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陇南文史】宝极河山集《三国沓中之战及姜维退军路线辨析》(05)

【陇南文史】宝极河山集《三国沓中之战及姜维退军路线辨析》(05)

【陇南文史】宝极河山集《三国沓中之战及姜维退军路线辨析》(05)第五期

星期三

三国文史_三国文化百科_三国文史文章

第四章• 姜维政治理想与军事思想

一.姜维政治理想

尽管深受诸葛亮器重和栽培,姜维作为降将在蜀汉统治集团内部的境遇无疑是比较微妙和特殊的,而让诸葛亮没有想到的是在其去世之后蜀汉统治集团内部自始至终能够坚持“复兴汉室”这一政治理想的唯有姜维一人!

自公元228年降蜀以来至亡国被杀,姜维始终矢志不渝地坚持刘备、诸葛亮等蜀汉政权奠基者们“复兴汉室”的政治夙愿,无论何种情况都从未放弃和动摇。姜维在蜀、魏国力对比极其悬殊的情况下,毕其一生,用全部生命始终如一地坚持艰苦卓绝的北伐事业。

公元263年,姜维在沓中之战后辗转迂回与强敌周旋,虽然成功跳出邓艾、诸葛绪部的包围圈,依旧未能摆脱亡国的悲惨命运,但即使已经亡国投降,姜维依然满怀希望的设计欲借钟会之手复国,最终事败被杀身亡,这是他为实现宏伟理想用生命和鲜血做出的最后挣扎。

在历史的洪流里,姜维无疑是一位失败者,然而他却用一生的艰难奋斗乃至最终付出生命去捍卫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对此,任何历史时期的任何人都理应对姜维坚贞忠诚的高尚品质心怀敬意。

二.姜维军事思想

诸葛亮时期蜀汉战略可以用“稳固防御,积极北伐、先取雍凉、再图天下”予以概括,具体表现在构建和保持以汉中为支点“实兵诸围”的完整防御体系,在御敌于汉中盆地外的前提下再进行北伐战争,北伐攻击区域主要集中在曹魏雍州祁山周边的南安、天水、广魏、安定等郡县及陇山以东地区,并以占领曹魏国土为作战目标。

姜维军事思想与诸葛亮有很大不同,姜维北伐不以攻占曹魏领土为目标,而是联合羌胡诸部对曹魏雍、凉西部地区连续北伐,大量消灭敌军有生力量,掳掠人口,以削弱动摇曹魏政权在这一地区统治基础为目标,期待魏、蜀力量此消彼长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反转。

这一军事思想的产生绝非姜维凭空想象或出自于个人性格偏好,而是来源于残酷的现实。

诸葛亮时期尚能以占领曹魏雍州祁山附近的南安、天水、广魏、安定等郡县为作战目标,到了姜维时期,无论兵力、国力都已不能支撑诸葛亮的作战方针,不要说占领南安、天水、广魏、安定等郡县,就是攻占祁山也是相当困难的,原因很简单,这些地区距离关中太近,曹魏驻守关中的军事力量可以迅速越过陇山对上述区域提供支援,而姜维将攻击目标西移至陇西郡之后,曹魏关中力量对其支援能力大幅下降,这是姜维能够在狄道一战斩杀数万魏军将士取得巨大北伐战果的重要原因。

三国末期蜀汉政权因内政混乱以及连年北伐战争消耗,国力羸弱不堪,即使攻占曹魏领土也无法实施长期占领,这是姜维一度占领狄道而不守的根本原因。

自刘备、魏延、诸葛亮、蒋琬、费祎一直延续到姜维前期(公元258年前),蜀汉政权始终坚持汉中“实兵诸围”的完整防御体系,实施这一战略方针带来的益处是可以使汉中成为蜀中地区的牢固屏障,然而要全部封堵曹魏由关中通往汉中的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故道等进军通道,必须投入大量兵力在广大防御范围内布防,由此产生极为巨大的后勤给养负担。

公元219年曹操败退汉中之际,几乎将汉中地区的人口全部迁出,由此造成汉中盆地虽然沃野千里却十室九空、经济凋敝的状况,因此有刘备得汉中但不得其民的说法,虽然经过四十多年的恢复,汉中地区的整体经济实力仍不可能满足守备军队的给养需求,绝大部分军需物资仍从蜀中调运,这对蜀汉国力的消耗是十分显而易见的。

即使努力继续维持这样的防御体系,又有谁可以保证汉中防线能够始终固若金汤、牢不可破?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无法攻破的防线,而且蜀汉政权总体兵力有限,如将大部分兵力投入到防御之中必然压缩北伐军力,这与姜维始终坚持积极北伐、兴复汉室的政治理想是相矛盾的,在姜维的内心世界他可能也认为最好的防御是持续不断的进攻。

“以为错守诸围,虽合《周易》‘重门'之义,然适可御敌,不获大利。不若使闻敌至,诸围皆敛兵聚谷,退就汉、乐二城。使敌不得入平,臣重关镇守以捍之。有事之日,令游军并进以伺其虚。敌攻关不克,野无散谷,千里县粮,自然疲乏。引退之日,然后诸城并出,与游军并力搏之,此殄敌之术也。”——《三国志》卷四十四∣蜀书十四∣蒋琬费祎姜维传第十四

上述记载是姜维上表朝廷阐述其军事方略的奏章节选,通过这段奏章节选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姜维军事思想的另一面。姜维认为坚持“错守诸围”的完整防御体系虽然可以御敌于国门之外,但不能杀伤敌人有生力量就不能“获大利”,不能“获大利”就无法动摇曹魏的统治基础,就不能扭转敌强我弱的残酷局面,更不可能实现“复兴汉室”的宏伟理想。

姜维认为对于蜀汉而言必须积极争取每战“获大利”才是唯一正确的方略,“获大利”的方法有二,其一是坚持在曹魏西部进行北伐以消灭敌军和掳掠人口,其二是在汉中地区实行“敛兵聚谷”,依托汉、乐二城、阳安关及其它军事围守诱敌深入汉中盆地,再利用敌军“千里县粮”的劣势趁其疲弱之际坚决打防守反击战术以“获大利”。

不以一城一地之得失论成败,以西线不断北伐进攻、东线防守反击为基本军事方略,大量杀伤和消灭敌人有生力量,通过不断的积累,从量变到质变,积小胜为大胜,以时间换空间,逐步改变魏、蜀两国国力对比直至彻底反转,最终完全动摇曹魏政权统治基础,进而实现北伐中原、复兴汉室的终极政治理想,这才是姜维军事思想的真正核心。

基于这一军事思想姜维在公元258年对蜀汉整体军事部署做出了重大调整:

(一) 正确面对国力羸弱不堪的客观现实,放弃始终坚守的汉中全面防御体系,将防御支撑点后移至阳安关,同时依托汉、乐二城及兴势、黄金等重点军事围守,实行“敛兵聚谷”、坚壁清野政策,诱敌深入,待敌缺粮疲弱或撤退时,再利用野战机动部队予以强有力的反击。

(二)加强武都、阴平二郡防御力量,特别加强阴平桥头的防御,将阴平桥头的战略地位提高到与阳安关同等高度的水平,兴建西安(无考)、建威(今甘肃西和县境内)、武卫(似位于今甘肃成县西部)、石门(似位于今甘肃舟曲县大川镇石门沟村石门峪口)、武城(今甘肃武山南部)、建昌(似位于今甘肃文县桥头乡境内)、临远(无考)七围。

上述七围具体位置大多已不可考,但大致应位于今甘肃陇南、定西、甘南地域范围之内,建立七围的目的非常明确,首先必须巩固武都、阴平二郡的防御,防堵曹魏由西北方向的军事入侵,其次可为北伐部队的进攻和撤退提供必要的支持与掩护。

(三)提升汉寿(今四川昭化)军事地位,加强汉寿兵力配置,充分发挥其地理位置的特殊作用。驻留汉寿的兵力向北可支援阳安关,向南可加强剑阁防御,向西可控制白水关及阴平桥头。

公元263年曹魏灭蜀之战中,所有史籍均未有汉中都督胡济(驻守汉寿)采取军事行动的任何记载,汉寿优越的军事地理优势没有发挥任何作用。

(四)为便于就地发动北伐战争同时解决北伐部队给养问题,最大限度的减少北伐战争对国力的消耗,姜维决定率军屯田沓中。

姜维这次全方位的军事调整,实际上明确了两个战略防御支撑点,即东线的阳安关和西线的阴平桥头,也明确了一个军事枢纽,即汉寿,当然剑阁依然是无可替代的最后防线,而汉中地区的汉、乐二城及兴势、黄金等军事围守其战略地位下降,不再承担御敌于汉中盆地之外的重任,仅为防守反击提供依托和支撑,西线屯田的沓中地位特殊,不仅要解决北伐军队军需给养问题,还要发挥北伐前进基地的作用。

三.姜维进行军事调整的依据

三国文史文章_三国文化百科_三国文史

诸多历史研究人员认为姜维对汉中防御部署的调整是自拆籓篱,开门揖盗,这种评价实际上是以最终失败结局为已知条件倒推论证姜维战略错误的观点,与刻舟求剑、缘木求鱼无异。

如果非要探究姜维对蜀汉军事部署调整的失误或者错误,我们认为并不在于汉中实施“敛兵聚谷”、防守反击,而在于东、西两线跨度太大,姜维亲自率领的五万战略机动部队很难及时从几百公里之外的西线沓中回防汉中,这才是导致最终失败的根本所在。

实际上姜维对于蜀汉整体军事部署的调整有其充足的依据和理由:

(一)国力不允许长期维持庞大完整的防御体系,汉中地区只能收缩防御,捏紧拳头,伺机防守反击时全力出击才能既减少国力消耗又能够实现大量杀敌的作战目标。

(二)汉中汉、乐二城及兴势、黄金等重要军事围守具有较强抗打击能力,不可能被轻易攻破,后来曹魏灭蜀之战战局的演变也证明了姜维的判断,钟会大军抵达汉中后事实上也无法短时间内攻克汉、乐二城,只能分兵予以包围,直至刘禅举国投降时,位于今日陕西洋县境内的黄金围守仍然处于蜀军控制之下,在接到刘禅敕谕后才放弃抵抗。

(三)阳安关绝非一般险要之处,南控川蜀,北通秦陇,极天下之至险。263年钟会别将胡烈猛攻关城,蜀汉阳安关守将蒋舒率部投降,主将傅俭在未获得任何援助情况下仍能抵抗钟会大军一月有余,由此可见阳安关足以承担汉中全线防御支撑的战略作用。

最终傅俭壮烈战死、阳安关陷落的主要原因在于未能真正落实姜维“重关镇守”的思想,并不是战略谋划失误,假设成都方面采纳姜维建议及时支援、加强阳安关防守,或姜维能够及时率军杀回汉中协防,斗胆估计战争的结局一定会被改写,可悲的是直至阳安关陷落,张翼、董厥率领的援军还滞留在汉寿!

(四)姜维所部五万野战军团是蜀汉政权最为强大的战略机动力量,其战力极其强悍,对此姜维具有足够自信,同时姜维熟知汉中及陇右地区地理形势,自认为无论曹魏军队从哪个方向进攻,只要汉、乐二城、阳安关、阴平桥头固守待援争取足够时间,姜维军团就有足够把握杀回,不仅要解围,还要与守军内外夹击敌军以“获大利”,这样的战争构想应该是姜维最希望发生的理想战局。

(五)作为西线防御战略支撑的阴平桥头其险要程度绝不亚于阳安关,未身临其境者无法能够真正体会。

“阴平峻岭与天齐,玄鹤徘徊尚怯飞”就是对阴平桥头周围自然环境的真实描写,而明代诗人张其亮在《玉垒关》中用“天工一堑锁咽喉,控制西南二百州”这样的诗句极其形象、准确地指明阴平桥头的战略价值(玉垒关兴建于唐代,位于三国阴平桥头附近),因此,除非极特殊情况阴平桥头防线也是很难突破的。

(六)即使汉中汉、乐二城、阳安关、阴平桥头等关城要塞全部陷落,汉寿以南的剑阁更是天险,敌军若无法短时间内攻克剑阁,因“千里县粮”,补给必然十分困难,最终只能选择退兵。

事实上263年姜维跳出包围圈过桥头后兵退剑阁加强其防守,钟会久攻剑阁不克时,确实因为全军给养短缺而萌生退兵之意。

(七)姜维并非不知邓艾偷渡的阴平小道,对于一个在此区域用兵35年之久的统帅来说熟知战区地理是头等重要之事,未对阴平小道设防原因有三:其一,阴平小道确是樵猎之道,大军团的确极难行进;其二,蜀汉兵力不足无法处处设防;其三,阴平小道之后还有江油关防线,江油关之后还有数百里涪江河谷,出涪江河谷之后还有涪城及绵竹关,因此,姜维也许认为这个方向不大可能出现重大防御漏洞。

基于以上理由姜维认为调整后的蜀汉整体军事部署既有战略防御支撑,也有战略纵深,还有进可北伐、退可协防的战略机动力量,总体来说似乎没有十分明显的疏漏。

至于后来邓艾偷渡阴平小道直抵成都导致蜀汉灭亡,一方面邓艾的确不愧为一代名将,既有丰富的战争想象力,也有临战指挥的铁血手段,还有极好的运气;另一方面,蜀汉马邈献江油关投降,诸葛瞻未能及时在涪江河谷险要之处设防封堵,才使得邓艾以区区数千将士直抵成都平原。

假设马邈没有献关投降,假设诸葛瞻在邓艾到达涪城前能够有所作为,即使不能歼灭邓艾所部,只要迟滞邓艾长驱直入争取时间,在剑阁未失情况下,姜维分兵击溃或歼灭丧失后勤补给极度疲惫的邓艾所部的可能性极大,因为这恰恰是姜维军事思想中诱敌深入、防守反击的绝好时机。

然而历史就是这样的波诡云谲,从来没有机会假设重来,我们相信,姜维从沓中开始历经千辛万苦成功突破数万大军的尾追堵截,兵退剑阁再与钟会十万大军相拒对抗,他始终没有放弃获取最后胜利的信念。

可谁又能想到一条樵猎者通行的阴平小道、一位不战而降的无耻叛将马邈、一位忠诚卫国但平庸无能的最后防线指挥者诸葛瞻、一位昏聩懦弱的最高统治者刘禅共同葬送了姜维为之奋斗一生的蜀汉王朝!留给他和历史的只能是无尽的痛惜和遗憾。

第五章• 三国沓中与宕昌的历史渊源

一.沓中地理概念

自甘肃陇南宕昌城关沿212国道向武都进发,途经化马附近的岷江峡谷中有一处“天沆永博”的摩崖石刻,落款为“山右武乡赵牧题 ”。

三国文史文章_三国文化百科_三国文史

三国文化百科_三国文史文章_三国文史

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阶州大旱,今日宕昌化马一带颗粒无收,饥民塞道,苦不堪言。阶州知府赵星一路勘察灾情到达堠儿坝,一方面被岷江山峡古道的险绝高峻所震撼,一方面为治下百姓遭遇自然灾害而难过,为直抒胸臆并其祈求上苍早日普降甘霖,于是在下令暂缓征收当年税赋的同时,雇请化马文氏石匠镌刻“天沆永博”四个大字于绝壁之上,“天沆”天河也,“博”者大也,立意极为高远,寓意岷江浩浩荡荡犹如天河之水,永远奔流不息,当然也会有皇恩浩荡之意。

“天沆永博”摩崖石刻的落款中的赵牧就是阶州知府赵星,之所以落款为赵牧,“牧”有“代天子牧民”的含义,一般代指知府,所以赵星落款赵牧并无差错。

我们重点需要指出的是落款“山右武乡赵牧”中的“山右”和“武乡”完全不是同一类型的概念,“武乡”是清代县级行政区划名称,指赵星是山西武乡县人,而“山右”并非行政区划名称,可以代指山西省,但“山右”与“山西”两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存在差异的。

我国历代政权建立的省、行省、路、州、府、郡、县、道等行政区划单位均有明确的名称和界域,乃至一镇一乡一村亦是如此,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又产生了许多跨越政权朝代和行政区划的泛指性区域地理名称,有些甚至沿用至今,这些泛指性区域地理名称只对应大致地理范围,并没有精确地理界线。

上述落款中的“山右”泛指太行山以西地区,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所以“山右”可以代指山西省。类似的泛指性区域地理名称非常之多,最著名和常见的有:

“中原”——广义泛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西域”——汉代以后泛指玉门关、阳关以西地区;

“河套”——泛指黄河“几”字弯内地区;

“河西”——泛指甘肃河西走廊地区;

“河内”——春秋战国时泛指今河南武陟、沁阳等地;

“辽东”——泛指辽河以东地区;

“岭南”——泛指五岭以南的广东、广西、海南地区;

“陇右”——泛指陇山以西地区;

......

三国时期类似的泛指性区域地理名称也非常普遍,譬如“河北”泛指黄河以北地区;“西川”泛指四川、重庆部分地区;“江东”泛指今长江中、下游江苏等地;“江左”泛指皖南、苏南、赣东北地区,这是因为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关中”泛指宝鸡以东函谷关以西地区;“南中”泛指今四川西南部、云南、贵州等地。

那么三国“沓中”又是怎样的一个地理概念?

翻阅与三国地理相关的各类史料文献,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十∣陕西九)中有“沓中戍在卫西南。姜维与邓艾战于侯和,败绩,退往沓中。”的记载;《洮州厅志》也有“距旧城十里在今古宽占之西北相传即古沓中戍”的记载。

“沓中戍”从字面理解仅仅可能是设置于沓中区域范围内的一个相对固定的常备军事据点,上述两条记载涉及的今日甘肃岷县至临潭之间自三国始直至明清时期战乱频仍,古战场、古城堡、古营寨遗迹较为普遍,至于“沓中戍”到底在不在今日临潭西南地区后文将有详细论述。

除这两处沓中与军政建制有联系的记述之外,现存史籍中其它与沓中相关的记载均与军政建制毫无关联,同时,三国时期与沓中相关联的州、郡、县、道等行政区划名称基本都有明确记载,由此可以确定沓中不可能是某一行政区划建制名称。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认为沓中是与“河北”、“西川”、“江东”、“江左”、“南中”、“关中”同类性质的泛指性区域地理概念。

二. 姜维沓中屯田

地处西北边远地区的三国沓中之所以为世人所熟知,主要因为姜维率军前往沓中屯田避祸的故事广为流传。

最迟至公元258年之后,姜维与黄皓、谯周等反战派的矛盾日趋激化,无论出于拥兵自保还是为了缓和矛盾,姜维前往沓中屯田都是最为有利的选择,但如果我们仅仅以此猜度姜维沓中屯田的目的,必然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姜维始终视北伐中原、复兴汉室为毕生的奋斗目标,绝无可能仅仅为了自身的安危远走沓中而不顾国家朝廷的死活,更何况其家眷也远在成都,姜维岂能抛弃家眷于不顾而只身远走高飞避祸沓中?

姜维屯田沓中的出发点,也许避祸之心有之,缓解矛盾之心亦有之,但最主要的因素还是来自其东线防守反击,西线持续北伐攻掠的军事思想。

前文多次叙述姜维后期北伐主要攻击区域集中在曹魏陇西郡西部的狄道、枹罕、临洮、洮阳等地,也就是今日甘肃临洮、临夏、岷县、卓尼、临潭等地,而要持续不断地进攻上述地区必然需要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军事基地,不大可能每次千里迢迢的由汉中或蜀中调兵北伐,因此选择沓中屯田一方面要解决数万北伐将士的给养问题,另一方面主要为了满足北伐战事的军事需要。

公元258至262年侯和之战前,史籍没有姜维军团进行军事行动的记载,但可以肯定地说姜维所部数万野战大军不会滞留汉中或蜀中,只能是在沓中屯田蓄积力量,期待新一轮次的战斗。

“夏五月,诏曰:‘蜀,蕞尔小国,土狭民寡,而姜维虐用其众,曾无废志;往岁破败之后,犹复耕种沓中,刻剥众羌,劳役无已,民不堪命......'”——《三国志》卷四∣魏书四∣三少帝纪四

公元263年曹魏伐蜀诏书中所讲的“往岁破败”是指公元262年姜维在侯和之战中败于邓艾,“犹复耕种沓中”就明确指出姜维在侯和之战失败后又去沓中屯田种粮,这就充分说明侯和之战前姜维一直率军在沓中屯田,而且极有可能姜维最早在公元255年取得最大的北伐胜利后就开始经略沓中。

驻留沓中屯田的姜维所部不仅肩负屯田、北伐的重大责任,同时必须控制交通要道,承担武都、阴平二郡的防御任务,还要肩负协防汉中的重任,因为姜维军团是蜀汉政权唯一可以依赖的战略机动部队,汉中实施“敛兵聚谷”后兵力薄弱,一旦有事只能指望姜维军团的及时回防,对此曹魏统帅司马昭也有十分清醒的认识,所以他在公元263年发起灭蜀之战前就明确指出钳制、围歼姜维所部使其不能东顾是灭蜀之战之关键所在。

三. 三国沓中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如上所述,沓中对于蜀汉政权和姜维来说绝不仅仅只是一个屯垦之地,它首先是北伐曹魏的前进基地,也是蜀汉政权的西北门户,更是武都、阴平二郡防御重心,在此意义上讲,三国沓中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

(一)沓中地理位置和地理形势必须满足军事斗争的需要

以沓中为前进基地发动北伐战争是姜维驻军沓中屯田的第一任务,如果不是为了伺机北伐,在蜀汉政权版图内综合条件远远优于沓中可供屯垦的地方太多,姜维为何非要选择远离后方的沓中呢?

研究三国沓中地理位置不能偏离了军事这条主线,姜维选择沓中是以服务北伐战争的军事需要为首要前提的。

公元263年前姜维发动的十一次北伐战争中,除一次攻击关中地区,一次攻击青海西宁地区,其余九次全部攻击曹魏南安郡和陇西郡,其中攻击陇西郡狄道(今甘肃临洮)、洮阳(今甘肃临潭东)、临洮(今甘肃岷县)次数最多,这一地区是姜维北伐军事行动的主要进攻目标,这就要求沓中不能距离此区域太远,否则不但无法保证军事行动先发制人的突然性优势,且有劳师远征的不利之处,沓中地理位置必须要有利于姜维军团对此区域的进攻。

敌我两军交战必然互有攻守,虽然姜维历次北伐多为蜀攻魏守,但作为三军统帅姜维不能不考虑魏军可能发起的偷袭和反攻,沓中地理位置及地形环境还得有利于撤退和设防。

姜维在武都、阴平二郡构建的西安、建威、武卫、石门、武城、建昌、临远七围必然要与蜀汉政权的西北门户沓中保持密切联系,否则就是毫无价值的孤岛,七围与沓中共同构成了武都、阴平二郡的防御体系,因此沓中应在蜀境以内而绝不可能孤悬于魏境之中,沓中如在魏境极易被魏军割断与七围和蜀中的军事联系。

姜维率领数万大军在沓中屯田种粮绝不是临时行动,屯田种粮需要时间周期也无法保密,因此沓中地理位置不可能接敌太近,接敌太近极易被魏军袭扰破坏,不利于屯田甚至无法屯田。

此外,姜维虽然率军屯田沓中,但其所部是整个蜀汉政权唯一的战略机动部队,除了北伐和防守武都、阴平二郡以外,更重要的是肩负协防东线汉中的重任,否则汉中若失则蜀中门户大开,后果不堪设想,而要协防汉中沓中就不应该过度远离汉中。

(二)沓中必须拥有足够的战略资源

古往今来人类所有战争都是资源的消耗,对于姜维而言最宝贵的资源莫过于可以影响和控制的人口,人口是士兵和军役的源泉,也是军队后勤给养的基础,沓中应该位于羌胡诸部聚居区域,唯有如此姜维才能发挥其对于羌胡诸部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也符合姜维一贯联合羌胡诸部共同行动对抗曹魏政权的军事思想。

其次,马匹是冷兵器时代仅次于人口的战略资源,对于擅长远距离运动奔袭的姜维军团来说马匹尤为重要,沓中地区如果盛产优质军马对于提升军队战力和机动能力的益处是不言而喻的。

(三)沓中具备相对完善的道路交通体系

道路是所有军事行动的载体,无论迂回穿插、长途奔袭,还是安全撤退、远程补给,都需要道路交通体系的支撑,战争时期道路往往就是事关全军生死存亡的生命线,兵法对于无路可走之地谓之死地,也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说法,但从概率角度来看,无路可走之地绝大多数都会是真正意义上的死地。

因此,沓中不但要有可供姜维军团进攻曹魏陇西、南安乃至祁山的道路,还应有撤回蜀中的道路,不但要有与西安、建威、武卫、石门、武城、建昌、临远七围及其它固定军事据点联络的道路,还应有大军通往东线汉中的道路,没有相对完善的道路交通体系支撑,怎会用于大军长期驻留和屯垦?所以沓中处于道路交通的要冲之地是必须满足的先决条件之一。

(四)沓中必须具备可供屯田耕作的土地与气候条件

“近魏初课田,不务多其顷亩,但务修其功力,故白田收至十余斛,水田收数十斛。”(《晋书•傅玄传》)

这是有关魏国粮食亩产情况的记载,在“修其功力”前提下,魏国旱地亩产约为300—400斤左右,考虑到沓中所处大致地理区位的农业发展水平及气候条件均无法与魏国传统农业区相比,我们暂且按照谷物类农作物平均亩产200斤估算(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宕昌及洮岷地区小麦平均亩产大约200—300斤,如遇严重自然灾导致绝收的状况也时常发生)。

姜维所部人马上限约为五万人,下限也不会低于三万,如折中按照四万人且每人每年消耗谷物类粮食600斤计算,在没有任何后方供给,也不向羌胡诸部征粮条件下,大约需要近12万亩耕地,这还没有考虑战马对于饲料的消耗,如按照五万上限计算,大约需要15万亩以上面积的耕地,如果考虑到气候条件以及自然灾害影响,要实现数万大军军粮和战马草料的自给自足同时有所积累则所需土地面积将会达到至少18万亩左右规模。

如按此方式推算,沓中地区至少能够提供12万亩以上的可耕种土地,这是底线,因为姜维率军屯田的沓中不可能是无人之地,既然有人生活,沓中原住民同样需要可以从事劳作生产的土地。

三国文史文章_三国文史_三国文化百科

end

监制:胡桂芸

上一篇: 古籍名著《四部备要》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下一篇: 中国有哪些比较好的文科大学?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