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所说的“五帝”是指五位上古时期最具影响力的部落联盟首领,分别是:黄帝、颛顼帝、帝喾、尧帝和舜帝。五帝属于一家人,准确来说是一个家族。
五帝之间的关系
“五帝时代”大约在公元前3077年至公元前2029年,当时处于上古时期,他们并不称为五帝,也没有帝号,只是有影响力的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他们因为做出了卓越贡献,受人们爱戴,后世人们便追尊他们为帝。
《史记》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黄帝是中国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是五帝之首,本姓公孙,名轩辕,称“轩辕氏”,后改姬姓,因建都于有熊(现今河南新郑市),亦称为“有熊氏”。黄帝为部落首领时期,天下各国安定,在史料中记载黄帝有土德祥瑞,因此号“黄帝”。
据说黄帝是有蟜氏部落首领少典(伏羲与女娲之子,也是炎帝的父亲)和部落女子附宝所生,后来黄帝在有熊建都,其父少典被尊为有熊国君主,也称为有熊氏。黄帝很重视人才,创造了诸多发明,给人们带来了便利,提升了生活质量,甚至其中一些发明至今都还在造福我们。
《史记》记载:“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
黄帝的正妻嫘祖生下两子:长子玄嚣(少昊)和次子昌意。昌意之子颛顼因辅佐少昊有功,被封高阳,因此称为“高阳氏”,少昊去世后,高阳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黄帝是高阳氏的祖父。
高阳氏聪明敏慧,有智谋,在即位后,继续严格遵循祖父轩辕氏的政策行事,并教化百姓,使部落安定,天下太平,而且他具有至高道德,因此高阳氏在民众有很高的威信,他视察所到之处,都受到各部落之人的热情接待。他的事迹流传了下来,也被后人追尊为帝。
《史记》记载:“玄嚣父曰黄帝,颛顼崩,而玄嚣之孙高辛立,是为帝喾。”
颛顼帝去世后,他的儿子穷蝉没能继位,而是传位给了侄子姬俊,姬俊继颛顼帝成为东夷部落联盟的首领。因姬俊曾辅佐叔父颛顼帝有功,被封于辛,故称为“高辛氏”。
高辛氏的父亲没能继位,他的父亲是黄帝长子少昊,所以高辛氏是黄帝的曾孙。高辛氏自幼聪明好学,又能干,在少年时期便享有盛名,继位之后,广施恩惠,常为百姓着想,改善人们生活水平,并修身养心,提升自我,威严又不失仁德,因此深受部落人们的爱戴。因高辛氏当年曾改元为帝喾元年,故称为“帝喾”。
《史记》记载:“帝喾崩,而挚代立。帝挚立,不善,而弟放勋立,是为帝尧。”
帝喾去世后,继位的长子姬挚,不过帝挚继位后,不善于管理部落联盟,九年后禅位于仁慈爱民的弟弟尧(帝喾庶次子)。
尧姓祁,本名放勋,可能有人会问,尧的父亲帝喾是姬姓,为何尧却是祁姓?这是因为尧从小在姥姥家长大,而姥姥家居住于伊祁,尧因为封地的原因是祁姓。后来被兄长帝挚封为唐侯,又称为“唐尧”。
尧虽是联盟首领,但他为人简朴,吃的是粗米饭、野菜汤,被百姓广泛爱戴,因此被后世儒家奉为圣明君主的典型,被后人追尊为五帝之一。
虞舜出生于普通的百姓家庭,是盲人的儿子,因家境清贫,只能从事各种体力劳动。但他的德行却能不断感染周围的人,只要是舜工作过的地方风气都会变得很好,于是四岳(唐尧时期四位大臣)向唐尧推荐了舜,而舜也听闻过此人,便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舜,以此观察他的德行。
舜娶了娥皇和女英后,不但能使二女与全家和睦相处,还能在各方面表现才干,以及高尚的人格力量。帝尧对舜非常满意,便让舜代替他行使职权,经过多次考验后,帝尧最终禅位于舜。不过舜在帝尧去世三年后,又让位给帝尧的儿子丹朱,但天下诸侯并没有去朝见丹朱,而是朝见舜,之后舜建立有虞国,故称为虞舜。
并且《二十四孝》中第一孝说的就是虞舜的故事,舜以孝行闻名,后世之人追尊为帝,故称为“帝舜”或“舜帝”。
结语:
五帝中的颛顼帝、帝喾和帝尧都是黄帝的子孙后代,舜帝虽然不是前面四位部落联盟首领同姓,但却是帝尧的女婿,也算是黄帝的后代。五帝使用不同的国号,是以此显示各自的德行,因此黄帝称有熊氏、颛顼帝称高阳氏、帝喾称高辛氏、帝尧称陶唐氏、帝舜称有虞氏。
之后帝舜禅位给了黄帝的玄孙大禹,禹改姒姓,为夏后氏,国号为夏,便有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史书记载的世袭制王朝——夏朝。
文/历史紫陌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