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连派”评书有传人

“连派”评书有传人

“连派”评书有传人评书演员梁彦提起北京评书,就不能不谈到大说书家连阔如。由于历史条件所限,老连先生没有给后人留下视频资料,现在能听到的只有..._新浪网

说岳全传_传说岳飞出生时_传说岳飞是大鹏鸟转世

评书演员梁彦

提起北京评书,就不能不谈到大说书家连阔如。由于历史条件所限,老连先生没有给后人留下视频资料,现在能听到的只有《三请姚期》《辕门射戟》《鲁达除霸》这三段短篇评书的录音,所以时下的中青年观众对“连派”评书所知甚少,甚至对连阔如这三个字都会觉得陌生。甭说别人,小可虽已年逾古稀,也只是中学时代在新街口庆平轩茶馆的窗户外头听过怹的“三国”。但老连先生在曲艺界的地位和“连派”评书在业内的影响,却是大家所公认的。

戏剧家翁偶虹(京剧《锁麟囊》的作者)是这样说的:

北京的评书,概括地可分三派。一派以“贯口”争取听众,表现了酣畅淋漓、气势磅礴的风格……连阔如说的“东汉”“三国”“水浒”等,都属于这一派……一派以“方口”取悦听众,表现为整齐干净、朗朗清澈的风格……再有一派是以“活口”吸引听众,表现为冷隽幽默、亦凉亦热的风格。

武生泰斗王金璐是这样说的:

我对连先生佩服得很,口齿清楚,无一乱字,盔甲赞利索,刀枪架精神,人物交往、态度描述细腻、生动,看不见人,如见其人,那一伸手,就是瓦垄掌,一看就是学过、练过。我最爱听连先生的《东汉演义》,从他说的“闹昆阳”一段受到启发,在京剧《闹昆阳》中扮演马援时,找到了人物为人正直且十八般兵刃样样精通的感觉。

听了翁偶虹、王金璐这两位艺术大家对老连先生的评价,即便您没听过连阔如的评书,也会感觉到怹是一位技艺超凡的评书泰斗。

称连阔如为“老连先生”,这是缘于怹的女儿连丽如现在已被称为“小连先生”了。对女士称“先生”,意在显示其德高望重、受人尊敬,并不是所有女性都能被称为“先生”的。

小连先生连丽如“女承父业”,虽不敢说已超越乃父,但在有些地方,如书中的“贯口”,确有出蓝之妙,这使“连派”评书的艺术特点得到了彰显和发展。

小连先生(其实连丽如已经78岁高龄)不仅继承和发展了“连派”评书,而且使“连派”评书有了再传弟子——2007年6月2日,连丽如首开山门,收了吴荻、贾林、祝兆良、梁彦四个徒弟和王玥波、李菁两个义子。

梁彦是中华书局的编辑,从小酷爱评书,拜在连丽如门下之后,现场观摩、台下点拨、自下私功,艺业渐进。梁彦能成为中华书局的编辑,学识丰富自不用说,有时候连丽如遇到生僻的字词典故,会去找梁彦探讨,这就是教学相长。梁彦还协助贾建国、连丽如夫妇先后整理、出版了《东汉演义》《三十六英雄》《评书三国演义》《精忠说岳(外五种)》等多部评书文本,在编辑过程中,他对于说书技巧有了更为深刻的领悟。加之从2008年开始,梁彦每周六在宣南书馆说书,十余年的时间里,他说演了《西汉演义》《封神榜》《明英烈》《精忠说岳》等多部长篇大书,说书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如今已是中国曲艺家协会评书艺术委员会委员,出版有《北京评书》等专著。

梁彦不仅是编辑、评书演员,还是曲艺收藏者。前几天他给我看了一张1955年春节期间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单,上面写着每天“13:30-14:00评书 连阔如说《岳飞传》”。真是“无巧不成书”,六十五年后的2020年,也是从春节开始,每天下午3点到3点半,老连先生的徒孙梁彦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台连播《精忠说岳》(宣南书馆现场版)。冥冥中自有天意,这就是最好的传承。

梁彦说的《精忠说岳》,尽显“连派”《岳飞传》与钱彩《说岳全传》及其他评书文本的多处不同。连本《精忠说岳》,由岳贤士日接双旨开书,至朱仙镇断臂说书为止,其中热闹的节目有牛皋智取卧牛山、岳飞黄河口练兵、八盘山首败金兵、栖霞岭再败金兵、青龙山三败金兵、害贤士假旨调岳、八将闹凤台、牛皋攒御状、孟太后棍打张邦昌、双槐岭收杨再兴、火烧藤甲军、牛皋跳油锅、刺死八贤王、张邦昌复活、兵困牛头山、挑滑车勇将丧生、岳元帅辕门斩子、大战金蝉子、擂鼓战金山、天良关双斩子等。就拿“岳母刺字”来说,这是一段家喻户晓的故事,让我们看看“连本”的与众不同之处——

老太太把墨砚放在面前,手持花针,向岳飞说道:“儿呀,老身见你不贪反王杨幺的珠宝,不受叛贼之聘,不贪图富贵甘守清贫,是好极啦!但恐你此次入朝为官,有利禄小人勾引于你,倘若心志不坚,一时失志,中途做了不忠之事,怎对岳氏门中祖先?我今在你的两只胳膊上刺‘精忠报国’四个字,叫你时时刻刻存着忠君报国之志。”

这时,演员从剧情中跳出来评道:“岳母刺字时,是将字刺在岳飞的脊背上;我们评书界的传授,是将字刺在胳膊上。为什么刺在胳膊上哪?岳贤母刺字,是叫岳飞看那字,永不更改,叫他忠君报国。如若刺在背上,他如何去看?我们的说法,与俗书不同。”

另外,“王佐断臂说书”也是《精忠说岳》中的重要回目。《说岳全传》原文的描述不过四五千字,而梁彦在宣南书馆却说演了六回之多,字数超过五万字,得到观众的认可与褒奖。他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讲好故事,引经据典,产生共鸣”。

首先,“讲好故事”。王佐投奔金营,兀朮见他可怜,封他“苦人儿”;军师哈迷蚩心存疑虑,认为王佐有行苦肉计之嫌。这样,王佐、兀朮、哈迷蚩构成评书中矛盾冲突的“三碰头”。那王佐如何在兀朮和哈迷蚩之间周旋?观众的胃口就这样被吊起来了。王佐为了迷惑哈迷蚩,在金营说书,听者座无虚席。先是哈迷蚩偷偷听书,没听出毛病;然后是二殿下听书,王佐正说《封神榜》妲己惑主,二殿下愤然叫停,王佐装作不认识,借机开晚场单说;最后是兀朮听书,王佐正说《隋唐》,随机应变,临时支出去,让兀朮听不出破绽,自然放松警惕。经过“三番”必要的铺垫后,才要“四抖”,此时观众已十分期待王佐如何单给二殿下说书了。

其次,“引经据典”。王佐给二殿下说书时,不再说长篇,而改成单段,这是评书所谓的“拉典”。《说岳全传》原文所涉只有“越鸟归南”“骅骝向北”这两个故事,而梁彦在其师兄王玥波的指点下,扩充到“一大四小”五个故事。四个小故事“李陵归降”“苏武牧羊”“越鸟归南”“骅骝向北”既描摹情节,又批讲评论,关键是以禽兽喻人,均有所指。经过四个小故事的铺垫,重点自然是那个大故事——搜孤救孤,包括“闹朝扑犬”“搜孤救孤”等情节,其间由“鉏麑触槐”引出“三槐九棘”和“文字对联”等书外书。之所以说“搜孤救孤”,是因为王佐断臂说书的种种细节与其惊人相似:赵武是仇人之后,屠岸贾收为义子,抚养成人;陆文龙亦是仇人之后,兀朮收为义子,视若己出。程婴挂画献图,述说以往;王佐挂画献图,道破机关……

最后,“产生共鸣”。先是王佐和奶娘张氏暗答机锋,由奶娘籍贯到打听陆登之死,再到询问陆登之子的年龄,步步引向真相;而后奶娘脸色大变,执剑逼问王佐,王佐说明苦肉计的同时,奶娘大放悲声,道破真情;最后二殿下的身份之谜彻底揭开,他正是陆登之子陆文龙。经过如此一番抽丝剥茧,观众和书中人物产生共鸣,自是水到渠成。

书这样说,一是细致,二是真实。古今中外,凡诈降者,没有不被怀疑的。京剧《智取威虎山》中,座山雕对杨子荣假扮的胡彪;电影《英雄虎胆》里,女匪首李月桂对于洋扮演的假副司令,哪个不是有所怀疑?相比之下,《说岳全传》原著中王佐说降陆文龙、策反曹宁,显得过于简单,而梁彦在书中让金邦军师哈迷蚩怀疑王佐诈降,不仅增加了情节的矛盾与冲突,而且使书文更具合理性。

我们常说“生书熟戏”,是指人们耳熟能详的书相对难说得多——因为有的观众看过原著,有的观众看过京剧、电视剧,人家有声、光、电、服、化、道,还有各种“蒙太奇”,而你说书的只有一张嘴,要没点儿新鲜的,观众怎么能折服?所以评书演员除了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还要连评带批、引经据典,展示书外的功夫。

尽管有时外出,有时有事儿,梁彦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台连播的《精忠说岳》我没听全,但已感受到“连派”评书的“书卷气”和评书重“评”的特点。老连先生的口头禅是“评书要评”,怹认为评书评书,难在一个“评”字,贵在一个“评”字,书不易说,“评”字是金。由于梁彦聪敏、勤奋,再加上有小连先生这样一位近于苛刻又诲人不倦的好老师,“连派”评书一定会薪火相传,梁彦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来源 北京晚报

作者 崔琦

上一篇: 马语歌:诸葛亮穿搭时尚—明代《三国志演义》版画中的诸葛亮形象
下一篇: 古代史官都是怎样记录历史的?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