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潮和水华
浮游植物量很高,赤潮和水华,赤潮和水华,水色很浓,有时还出现藻团、浮膜等,也就是说经常保持强烈的是水华。
赤潮和水华(赤潮和水华是什么意思)
水华是指淡水中藻类过量生长现象,同样的情况在海洋中称为赤潮。
产生水华的藻类种类很多,常见的蓝藻水华看起来在水面像一层绿色的油漆,隐藻水华就像一团黑水,还有其他种类,各有不同症状。常见的水华,按优势种类可以分为14个基本类型。
(1)隐藻水华
它是在养鱼池塘中最常见的一种水华,出现的频率是达到80%--100%。颜色呈水色褐、红褐、褐绿和褐青,基本上全年可见。
(2)膝口藻水华
它最容易出现在夏季肥水以后,在鱼类生长期出现的频率将近60%,颜色呈褐青或褐绿。
(3)裸甲藻水华
它是由蓝绿甲藻大量繁殖引起的,在肥水期间容易出现,特别是夏秋季。夏季长与扁型膝口藻共存。颜色呈褐绿,褐青或铁灰,水面长有云雾状蓝绿色斑团,渔农称为“转水”。
赤潮和水华是什么意思
早在2018年年初,有海洋学家就对北大西洋墨西哥湾的异常情况提出了警告:2018年夏季,因为异常天气和洋流的影响,墨西哥湾的“海洋死亡区”会再度扩大,藻类异常繁殖带来的水华和赤潮问题问题会非常严重。这一情况最后还是在夏季的炎热天气中爆发,超过100吨的海洋生物尸体被冲上了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海岸,被称为十多年来最严重的赤潮。
墨西哥湾近年来赤潮和“海洋死亡区”问题日渐加重,它的本质是海水中异常的藻类植物大量爆发,在藻类植物爆发并死亡后,会导致海水缺氧和水中的毒素浓度升高。在2018年,美国佛罗里达州海岸附近的海洋生物正遭遇着有害藻类。仅仅是佛罗里达州,在四个受灾地区就有450多只海龟因为赤潮问题死亡。
赤潮和水华产生的原因
赤潮,又称红潮,赤潮和水华,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类”或“红色幽灵”。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赤潮并不一定都是红色,主要包括淡水系统中的水华,海洋中的一般赤潮,近几年新定义的褐潮(抑食金球藻类),绿潮(浒苔类)等。
形成原因:
1、浮游生物
所谓海洋浮游生物是缺乏发达的运动器官,没有或仅有微弱的游泳能力而悬浮在水层中常随水流移动的一类海洋生物。
能够形成赤潮的浮游生物有一个别名,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赤潮生物”。在中国,已有赤潮资料记载的赤潮生物达25种。其余的38种在中国海域均有分布,只是尚未形成过赤潮而已。因此说,有赤潮生物分布的海域并非一定会发生赤潮,赤潮和水华,这要看其密度能否达到足以使局部海域水体变色的水平。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