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下午,“《文史哲》与共和国人文学术七十年书系”新书发布会在第30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现场举行,《文史哲》杂志主编、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学典教授,山大儒学高等研究院党委书记李平生教授,山大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何中华教授参加发布会,并与读者分享《文史哲》编辑部的故事。
三位大咖畅聊《文史哲》 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黄中明 摄
季羡林先生和《文史哲》的故事
作为新中国第一家高校文科学报,和目前刊龄最长的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文史哲》在学界享有盛誉。今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更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家高校的学术期刊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在17日的活动现场,三位和《文史哲》关系密切的大咖,讲述了《文史哲》背后的诸多故事。
当过多年《文史哲》编辑的李平生表示,《文史哲》以学术为文章是否刊发的“根本标准”,即便对于学术大家,编辑部也是严格按照学术规范去要求。李平生说自己当年曾编过一篇季羡林先生的稿件,“是季先生一部书稿中的其中一章,我就反馈说不太适合《文史哲》的文章规范,季先生于是按照要求将十万字的文章删减成了五万字,我进一步作了规范性的修改后再让季先生确认。令人感动的是,季先生不仅同意了修改,而且回信说,能在《文史哲》上发表文章,是他的荣幸。”
《文史哲》的最大特点是“扶持小人物”
在活动现场,何中华教授作为《文史哲》的作者代表,也回忆了和《文史哲》的缘分。他说,1975年自己在莒南县城读中学,“在同学家里写作业时,看到了同学姐姐从图书馆借来的《文史哲》,从此文史哲三个字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自1978年工作开始何中华就自费订阅《文史哲》,“在《文史哲》上看到了很多佳作,当时虽然是个鲁莽青年,很多文章也看不太懂,却受到了熏陶,引发了我对人文学科的兴趣,可以说,我能走上哲学研究的道路,和《文史哲》是分不开的。”
1987年何中华被调入山大,作为山大的一名老师,此后他和《文史哲》的关系就更为密切,“1989年山大召开纪念五四运动70周年研讨会,名家云集。我才27岁,不知天高地厚也提交了一篇论文,没想到被时任《文史哲》主编丁冠之先生看中,发表在了1989年第三期《文史哲》上。这对我个人而言,是一个里程碑。”
何中华还表示,《文史哲》编辑的严谨、敬业,和对学术的奉献精神,也让他印象特别深刻,“为了核查一处引文,编辑会拿着校样到我家里来找原始资料当面验证,直到一字不差才离开。这种严谨和敬业,深刻影响了我的治学态度。”何中华说,《文史哲》一以贯之的传统,也是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扶植小人物,“李希凡、蓝翎当年写关于《红楼梦》的论文时在学界还默默无闻,正是《文史哲》刊发了他们的文章,并引起了巨大反响。李泽厚等著名学者的学术处女作也都是在《文史哲》发表的。尤其是现在,《文史哲》扶持小人物的做法值得所有学术杂志学习。”另外何中华表示,学术杂志不是消极、被动等待别人投稿的机构,而是要与学界积极互动,“70年来《文史哲》始终引领着国内学术潮流,正是因为它积极举办各种学术论坛,和学界互动频繁,对学术走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打造“山大学派”
王学典是1974年在老家供销社工作时,从邮局的订阅目录上看到的《文史哲》,“那时候订阅《文史哲》还需要到公社党委开介绍信。从那时起一直到1979年考入山大读书,我一直自己订阅《文史哲》。可以说我是《文史哲》最早的个人订阅者。”
1988年,王学典在《文史哲》发表了自己的成名作,“挑战学界主流观点,当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纷纷摘要转载。2016年我又调入《文史哲》编辑部当了主编。所以说我既是《文史哲》的订阅者、读者,又是作者,还是编者。”
王学典表示,学术杂志不是集装箱,不是被动地接受来稿,杂志“同样可以创造历史”。这套“《文史哲》与共和国人文学术七十年书系”,总结的正是《文史哲》70年的办刊历史,“尤其是其中的一本《与中国人文学术编年》,按时间顺序,一年一年记录了《文史哲》与中国人文学术的发展,从中可以看到很多有价值的学术史信息。”
王学典还表示,下一步《文史哲》将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此外,他还表示,“能否造就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儒学为底色的不同于现在所有流派的山大流派?我觉得是可能的。山大学派一旦形成,山大文科的辉煌顶点就会到来。”
值班主任:田艳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