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春秋战国以来确立土地私有制后,土地兼并就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土地兼并的结果就是“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到了汉朝,土地兼并达到了一个高峰,以至于大部分土地都掌握在了豪强地主手中。这些集中的土地在东汉时代就形成了庄园经济。在过去,人们总是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庄园经济,认为这是土地兼并的结果,是封闭的自然经济的表现。实际上,庄园经济汉代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文化教育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自从春秋战国废除井田制,土地私有制就在中国确立了。从此,中国的农业经济从集体经济演变成为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不可否认小农经济在提到农民生产积极性方面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也不可忽视小农经济的局限性。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难以抵抗天灾人祸,一旦发生了大规模的饥荒,必然会导致饿殍遍野,流民连群,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另外,小农经济具有封闭性和保守性,难以提高生产技术和生产效率,这是不可以社会持续发展的。
东汉时期崔寔撰写的被认为中国古代农书(东汉时期普遍使用什么刀)
小农经济
由于小农经济具有天然的缺陷,因而在产生之初就避免不了兼并。许多商人、贵族、官僚会利用手中的资金以及掌握的权力来购买、夺取土地,使得土地不断走向集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农经济就不断走向衰退,大土地生产就不断兴起。这些占据大量土地的地主,在历史上被称为“豪强”。他们不仅拥有广阔的土地,还有成千上万的劳动力。所谓:“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为了保护自己的土地,这些豪强地主就在土地边沿修建城墙,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庄园。
庄园建筑模型
庄园经济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体,可以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农业上,有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等;在手工业上,有农产品的加工、酿酒、铁器制造、纺织等。因此,庄园经济的一大特点就是自给自足,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对这种经济描述:“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赢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如此多的生产经营种类,其分工必然十分明确。在四川出土的东汉墓画像砖上,有许多庄园生产壁画,如收获图、桑园图、采芋图、采莲图、舂米图、家禽图、酿酒图、莲池图、薅秧耕作图、仓楼图等,这些都体现了庄园经济内部的经营丰富多样,分工明细。
庄园内的生产生活
豪强地主拥有充足的劳动力和资金,因而能够很好地提高生产技术、生产效率。首先,庄园经济是一种规模化和集约化的经营,各部门可以相互配合,这无疑可以提高经营的效率。规模化的生产有利于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采用最先进的生产工具,这些无疑是小农经济难以达到的。人们在东汉豪强庄园地主的墓室中发现了陶风车、陶水井、短辕一牛挽犁画像石、曲柄锄石刻等,这些都是庄园生产技术提高的实物证明。庄园内部还可以独立修建水利工程,以进行了灌溉和防洪。四川成都等地的东汉地主墓中就出土了一些水田与池塘模型,在模型上都有灌溉水渠。在当时的情况下,除了政府之外,也只有庄园内部能够拥有人力、财力去修建这些较大规模的工程。
庄园内的农业生产
土地兼并必然会导致自耕农的土地减少,甚至完全失去了土地,成为了流民。然而流民却并非完全是土地兼并所造成的,自然灾害、战争、苛政都是流民形成的主要原因。每一个朝代,流民问题都是一个颇为棘手的社会问题。他们不仅会严重破坏地方正常秩序,甚至会引发大规模的叛乱、起义,以至于瓦解一个王朝的根基。在两汉之交,由于王莽改制、战乱不断等因素,导致大量自耕农破产,流民遍野,起义不断。这时候,庄园经济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了。
古代农民
庄园经济形成的对面是大量自耕农的破产,然而庄园经济的生产也是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的。因而,庄园会向社会吸收大量的流民。庄园内部的人员主要分为宗族、奴婢、租客、门客几类,其中奴婢大多是因为失去土地而沦为的依附民。在西汉时期,奴婢的社会地位和奴隶无异,可以被主人肆意杀害、掠夺和买卖。在东汉刘秀颁布了相关法令后,奴婢的社会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其人身安全和基本的权益得到了法律保障。在田庄内部租佃土地的称“租客”“佃户”,他们的社会地位和一般的自耕农无异,但是在经济上依赖于庄园主。根据史料记载,在庄园内生产的农民,需要将一半的产出上交给庄园主。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剥削。
庄园内的集体耕种
不过,这些奴婢、佃户在庄园内可以不用向官府缴纳税收,甚至可以不参与徭役,因此在经济上具有一定的稳定保障。另外庄园内部有私人武装,在战乱期间,他们可以抵御小规模的“盗贼”侵扰,维护庄园的正常生产和生活。这无疑是强于“徭役并起,农桑失业,兆民呼嗟于昊天,贫穷转死于沟壑”的流民悲惨生活的。另外,庄园主还常常参与地方的救灾、赈济活动,史料记载“让爵、让产、散财、振施之事,以汉世为最多”,如东汉名将马援“凡殖货财产,贵其能施赈也”。这些庄园主的赈济活动一方面是为了自己的忠孝仁义做宣传,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然而在客观上却有利于地方经济的稳定。
庄园内的酒肆
因此,庄园经济可以说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也保障了地方经济的稳定。在东汉时期,土地的集中程度远远高于西汉,但是东汉依然能够平稳渡过100多年,这和庄园经济的存在是密不可分的。
庄园内聚集着大量的宗族人口,为了保证宗族的长期繁荣昌盛,庄园十分重视对宗族成员,尤其是宗族后代的文化教育。其教育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希望宗族子弟能够进入仕途,以巩固家族的地位;二是使得家族的家风能够得以传承,保障家族的长盛不衰。因此在以儒学为正统的汉代,庄园内部的教育也主要以儒学为主。
庄园图
《四民月令》记载了东汉晚期一个世族地主庄园一年12月的经营状况,其中对教育情况也有一定的记载,如:“正月……农事未起,命成童以上入大学,学五经。砚冰释,命幼童入小学,学《篇》、《章》。十一月……砚冰冻,命幼童入小学,读《孝经》、《论语》。”这里的《篇》《章》是指一些天干地支、算术和识字等基础的知识。在基本知识掌握后就可以学习《论语》《孝经》这样的启蒙课本了。除了儒学之外,黄老道家、民间道教、诸子百家、音乐、棋艺、书法等都可以在庄园中进行一定的学习和了解。
汉代教育
庄园内部教育的不断发展,使得庄园教育成为了东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许多庄园时代以耕读为业,不仅培养了许多的官僚人才,还出现了一些较为著名的学者。如从当时比较的樊氏庄园中,樊修“就侍中丁恭受《公羊严氏春秋》”,教授门徒前后三千余人,世号“樊侯学”。汉末的曹氏父子,也是经过了庄园教育的熏陶,曹操“博览群书,特好兵法”,曹丕:“年八岁,能属文。有逸才,遂博贯古今经传诸子百家之书”,曹植“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十余万言,善属文”。不得不说,东汉庄园内部的教育还是十分具有水平的。
汉代孔子见老子壁画
东汉的庄园还是文人文学兴起的基础。许多士人在经历了官场的风波之后,就将田园视为乐土。如京兆冯衍官场失意后,便回到庄园,“将西田牧肥饶之野,殖生产,修孝道,营宗庙,广祭祀。然后阖门讲习道德,观览乎孔老之论,庶几乎松乔之福”。正是这种恬淡悠然的生活,使得士人的文学自觉开始出现,开始出现了一些抒情、写景的小散文,如张衡在《归田赋》就表现了对田园生活那种自由清新的气氛、独立不羁的精神的向往和回归。这种文人自我意识的觉醒为魏晋时代文学和艺术进入自觉阶段做好了准备。
归田赋
关中地区是如何成为汉帝国的经济中心的?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秦汉时代的徭役制度:为建设提供了民力,但造成严重的社会危机
作为世界最大的吃货国家,中国在汉代都吃些什么?
汉武帝如何解决财政危机?与民争利的经济政策导致了国强民困
刘秀以“柔道治国”,以近乎完美的方式解决了汉末以来的社会问题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