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畅销”作家冯梦龙

“畅销”作家冯梦龙

“畅销”作家冯梦龙“畅销”作家冯梦龙

3844-7_Embed1.jpg

苏州相城区黄埭镇有个“冯梦龙文化村”,2015年才落成,前不久专程去了一次。

冯梦龙少富才情,考中秀才后,四十年间始终举业未成,直到57岁才以贡生入仕,后至偏远荒僻的福建寿宁为官,颇有清名,今黄埭镇以冯梦龙作为廉政先贤加以推崇,依据即在于此。众所周知,作为文人的冯梦龙,其代表作“三言”(由他编撰的三部短篇小说集《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属于明清白话小说的标杆,也堪称古典名著。

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经济富庶,对于通俗文学的需求也很旺盛。当时的书商嗅觉灵敏,懂策划,会包装,很多作品一经其手,便如点石成金,畅销热卖,凌濛初曾用“无翼飞,不胫走”来形容当时的盛况。

冯梦龙一生的著作,分五大类、十五小类共77种,如此大的产量,不能不以“畅销”作为考量。据传,他的编书速度很快,比如至今仍影响深远的《智囊》,40万字书稿,每天要完成一万多字,还得加几百条批语,两个月即告付梓。另外,书商又把评点引入通俗小说中,以烘托其情节内容,吸引读者的买气。既然出书,还得有人作序,“三言”的序,分别署名“绿天馆主人”“无碍居士”“可一居士”等化名,让后人颇费一番猜测,究竟是谁担纲的呢?有当代学者经过缜密研究,发现评点、序,包括校对、编者等,皆由“劳动模范”冯梦龙一人“包圆”。

冯梦龙勤奋如此,应早就致富了吧?倒也没有,如其自述,还是处于“落魄奔走”“奔走多难”(《春秋衡库发凡》)的境地。

冯梦龙虽然被生活的压力逼成了著作等身,甚至真成了“一条龙”(编、写、评、校),但他深厚的文史功底和出众的文笔,以及对于世态人情的丰富体验和敏锐洞察力,应视作他文字生涯之所以如此成功的坚实基础。

冯梦龙认为:“世俗但知理为情之范,孰知情为理之维乎?”创作贵在捕捉“民间性情之响”,这是他十分接地气的地方。所以他的作品,在故事情节的营造上总是扣人心弦,对人情世态的描绘相当细腻、传神。与一般通俗小说作家不同的是,冯梦龙很重视故事的教化作用,提出故事可以使“怯者勇、淫者贞、薄者敦、顽钝者汗下”,故而他的通俗小说,虽有依傍前人的成分,但主要归功于他的“文学再加工”。比起唐宋小说,冯梦龙在情理的深入和生活化上是有所突破的,不能不说是中晚明通俗文学的成功范例。尤其“三言”中的《十五贯戏言成巧祸》《白娘子永镇雷锋塔》《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被改编成电影、戏曲、电视剧后,在今天仍具广泛影响。

冯梦龙的成功,有客观因素的促成,但他“一不小心”,就燃爆了一颗艺术生命,取得如此不凡的成就,就不是一般写家所能企及的了。

上一篇: 《东周列国志》直译-前言
下一篇: 太平广记(六十七)卷第六十七·女仙十二——20230613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