,西王母也曾朝拜过,再献白玉琯。《山海经》说她居住在昆仑山中的玉山,那是个寡草木,无鸟兽,多玉石的地方。为《山海经》作注释的毕沅说:“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这就流于荒诞,周穆王拜见的西王母绝不会是这个样子。在假托班固写的《汉武故事》里,她已分明为女性,称“王母”,有三足青鸟为她觅食。到了《汉武内传》中,西王母更成了年纪三十左右,容颜绝世的漂亮夫人,三足青鸟也变成了丫环。《神异记》的作者还为她选定了一个配偶,叫做“东王公”。后来关于西王母的传说越来越荒唐离奇,直到把她编排到天上,成为玉皇大帝的座上客。

因此,我们可说,《穆天子传》中所写的姬满西游会王母,是小说家杜撰的人神相会的故事,就如同楚襄王巫山会神女,曹子建洛水逢宓妃一样,是神话传说,不是信史。《白云谣》、《穆天子谣》、《西王母吟》自然也是小说家的虚构。但这动人的故事,又配了这委婉的歌谣,却使天上的神回到人间,成为实实在在的艺术形象,千百年来一直激动着读者的心。

现在让我们把《穆天子传》卷三中有关歌谣的文字摘录如下:

“吉日甲子天子宾于西王母,乃执白圭玄璧以见西王母,献锦组百纯,西王母再拜受之。”

这是穆王初会西王母时,赠送见面礼品的情形。

“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

这是穆王见到西王母的次日,在瑶池上赐宴西王母的情形。酒宴时,西王母感慨不已,唱出了《白云谣》:

“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天子答之曰”,这便是穆王答话,即《穆天子谣》:

“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接下去记了一件事:

“天子遂驱升于弇山,乃纪其迹于弇山之石,而树之槐,眉曰:‘西王母之山’”。

这是说饮宴之后,穆王在西王母陪同下,登上弇山观赏山川景致。还栽了一棵槐树,大概“槐”就是“怀”的意思,表示互相怀念永志不忘。弇山,就是崦嵫山,是传说中太阳落下的地方,西王母国所在。在山石上勒文“西王母之山”,是周天子对西王母之邦的永久封疆。紧接着,西王母再次作歌,便是《西王母吟》:

“徂彼西土,爰居其野。虎豹为群,乌鹊与处。嘉命不迁,我惟帝女。天子大命,不可称顾。世民之恩,流渧卉陨。吹笙鼓簧,中心翔翔。世民之子,惟天之望。”

据《太平御览》记载,这首吟谣无“天子大命”以下四句,而代之以“彼何世民,又将去予!”两句。“中心翔翔”也改为“中心翱翔”。《穆天子传》关于西王母的传说就到此为止了。后边记了“丁未,天子饮于温山”,记叙穆王离开西王母领地继续他的巡游行程,“北游”,又“东征”,是回来的路了。以上便是这三首歌谣产生的前前后后。

《白云谣》前四句写景,按观察的习惯,自上而下,写了天、云、山、道、川,以巨大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天高地阔的宏伟画图,涵容了周都与西王母领土上的遥远距离。《尔雅·释地》说:“觚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在交通不发达的当时,确实是天涯地角了。地理遥远,会面困难,这些景语自然都成了情语。最后两句是由衷的祝愿,祝愿穆王健康长寿,在他有生之年能再到西王母国来作客。那时还没时兴“祝××万寿无疆”这样的祝词,只说“将子无死,尚能复来”,语言直朴,心意真挚,正好表达了两国之间世代的睦邻关系,也表达了两位异性君主之间的美好情谊。历史上成康昭穆时代,与南荆东邻不乏征战,但历来与西王母国却只见玉帛,不动干戈。这次周天子亲自驾临,又有那么多的友好表示,西王母自然十分感动,于是在这暂短相会又离别的时候唱出了《白云谣》与后边的《西王母吟》。

《穆天子谣》是穆王对西王母上边良好祝愿的回答,说他必须回到东土,等他把周与诸侯国治理好了,百姓们安居乐业,一定再来拜访她。三年为期,决不食言。虽然话语平静古直,但穆王对这片土地的眷恋之情却得到充分的表露。结尾“将复而野”与前首“尚能复来”紧扣,一唱一和,一呼一应,两情缱绻,十分感人。这在上古歌谣中是不多见的。

《西王母吟》比前两首文字多一倍,音韵谐畅,感情热烈,中间转韵,富于变化,而且“吹笙鼓簧”,是有音乐伴奏的,与前两首徒歌不同,听起来十分动人。开头四句衔接《穆天子谣》的尾句“将复而野”的野,说自己的国土偏远,天子下榻于此,与禽兽为邻,居所简陋。这是主人表示招待不周的欠疚之情。有人将此四句解为西王母自己对所居荒旷的怨愤,与通篇情调不合。中间六句说天子对西王母国的信赖一直没变,西王母也一定唯周天子独尊,永无贰心。“我惟帝女”,“帝”是“尊……为帝”的意思,在这里是动词,“女”即“汝”,因此这句应释为“尊穆王为帝”,不应该做“我是上帝的女儿”。解“天子大命,不可称顾。世民之恩,流涕卉陨。”是对于穆王的惠爱恩德无法赞颂,也无法回报,只有纷纷陨堕的眼泪表达这种感激之情了。最后四句,在笙簧吹奏声中,西王母的情感达到了顶点,“中心翔翔”,是这种情感的形象渲染,于是对于“又将去予”的穆王,西王母只好向他离去的东土天空翘首遥望,以寄寓无限的愁怅了。“惟天之望”与上两首的“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比及三年,将复而野”紧密相连,环环相扣,统一于一个主题,一种感情氛围之中,成为一曲叙事抒情的组诗。

《西王母吟》写心理活动比较委婉曲折。尽管也是使用直陈的手法,但西王母的忠爱挚忱,殷切缠绵比起同是西王母吟唱的《白云谣》要细腻深沉多了。离别的时刻越近,那惜别的情感就越是难以抑制,也因此吟唱到结尾,高潮也就到来了,使读者心旌摇曳,追随西王母的目光一起仰视东方,不免热泪盈眶。这是上古歌谣中不可多得的心理描写。比较起来,《穆天子谣》就显得平静庄重得多,俨然是男性君王的口吻,西王母的吟唱就多一层妩媚和忧怨,使二者形成了刚柔对举的不同风格。

《西王母吟》在用韵上也是比较讲究的。前八句一韵,中间两句一韵,后四句又一韵,换韵后情绪昂奋,由原来的“土、处、女”过渡到“翔、望”,使音响上做到先抑后扬,与通篇思想谐调一致,赋予了歌谣形式美,读起来抑扬流畅,充分抒发了人情与诗情。

《白云谣》三首,句子都是整齐的四言,词语的使用上都与《诗经》相似,产生时代当在西周,所以它们应当是《诗经》的逸诗,不知为什么未能入选。

上一篇: 一些非常有趣的野史故事,只是因为太搞笑,所以正史没有记载
下一篇: 周穆王与西王母的传说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