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
欧阳玄,这位从分宜防里走出来的元朝文学家、史学家,系欧阳修的族裔,后迁湖南浏阳。他为官40余年先后六人翰林,两为祭酒,两任主考,千生以史学成就最为突出,同时也以诗文闻名天下,因其学识渊博,文绩卓著,人称“一代宗师”。
博闻强记显才能
欧阳玄(1273~1358)字原功,号圭斋,清康熙年间修浏阳县志时因避康熙皇帝玄烨讳,改玄为元,所以又有欧阳元之称。欧阳玄小时候非常聪慧,他的母亲李氏教他《孝经》、《论语》《小学》各书,他一点就通而且能举一反三。八岁时他能全部背诵家里所有的书经,于是李氏把他送到乡学先生张贯之跟前,让他跟随学习。他记忆超强,一天能记下好几千字,写起文章来也毫不费劲。据说他十岁时,有一道士凝视欧阳玄许久,然后告诉张贯之说:“这个孩子神气凝远,目光逼人,以后会以文章为天下之冠,有担负朝廷重任的才能。”后来朝廷派遣使者巡查各县,欧阳玄以学生身拜见使者,使者命其作梅花诗,他一挥而就十首,晚上回到家继续写,直到增加到上百首,所有的人知道后都惊讶不已。十四岁时,欧阳玄进一步跟随宋朝遗老学习作词章。他下笔成章,每次参加乡学考试总是位于高等。他听从老师教诲,远离各种应酬,成年后,几乎闭门读书。他潜心研究经史百家,对伊、洛学派的本末,更是做到融汇贯通。因此,连续几年,人们在各种场合都见不到他的面了。
亲历亲为编三史
1315年(元延二年),欧阳玄取中进士第三名。1333年(元统六年),元惠帝以欧阳玄任翰林院直学士,负责编修《泰定帝实录》、《明宗实录》、《文宗实录》和《宁宗实录》,合称“四朝实录”,受到朝野好评。因此,当至正(1341-1367)初年元惠帝下诏修撰辽、金、宋三史时,又任命欧阳玄为总裁官。丞相脱脱不放心,特意找他来问:三史编撰从何入手?”当年的博览群书和潜心研究已经让欧阳玄具备了极厚的功底,他沉吟片刻便回答:“编史好比造屋,关键是聚材、择匠。聚材就应当先购书,择匠就必须遂选史官。”脱脱听他如此一说,眼睛都亮了:“如此比方,真是妙哉!将编写当作造屋,欧阳玄是天下第一人!”他立马就同意了欧阳玄的建议。欧阳玄回去后便大量搜集史料,仔细选定撰写者,为了不让大家乱写,形成统一的文风,他亲自写出样本定出凡例,让参加编写者有所依据。待大家伙把记、传的正文完成后,他又一一写出论、赞、表、奏,对史事人物作一大略的评价。编写过程中有些撰稿者为显示自己的才华使某些议论不公正,也有部分书稿因编写者众多而文字差异很大。对这些情况,欧阳玄不多作口舌辩争,等初稿呈上后自己详加推敲,斟酌改定。因而三史体例统一,文笔一致,对人物史事的评价较为公允。完稿后欧阳玄呈给元惠帝阅读,元惠帝看完后大加赞赏,于是传给大臣们细看,大家看后都给予高度评价。就是现在来看,三史的完成也绝非易事。大家都认为三史共600卷,千万言都由欧阳玄一人改定,很不容易。但遗憾的是,由于卷佚浩繁,其中难免有所差错,有的同一件事、同一个人在书中出现多次,却先后记载不同。不过瑕不掩瑜,辽、金、宋三史总体而言堪称信史。
三史修成后,欧阳玄因功升翰林学士承旨,朝廷又命他纂修“仿周礼之天官,作皇朝三大典”的《经世大典》。此外,他还编成《太平经国》、《至正条格》、《经考大典》、《纂修通议》、《康书纂要》、《元律》等史著多种,共达 1120卷。可惜的是,这些史学方面很有价值的书籍大多已经散佚,未能传至现世。
呕心沥血写《河记》
如果说欧阳玄编修三史和其他史学著作有使人借鉴历史经验教训功效的话,那么他所撰写的《至正河防记》则对治理黄河,安定民生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1351年(至正十一年),元朝以贾鲁为总治河防使负责治理黄河,功成后又命欧阳玄制作河平碑文以表旋此次治河的功绩。欧阳玄遵令完成了河平碑的制作,但在这过程中他感到以前司马迁《史记》和班固《汉书》中所记载的修河渠的状况,仅仅记下了治水的道理及水流趋向,不涉及到治水的具体方法,使后世担任治理黄河任务的负责者无从了解和考究。于是他向贾鲁和熟悉河情者仔细询问,并将治河过程中所作的各种记录详加勘质,然后写就了《至正河防记》。详尽记载了这次至正年间治理黄河的方略方法,对后世治河有一定参考价值。
才情满怀赋诗文
欧阳玄不仅在史学方面成就卓著,在诗文方面也享有盛誉,有《圭斋文集》15卷遗世。他的诗题材广泛,不论是写景咏物,还是酬和应答,都文辞典雅。《元诗选》、《全金元词》等共录入他的诗词百余首,其中不乏意境深远之作。如《漫题二绝》之一吟道:“铃索无声玉漏稀,青续夜直月侵扉。五更一觉梅花梦,催得江南学士归。”诗中描写了作者深夜工作的情景,而怀乡思归之意袭上心头,含蓄深沉,真挚感人。由于欧阳玄仕途通达,以布衣而跻身高,所以诗中常有一种踌躇满志的意态,还有不少应酬之作。欧阳玄的散文成就很高。他作文效法族祖欧阳修,以廉静深醇、舒徐和易为法。他曾说:“夫文廉则不夸,静则不躁,深则不肤,醇则不靡。”的确,他的文章都做到乐不浮夸,而且据事直书,没有世俗的夸诞之弊。欧阳玄最为人称道的是制诰碑铭一类文体,当时朝廷宗庙制造大多出自他手,海内名山大川佛寺道观、王公大人的碑文墓志,也都以能得到他的文辞为荣耀。后人评价:“海内争思得公文辞以为荣,片言只字流播人间,咸知宝重。”如欧阳玄撰文、赵期颐篆额、危素书写的《义门王氏先茔碑》,就是元代名碑,反映了陕西蒲城义门王氏孝义治家、受朝廷表彰等事迹。
颇有意趣的是,欧阳玄对戏曲说唱也很在行,他曾作《渔家傲南词》12首,是仿“鼓子词”的说唱形式而创作的,清代张九钺在《渔家傲小序》中说:“杨升庵作《滇南月节词渔家傲十二调》,仿欧阳圭斋专咏燕京风景体。”可见有一定影响。欧阳玄还写了小说《睽东记》,以鬼神警世喻人,这比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早了几百年。
欧阳玄虽身为高官,平时却生活俭朴,待人谦和,同时代的诗人大家孙风洲赞颂他:“奎斋还是旧圭斋,不带些儿官样来。”1357(至正十七年),欧阳玄病逝于大都(今北京),享年83岁。朝廷谥号文,追赠大司徒、柱国,封楚国公。
写一写:
看了欧阳玄的故事,你一定佩服他的严谨和勤奋吧?你会想到哪一句名言警句呢?赶紧写下来吧!
拓展阅读
欧阳玄名言和有关名胜:
君子修其身于暗室屋漏之地,而声流于四方万里之外。---欧阳玄
延祐年间(1314年—1320年),欧阳玄任芜湖县尹三年,不畏权贵,清理积案,严正执法,注重发展农业,深得百姓拥戴,有“教化大行,飞蝗不入境”之誉。在任内,对芜湖名胜古迹,多加保护修葺,据传“芜湖八景”,是其在任时所形成。对每景都题有七律一首(见康熙《太平府志》和《芜湖县志》),常游“荆山寒壁”,因与家乡荆州的荆山同名,所以其有“三年楚客江东寓,每见荆山忆故乡”之句。离任时,对芜湖依念绵绵。后人将荆山之水取名“欧阳湖”,简称“欧湖”,以志纪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