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种最具代表性的墓志铭
文/烟囱
关于墓志铭,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墓志:放在墓里刻有死者生平事迹的石刻。也指墓志上的文字。有的有韵语结尾的铭,也叫墓志铭。”墓志铭是一种悼念性文体,中国和西方都有这种习俗的存在。墓志铭可以生前自己写好,也可以是死后由他生撰写。不同身份不同个性的人,他们的墓志铭也千奇百怪。以下是10种具有代表性的墓志铭。
10.研究发明型
数学家鲁道夫·范·科伊伦
墓志铭:π=3.14159 26535 89793 23846 26433 83279 50288…
鲁道夫·范·科伊伦(德语:Ludolph van Ceulen)出生于德国希尔德斯海姆,是16世纪著名的数学家。他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圆周率的计算上。他采用阿基米德所使用的割圆法,成功将圆周率算到小数点后第35位。
计算结果为:3.14159 26535 89793 23846 26433 83279 50288…
为了纪念,这个数字被刻在了他位于Leiden的墓碑上,但后来原始墓碑曾消失不见,直到2000年才重建修复了复制本。
直到今天,德国人还常常称这个数为“鲁道夫数”(Ludolphine number)。
物理学家路德维希·爱德华·玻尔兹曼
墓志铭:S=KlnΩ
玻尔兹曼是一位奥地利物理学家和哲学家。他发展了通过原子的性质(例如,原子量,电荷量,结构,等等)来解释和预测物质的物理性质(例如,粘性,热传导,扩散,等等)的统计力学,并且从统计意义对热力学第二定律进行了阐释。
玻尔兹曼晚年精神状况欠佳,情绪经常起伏不定。1906年9月5日,在的里雅斯特附近的杜伊诺度假时,玻尔兹曼在情绪失控中自缢身亡。他被葬于维也纳中央墓地,他的墓碑上镌刻着玻尔兹曼熵公式:
S = k \cdot \log W \,
(其中log表示自然对数)
古希腊数学家丢番图
墓志铭:一道数学题
丢番图是古希腊亚历山大港的数学家,有“代数之父”之称。在数论中常常能看到他的名字,如丢番图方程、丢番图几何、丢番图逼近等,都是数学里重要的研究领域。丢番图还是第一个承认分数是一种数的希腊数学家--他允许方程中的系数和解为有理数,这在数学史中是具有开创性的。
他对数学的热爱延续到了他的墓志铭上,在他的墓碑石刻着一道数学题:
“过路人,这座石墓里安葬着丢番图。他生命的1/6是幸福的童年,生命的1/12是青少年时期。又过了生命的1/7他才结婚。婚后5年有了一个孩子,孩子活到他父亲一半的年纪便死去了。孩子死后,丢番图在深深的悲哀中又活了4年,也结束了尘世生涯。过路人,你知道丢番图的年纪吗?”
假设他的年纪为x,可表达如下:
x=x/6+x/12+x/7+5+x/2+4
雅各布·伯努利
墓志铭:等角螺线
雅各布.伯努利(1654-1705)是瑞士著名的数学家族中的重要一员。许多数学成果与雅各布的名字相联系。例如悬链线问题(1690年),曲率半径公式(1694年),“伯努利双纽线”(1694年),“伯努利微分方程”(1695年),“等周问题”(1700年)等。
雅各布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轶事之一,是醉心于研究等角螺线。等角螺线是由笛卡儿在1638年发现的。雅各布·伯努利后来重新研究。他发现了等角螺线的许多特性,如等角螺线经过各种适当的变换之后仍是等角螺线。他十分惊叹和欣赏这曲线的特性,故要求死后将之刻在自己的墓碑上,并附词“纵使改变,依然故我”(eadem mutata resurgo)。可惜雕刻师误将阿基米德螺线刻了上去。
阿基米德
墓志铭:圆柱内切球的图形
“力学之父”阿基米德是古希腊的科学大家,在几何学方面成就卓著,是微积分的思想先驱。
公元前212年,古罗马军队攻陷叙拉古,阿基米德正在聚精会神研究数学问题,面对凶蛮的罗马士兵的屠刀,他平静地说:“再给我点儿时间,让我把它证完。”
阿基米德的遗体葬在西西里岛,墓碑上刻着一个圆柱内切球的图形,以资纪念。(球的体积及表面积,都是其外切圆柱体体积及表面积的 2/3,这一结论是阿基米德的发现。)
高斯
墓志铭:正十七角星
1796年的一个晚上,哥廷根大学,一个19岁的青年照例开始做导师每天单独布置的数学题。
前两题顺利,第三题写在一张小纸条上,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做出正17边形。青年没在意,做着做着,却感到越来越吃力。困难激起了他的斗志,他拿着圆规和直尺,在纸尝试着一些超常规的思路。直到窗外露出一丝曙光,青年长舒一口气,终于解出来了。
导师看到作业当即惊呆了,颤抖地说:“知道吗,你解开了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悬案!阿基米德没有解出来,牛顿也没有解出来,你竟然一个晚上就解出来了!我最近正研究这道难题,昨天给你布置习题时,不小心把那张小纸条夹在了给你的题目里。”
这个青年就是德国数学家高斯。多年后他感慨:“当初若知道这是两千年未解的难题,我不可能在一个晚上解决它。” 他还交代将这个图形刻在自己的墓碑上。但後来他的墓碑上并没有刻上正十七边形,而是正十七角星,因为负责刻碑的雕刻家认为,正十七边形和圆太像了,大家一定分辨不出来。
9.幽默风趣型
很多生性幽默风趣、豁达开朗的人,会选择在自己的墓碑上刻下一两句逗人发现的话语。死亡本是一件严肃的事,但是他们却以一种轻松的姿态豁然面对,淡然处之。这类临死之时也不忘在大理石上最后一次打趣,引世人发笑的墓志铭有:
萧伯纳
我早就知道无论我活多久,这种事情还是一定会发生。
“I Knew If I Stayed Around Long Enough Something Like This Would Happen!”
美国著名漫画家、作家哈里·赫什菲尔德(Harry Hershfield)
这里躺着哈里·赫什菲尔德,如果发现不对,请立刻通知承办人。
“Here lies the body of Harry Hershfield If not, notify Ginsberg & Company, Undertakers at once!”
他还说过这么一句话:每天早上,我通常在9点钟醒来,拿起晨报,查看报上的讣告。如果上面没有我的名字,我就起床。
著名女演员康斯坦斯·贝内特(Constance Bennett)
请勿打扰/”Do Not Disturb”.
演员克利夫·布鲁克(Actor Clive Brook)
原谅我不起来了/Excuse Me For Not Rising
《杨一笑传》
初从文,三年不中;后习武,校场发一矢,中鼓吏,逐之出;遂学医,有所成。自撰一良方,服之,卒。
8.诗意盎然型
雪莱:他并没有消失什么,不过感受了一次海水的变幻,成了富丽珍奇的瑰宝。
济慈:长眠此地者,声名水上书。(Here lies one whose name was writ in water.)
叶芝: “对人生,对死亡,给予冷然之一瞥,骑士驰过。”(cast a cold eye on life on death horseman pass by)
弗罗斯特:我和这个世界有过情人般的争吵。
7.出自作品的墓志铭
菲茨杰拉德:我们就这样扬着船帆奋力前进,逆水行舟,而浪潮奔流不歇,不停地将我们推回到过去。(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最后一句)
杜鲁门卡波特:那些应验的祷告,较之未应验的,更令人泪流满面。(出自他的作品《别的声音,别的房间》,镌刻在他的长岛纪念碑上)
弗尼吉亚伍尔芙:死亡, 即使我置身你的怀抱,我也不会屈服,不受宰制。(她的小说《波浪》的结尾)
6.无
武则天:无字碑
导演小津安二郎:墓碑一个“无”字
威斯敏斯特教堂的无名墓碑: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我们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
当我现在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5.生前自己撰写
普希金:这儿埋葬着普希金——他和年轻的诗神、爱情和懒惰共同消磨了他愉快的一生;他没做过什么了不起的好事——可在心灵上,却实实在在是个好人。
4.玛丽莲·梦露
“37,22,35,R.I.P”
这三个数字是梦露的胸围、腰围和臀围的英寸数,缩写字母的意思是在此长眠。
3.集体纪念型:《五人墓碑记》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前,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
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视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牗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大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
2.感恩型
数学家马克劳林是牛顿发现和培养的,他的墓碑上刻着这样六个大字:承蒙牛顿推荐。
1.传统概述生平事迹型:张岱《自为墓志铭》
“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疏莨,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