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文学常识、课文内容复习检测(1)(含答案)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文学常识、课文内容复习检测(1)(含答案)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文学常识、课文内容复习检测(1)(含答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文学常识、课文内容复习检测(1)(含答案)的内容摘要:江苏省海门中学高二期末复习讲义2013

江苏省海门中学高二期末复习讲义2013.6 编制:杨妙新《唐宋的八大家散文选读》文学常识、课文内容复习检测(1)

一、下列选项中,对有关文学、文化常识和课文内容解释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韩愈,字退之,自称祖籍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卒谥文,世称韩文公。苏轼称赞他“文起八代之衰”。“八代”,指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

B. 《留侯论》中的留侯叫张良,字子房,在秦灭韩之时,曾以重金求刺客,得力士以大铁椎狙击秦始皇,事败不成,乃匿名逃亡。后楚汉相争时,子房辅佐汉高祖打败项羽,事成不居功,自请封于留,高祖乃封之留侯。

C. 《越州赵公救灾记》中的赵公当时以右谏议大夫、资政殿大学士身份执越州政务,治绩卓著,特别是在救灾中表现出了他卓越的见识和吏治才能,在朝野中颇负盛名。累官至参知政事,以太子少保致仕,“致仕”,即走上仕途。

D. 《游褒禅山记》写了作者一次没有尽兴的游历,作者借此阐明了无论是建功立业、治学或是办其它事情,都要矢志不渝,人尽其力,物尽其用,讲究方法,深思慎取以达致成功的道理。

二、下列选项中,对有关文学、文化常识和课文内容解释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韩愈,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收录了他的散文作品《师说》、《原毁》、《进学解》、《祭十二郎文》、《柳子厚墓志铭》等。

B. 《留侯论》是苏轼早年的一篇著名史论散文。就宋代散文而言,“史论散文”中的“史”,指的是历史,包含人物和事件,主要针对的是文章中的内容部分。“论”指的是散文形式中的“论体散文”。

C. 《游褒禅山记》主要告诉人们两个道理:其一,见世上之神奇雄伟、美丽奇特景观,常在险远,所以人之行事当“尽志”无悔;其二,感仆碑之“华山”音误,后世谬传“何可胜道”,所以人之治学当“深思而慎取”。

D.《后赤壁赋》的文章开头,以“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等寥寥十六字,逼真地写出初冬月夜静谧温馨的气氛,烘托出主客浓厚的游兴,为下文写登山和见鹤作了很好的铺垫。

三、下列选项中,对有关文学、文化常识和课文内容解释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韩愈的《原毁》中,“毁”就是诽谤、诋毁,“原”就是推究、探求。“原毁”,意思就是探求诽谤滋生的根源。文章从待人、对己两个方面,通过古、今“君子”的对比,指出他们的不同表现和态度,进而得出“怠”与“忌”乃是毁谤根源的结论。

B. 苏轼的《留侯论》是一篇历史人物论,选取了张良寻人刺秦,圯上受书,辅汉建功等几件事,阐明柔弱能忍才是张良最独特之处。这篇文章的特色在于一翻旧案,自抒新见。

C.《游褒禅山记》把游山和治学两个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借游山的体验,说明了处事、治学都要“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道理。

D.《后赤壁赋》一文中苏轼情感跌宕起伏:由景而悲,得鱼酒而乐,乐而再游赤壁,又因景物而悲,悲而长啸,长啸之后放舟漂流,以随遇而安的平静心情作为过渡,引出道士化鹤的梦境,最终归之于空。

四、下列选项中,对有关文学、文化常识和课文内容解释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诗文书画皆精。其文与欧阳修

下载文档原格式(Word原格式,共5页)

付费下载

上一篇: 南京先锋书店,从草根书店逆袭为城市文化名片
下一篇: 第六章唐宋文 一、唐宋散文概述 1、韩柳与唐代古文运动 唐初骈文盛行.doc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