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国政党研究 】民初共和党基层党员研究———以江苏昆山、川沙为个案王建华*党员是政党的细胞,党员发展攸关政党的生死存亡,所谓 “有真政党员,斯有真政党”。①由于资料所限,目前学界还没有关于民初基层党员的个案研究。有鉴于此,笔者以 1912 年江苏昆山、川沙两县共和党党员为个案,从分析党员发展链条入手,探寻党员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及入党动机,以期揭示普通党员的政党意识及政治参与方式。一 政治生态1. 昆山昆山位于江苏东南,地处上海与苏州之间。便利的地理位置,使其商业在清代已较繁荣。至民国初年,市镇增至 30 多个,店铺遍及城乡,成为一个行业门类齐全、拥有 22 万人口的商业发达地区。自 1910 年开始,昆山城厢成立议事会 (议事机构)、董事会 (执行机构),选出正副议长、正副总董及董事。此后,各乡相继成立议事会,选出正副议长、乡董及乡佐。②在地方自治运动影响昆山城乡的同时,留日同盟会会员张栋 (字咏之)回到家乡昆山。张任教于昆山高等小学,并以此为据点,发展该校教师周梅初等加入同盟会,秘密从事革命活动。1911年 11 月 3 日,上海光复。张栋等同盟会会员立即赶往上海,面见沪军都督*①②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一》,中华书局,1989,第2 页。王道伟主编 《昆山县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第 133、358、528 页。*
民初共和党基层党员研究
民初共和党基层党员研究【民国政党研究】民初共和党基层党员研究———以江苏昆山、川沙为个案王建华党员是政党的细胞,党员发展攸关政党的生死存亡,所谓“有真政党员,斯有真政党”。①由于资料所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