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学习历史,读史书,想到的多是《史记》《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但在我国古代社会的人们如果要学习历史,他们要看什么书呢?答案就是一部叫作《资治通鉴纲目》的书。在当时从中国到日本、朝鲜、越南等东亚国家,上到皇帝、贵族,下到寒窗苦读的读书人,乃至普通百姓,都是这套书的忠实读者,明宪宗朱见深、清圣祖康熙均是这套书的超级粉丝。
《资治通鉴纲目》的产生,从名字看就知道,和另外一部重要史书《资治通鉴》大有关联。《资治通鉴》编成于北宋年间,当时司马光因深感千余年史书至多,却没有一部简明系统的通史,为帮助帝王更方便鉴古知今,从而编撰《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编成,共294卷,约300万字,与原来的历代史书总计为3000万字相比,确实减少了十分之九。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以深邃的历史眼光,记录了上起战国、下至宋朝建立之前,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历史发展的轨迹,展示了其间曾经出现的诸多王朝兴衰交替的历史,揭示了其中蕴含的历史规律,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资治通鉴》虽好,但皇皇两百九十四卷,堪称卷帙浩繁,要完全读完,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所以真正能通读的人少之又少。另外,《资治通鉴》遵照时间线记事,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脉络被打乱,阅读起来缺少连贯性,略显杂乱无章。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资治通鉴》主要编撰者司马光也进行了各种新的尝试,比如编写《目录》《举要历》等,另有史学家胡安国也曾根据司马光《举要历》编辑《举要补遗》等。在此之后,一代大儒朱熹,更是在门人赵师渊的协助下,以前人成果为基础,将《资治通鉴》重新编辑成了一套全新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纲目》(以下简称“《纲目》”)。
在朱熹、赵师渊等的努力下,《纲目》在《资治通鉴》的基础上,开创性地为历史提供了全新的表述形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纲目》删繁就简,撮其精要,恰如其分地将《资治通鉴》从二百九十四卷缩编为五十九卷,仅为原书的五分之一。这五十九卷的缩编,极大地方便了使用者,使他们能够借助编选者的思路,在更短的时间,更快、更好地窥得历史的门径。
其二,《纲目》有纲有目,“纲”可以帮助使用者理清历史脉络,迅速浏览,了解历史的大略;而“目” 打破了《资治通鉴》严格遵循编年的记事方式,对同一历史事件深挖其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有追原其始者,有遂言其终者,有详陈其事者,有备载其言者,有因始终而见者,有因拜罢而见者,有因事类而见者,有因家世而见者”,通过“目”,使用者有条件对感兴趣的部分重点阅读,更立体地认识历史事件,避免因为了了解同一历史事件,在不同的时间线里前后翻阅,耽误时间,却往往不能得其要领。这样纲张目举的特点,可以为使用者提供个性化的阅读选择,为后世不断研究、学习和借鉴。
其三,在《资治通鉴》的基础上,《纲目》还增补了部分史实,并且改正了其中记载不当之处,并不是全部节录《资治通鉴》。同样一个史实,考虑叙事的准确性、全面性,《纲目》可能选择《资治通鉴》的表述,也可能选择《竹书纪年》《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等史书的表述。而这样的选择,体现了朱熹等编撰者的广识博览,高屋建瓴。
其四,为了帮助初学者理解历史事件,《纲目》在《资治通鉴》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前辈史学家点评,“有温公所立之言、所取之论,有胡氏所收之说、所著之评,而两公所遗,与夫近世大儒先生折衷之语,今亦颇采以附于其间云”,为初学者提供了更全、更新的理解视角。
《纲目》的问世,得到了官方和士人的普遍欢迎。南宋大儒真德秀曾言:“昔尝读朱文公《通鉴纲目》,叹其义理之精密。盖‘纲’者,《春秋》书事之法也;而所谓‘目’者,左氏备言之体也。自司马公《目录》《举要》之作,至是始集大成观者。”南宋著名学者王应麟在《通鉴答问》中写道:“朱子《纲目》所补有功于《通鉴》。”明宪宗朱见深更是推崇备至,认为“是书诚足以继先圣之《春秋》,为后人之轨范,不可不广其传也。因命缮录定本,附以《凡例》,并刻诸梓以传。”集举国之力审定《纲目》,并为审定之后的定本亲自作序。清圣祖康熙亦钟爱《纲目》,不光逐篇研读,更在有感处亲自御批。清高宗乾隆也曾作诗赞曰:“涑水创为开义例,紫阳述订益精微。直传一贯天人学,兼揭千秋兴废机。”
民间欢迎《纲目》,关键在于简明与通俗,特别是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简明扼要,明白易懂,大的事件可以做到一目了然,这对于那些需要了解历史的人自然方便得多了。正如朱熹自己所说:“此书无他法,但其纲欲谨严而无脱落,目欲详备而不烦冗耳。”尤其是全书仅为《通鉴》的五分之一,自然更适合广大民众的需求,加之统治者又大力提倡,因此,问世以后很快得以广泛流传。
在我国古代社会里,从启蒙教育开始,就是通过读史来求得各种知识和伦理道德,乃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大道理。所以近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在《尊史》中说:“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因此,几乎人人都要学习历史,阅读历史,而《通鉴纲目》充分考虑了这些非专业史学研究者的阅读需求,权威大师担纲编撰,有纲有目,既能快速浏览,又能深入细读,正好就成为了比较合适的一部历史教材。特别是那些尚处于社会中下层的士人,更成为他们科举考试的必读之书。凡此种种,正是宋、元、明、清以来社会上产生“《纲目》热”的原因之所在。不夸张地说,《纲目》在推进史学走向社会、走向通俗化道路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纲目》诞生之后,虽然它最初是依附《资治通鉴》而产生的,但读《纲目》的人,要远远超过读《资治通鉴》本身的人。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纲目》都是研读者最广泛的史学著作,没有之一。而对《纲目》的研究,在宋代之后的很长时间,更成为史学界的“显学”。一大批诸如《考证》《考异》《发明》《集览》以及续作等等层出不穷,在读书人中形成了深远的影响。
当然,在大众中的《纲目》热背后,也少不了史学界的讨论和争议。但这些争议,和本书的可读性、普及性、专业性并不冲突。如果我们把它定位为一套普及性史学著作,这套书既具有学术的严谨性,又具备很强的普及性,在史学走向大众的道路上,是开创性的,完全可以视为学术大师编写、真正为非专业使用者量身定制的史学巨著。
作为理学大师朱熹唯一的史学作品,《纲目》的史学义理化倾向正是最被广泛讨论的争议。朱熹是理学大师,他的身份,以及其思想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我们很难否定《纲目》中的理学痕迹,这主要体现在了缩编时材料的选择上。但这些痕迹,是否达到扭曲史实、削足适履的程度,却未必见得。比如最典型的争论点,对于三国记事的系年,《资治通鉴》以魏系年,而《纲目》改以蜀汉系年,而这一改变,成为《纲目》罔顾事实、宣扬正统观念的核心证据。我们在深入研读《纲目》的相关内容之后发现,对三国的具体叙事,朱熹依然是秉承着不因私意而对历史任意增删的观点。在蜀汉刘备称帝这一条目下,也记载了《资治通鉴》原来对系年方式的观点:
司马公曰:三代之前,海内万国,有人民、社稷者,通谓之“君”。合万国而君之者,乃谓之“王”。王德既衰,方伯连帅,能率其属以尊天子,则谓之“霸”。自汉儒推五德生、胜,以秦为闰位,在木、火之间,霸而不王,于是正、闰之论兴矣。及三国、五胡、南北之乱,各有国史,互相排黜。朱氏代唐,四方幅裂,朱邪入汴,比之穷、新,运历年纪,皆弃而不数,此皆偏辞,非公论也。故今此书独以周、秦、汉、晋、隋、唐为正统,其后子孙虽微弱、播迁,然犹承祖宗之业,四方与之争衡者,皆其故臣也,故犹得用天子之制以临之。至于天下离析,本非君臣,则皆以列国之制处之,然不可无岁、时、月、日以识事之先后。据汉传于魏而晋受之,晋传于宋以至于陈而隋取之,唐传于梁以至于周而大宋承之,故不得不取其年号以纪诸国之事,非尊此而卑彼,有正、闰之辨也。昭烈虽云中山靖王之后,然不能纪其世次,与南唐称吴王恪后无异,故不敢以后汉、东晋为比,使得绍汉氏之遗统也。
虽然《纲目》与《资治通鉴》观点不同,采用蜀汉系年,但也并未绝对地是此而非彼,而是同样列举司马光的观点,供读者两择之。正如司马光所讲:“据汉传于魏而晋受之,晋传于宋以至于陈而隋取之,唐传于梁以至于周而大宋承之,故不得不取其年号以纪诸国之事,非尊此而卑彼,有正、闰之辨也。”反过来说,《纲目》用蜀汉系年,同样可以解释为“故不得不取其年号以纪诸国之事,非尊此而卑彼,有正、闰之辨也”。而以魏系年的《资治通鉴》,并非否定以正统为尊,而是源于“昭烈虽云中山靖王之后,然不能纪其世次,与南唐称吴王恪后无异,故不敢以后汉、东晋为比,使得绍汉氏之遗统也”。因此,在宣扬正统这一观点上,《资治通鉴》和《纲目》并无二致,只是在是否承认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这一方面,存在不同。
在今天全民读历史的大潮下,《纲目》以其普及性、方便性、权威性,非常值得向广大读者推介,因此这套简体横排注释本《纲目》横空问世。
在校点底本的选择上,这套书以明宪宗朱见深集全国之力审定、成化年间内府刊刻本为底本,参考温陵初刻本、清摛藻堂刻本《御批通鉴纲目》、上海古籍出版社和安徽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的《朱子全书》等资料进行校点。除了完整地简体重现《纲目》的原文、并进行现代化标点之外,编辑们还在以下方面做出了更适合今天读者的增补:
其一,增补数万条白话文注释。作为一部通史巨著,跨越时代长达千年,如果不借助注解,完全通读并不容易。再加上为了配合《纲目》普及性的特点,考虑到非专业研究者的阅读需要,书中注释的范围也进一步扩大,全书多达近四万条。这些注释所涉及的范围,主要有地名、官名、难解字词等。
柏杨先生在《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的序言中提到:“翻译上最大的困难集中在三点:一是地名,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勇于更改地名的民族,古地何在?好像都在云端。二是官名,历代官职名称,奇异怪诞,往往匪夷所思。三是时间,‘年’不写‘年’,而写‘雍摄提格’,‘日’不写‘日’,而写‘甲乙子丑’。”而这也同样适用于白话文注释。
具体到《纲目》这本书,“年”用天干地支和皇帝纪年,但其可以和公元纪年一一对应,只需在每一年备注上对应的公元纪年,不熟悉干支纪年和皇帝纪年的读者就可以一目了然了。时间的问题相对好解决,而剩下的两个问题,地名和官名,就成为白话文注释的重点。比如“事情”“根据”“画室”“动作”“茂盛”等等,在古代都有完全不同的解释。另外,古代的地名也有很多和今天名字一样,但所指截然不同的,比如徐州、南阳、昆明、北海、 江南等;也有在不同历史时期,同一个名称,所指是完全不同的地方。这些在白话文注释中都进行了详尽的说明。
其二,增加检索功能。在编年方面,本书在第一册最前面,按照公元纪年、天干地支纪年、皇帝纪年等的对照,标明了其所在的具体册数、页数,可以迅速查找每一年的具体内容。在地名和官名方面,由于同一个地名和官名经常重复出现,书中不可能在每个地方都做注释,为了方便查找,在全书最后的附录里,按照音序排列,将注释中所提报的地名、官名完整地编制了索引。如该处没有该地名、官名的注释,而你又需要了解,便可以借助附录中地名、官名的音序索引,查找到该地名或官名所在的注释位置。
其三,增加清圣祖康熙对具体时间的评述。康熙皇帝曾经系统地研读过并御批过《纲目》,其和学院派史学家完全不同的视角,让人耳目一新,惜乎出现较晚,除后期个别版本外,多未收入。在此次简体横排本中,将《御批通鉴纲目》中康熙所写的《纲目》点评附到具体的事件之后,给读者带来不同角度的解读。
历史是民族安身之基,承载了民族的一切。我们应该尊重历史,保护历史,学习和研究历史,牢记历史。这样我们才能“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
团购信息
书名:《资治通鉴纲目》(全10册)
编撰:(宋)朱熹、赵师渊
白话文注解:李孝国等
开本:16开
出版社:中国书店
原价:598元
团购价:269元
点击图片,一键下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