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圣张仲景》最近在播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各种声音都有,那么,对于这一位古代医学界的圣人,我们究竟该怎么看待呢?今天,我就来说一说张仲景的故事吧。
张仲景简介及生平事迹(张仲景简介200字)
你看过这部电视剧吗?(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在如今的湖南省中医院门前,有一块碑巍然耸立着,上面标注着“张仲景祠故址”。在纪念张仲景的所有对联里面,近现代楹联名家李寿冈的这一幅作品无疑是其中的绝品,即:
识用精微,举孝廉,官太守,许洛阳时才,陈志范书无传记;
论广汤液,救贫贱,疗君亲,岐黄称圣手,伤寒金匮有遗篇。
这幅对联对仗工整,叙事完整,高度简练地概括了我国“医圣”张仲景不为人知却功业煌煌的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可以说是楹联中的精品中的绝品了。
可是,纪念“医圣”张仲景的祠堂故址怎么会在湖南省中医院的门口呢?这里面又有一些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呢?列位看官别着急,容我喝口茶,慢慢为您讲一段遥远的故事。
《医圣张仲景》剧照。(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一、“医圣”的征途从此开始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他的生卒年月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只有一个大概的时间,具体大概是我们熟知的《三国演义》的同时期,约150年到220年的样子。他的故乡是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和邓州市(都可能),但因为他在建安年间担任过湖南长沙的太守,所以世人又称他为“张长沙”。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战乱不休,再加上天灾不断,天下多为荒芜之地,苍生颠沛流离,饥寒交迫,疾噩交攻。由是,全国各地连续爆发瘟疫,一时间,以往富庶的中原大地,如洛阳、南阳等地一度十室九空,民不聊生,几乎是“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
张仲景的家族虽不是贫贱之家,但也没有从这一场巨大灾难中逃脱,据《伤寒杂病论》的序言记载,他的家族亲人在建安元年起的十年左右时间里,相继有近三分之二的人因疾病和瘟疫过世,可以说是惨不忍睹,令张仲景也哀痛不绝。
东汉末年其实何止三国啊。(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也正是因为这一场持续十数年的巨大瘟疫灾难,张仲景深“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并从其中研究出了死去的人中有七成是因为伤寒疾病的缘故,于是他发誓要研究医学,救民于倒悬,解民之疾苦。
恰巧,张氏家族中当时就有个当地很有名气的医生,名唤张伯祖,于是,张仲景就拜这位族亲为师,刻苦学习,并凭借其过人的天赋,得到了张伯祖的全部真传并有所发扬,“医圣”的万世征途由此正式拉开了序幕。
虽然张仲景立志学医,但他在文化学习方面也一点都没有放松,时间一久,南阳那一片很多人都知道了镇平那一块有个张机名声非常好,堪称世之楷模。
河南南阳医圣张仲景博物院。(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这人要是在汉朝能成为一个世间楷模,那可就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大事了,因为汉朝那时候还没有科举考试,人们要是想入朝为官的话,一是靠门第,二就是靠举荐。门第我们都清楚,那只能靠投胎,一般人轻易进不了;一般人能接触到的途径,那就是被当地官府举荐,比如“举孝廉”。
二、河南名医在长沙当官的日子
建安初年,张仲景就被光荣地举荐为“孝廉”,这就等同于张仲景从此以后有了做官的资格。建安三年(198年),长沙太守张羡叛乱,荆州(管辖长沙郡)刺史刘表派兵镇压,但张羡明显不是善茬,刘表久攻不下。建安五年,张羡病死,其子张怿自立为长沙太守,刘表这才趁着主少臣疑将长沙拿下,长沙郡重归荆州刺史统辖。
城不可一日无主,长沙既已归来,太守之位还是要有人来坐才行,那么,谁来做这个太守呢?刘表正在头痛的时候,其故交、“建安七子”之首的王粲向他隆重地推荐了张仲景(张仲景曾为王粲治过病),高度称赞了他的道德品质。刘表当下大喜,有这样高尚品德的人驻守长沙,他就再也不用担心会出乱子了,于是,他很快就任命了张仲景为长沙太守,从此也开启了“张长沙”这位河南名医在长沙五年的官宦历程。
仲景先师。(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就职长沙太守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医圣”都案牍劳形于公务,毕竟长沙叛乱初定,东汉末年也并不太平。可这还是小意思,更大的危机正在袭来,据清乾隆年间的《长沙府志》记载:“(东)汉末时长沙大疫,治法杂出。”怎么办呢?大家别忘了,当时我们长沙的太守可是一代“医圣”张仲景,地方志有载:“太守张仲景作《伤寒论》《金匮方》行世,全活(百姓)无数。”
张仲景救治长沙百姓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当时的官箴(也就是官员履职禁令)规定,地方长官不得擅入民屋,违者当有重罚。这又怎么办呢?百姓们的病情可不能耽误啊。张仲景就想办法了,既然官员不能入民宅,那民可以入官府啊。于是,几千年里的独一份景象出现了,长沙太守府每逢初一和十五就衙门大开,太守张仲景端坐在大堂之上,不问政事,只问病情,而且太守大人很多时候都是分文不取,只管诊治。
张仲景此举获得了长沙百姓的交口称赞,大家对其更加拥护之至。时间一长,这就形成了长沙太守府的一个惯例,每个月的初一、十五这两天,衙门口就聚集了四面八方来求医问病的百姓。久而久之,人们就把张仲景的这一独创应用到了全体的医生身上,只要这个医生是坐在药铺里给人诊治的,人们就统称他们为“坐堂医生。”再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张仲景,就把很多著名的药号唤作“某某堂”,例如北京同仁堂、长沙九芝堂、广东益和堂、天津宏仁堂等等。
中医坐堂,开始于医圣张仲景。(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张仲景当官也没有几年,后来他有感于朝政腐败、社会激荡,愤而辞官回乡,潜心研究他的医学,并不断完善他的为医诊治经验。
传扬后世近两千年的《伤寒杂病论》就是张仲景在长沙任太守期间,根据前人的经验和自己的海量实践著就的。但当时,张仲景的这本书并没有广泛地应用于世,它的流传还要得益于“医圣”的弟子,西晋太医令王叔和搜集整理。可惜的是,张仲景的原著据说有16卷,但由于东汉末年的战乱,王叔和最终只整理出来10卷,还有6卷湮没于历史云烟之中。不过,这也足够张仲景为人传诵千年了,自宋朝之后,只要是杏林中人,大家就都称张仲景为“张长沙”“长沙公”,而他的药方也被称作“长沙方”。
直至清末,有一名叫蔡三的长沙医生在偶然的情况下,在一个古庙之中发现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原书15册,这才彻底揭开了近两千年的中医迷雾,《伤寒杂病论》才真正重见天日。
仲景弟子王叔和,被后世称为“脉圣”。(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三、号称“医圣”,为何正史不传?
在华夏文明的五千年历史里,如果一个人能够被称之为“圣人”,那必定是名垂青史的大人物,一般来说,那些关于“圣人”的个人事迹也一定会汗牛充栋,不可胜数,但张仲景显然是一个例外,他虽然被人们称为“医圣”,但正史里面居然遍寻不见关于他的只言片语。
这又是为什么呢?
我们所说的正史里没有张仲景的相关记载,主要指的是陈寿的《三国志》和范晔的《后汉书》里都没有关于他的事迹,连提都没有提一下,陈老和范老这是怎么了呢?其实这个情况也不难理解,陈老写《三国志》在前,范老写《后汉书》在后,而且,范老明显在很多地方借鉴了陈老的一些东西,两人其实是在用不同的描述撰写相同的事情,所以,如果陈老不写的话,范老也就不会写。
这四本史书被合称为“前四史”。(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三国志》和《后汉书》是两本什么样的史书呢?答案也简单,他们都是模仿的太史令司马迁的纪传体通史——《史记》,书中描写的都是帝王将相和当时当世非常著名的人物,比如曹操、刘备、孙权、荀彧、诸葛亮、周瑜……等等,再次一点都是刘表、刘璋、袁术这种一方诸侯,而张仲景是个什么人呢?他只是个被举为孝廉的文人和医生,当官也就只当了几年的时间,所以,在陈寿和范晔的心里,张仲景就是个非常普通的小角色,没有资格入选他们的史书。他同时代的名医华佗倒是史上有名,那是因为他搭上了曹操的便车。
再看张仲景自己,他在世之时,除了医学上的成就,在处理政务方面确实也没有太多出色的地方,而医生,在那个年代,我们都懂的,可能只是属于一个不那么主流的职业,乱世纷纷,大家需要的是能够一统天下的英雄和一展才华的智者,而治病救人的医生,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世人心中的确不能与那些帝王将相以及英雄豪杰们相提并论。别的不说吧,就说我们的国父孙中山先生,当年他要是继续当医生,而没有弃医从政的话,我们可能都不会知道他;还有鲁迅先生,如果他没有弃医从文,周树人可能也就只是他不为人知的一个名字而已。
如果没有弃医从政,我们还会认识孙中山先生吗?(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这么说吧,医生这个行业确实是伟大的,但这种伟大有时候还并不能让他真正名垂青史,特别是在乱世之中,医生的地位就更加显而易见了,哪怕“医圣”张仲景这样的级别,也难以登堂入室载入史册。
而至于张仲景存不存在的问题?答案其实也很明显了。
西晋太医令王叔和地位在医生里面是很崇高的,他完全没必要去捏造一个不存在的人出来宣扬他的医学,如果没有张仲景这个人,他完全可以以自己为《伤寒杂病论》的作者,何苦为他人作嫁衣裳呢?你说是吧。
长沙古本《伤寒杂病论》。(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和很多“圣人”一样,“医圣”这个称号,张仲景也不是从一开始就拥有的,甚至于,他在世之时,这个称号都与他没有太大关系。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中医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发现《伤寒杂病论》是一座宝库,那是张仲景穷尽自己一生,经历过海量的实践检验出来的伟大成果,值得后世的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精研学习,而且,人们是越研究越觉得其中的妙趣无穷,这才最终赋予了张仲景这位先贤一个“医圣”的伟大称号。
一句话,张仲景“医圣”的称号是后世很多很多年以后追封的,当年在世的他并没有享受这一殊荣,他的《伤寒杂病论》也是历经千年无数医生的检验,才最终确定其伟大崇高的地位的。
最后,我再暗自揣摩一下,流传到当代的《伤寒杂病论》,其实非常有可能并非张仲景一人的功绩,而是两千年来我们传统杏林中人们前赴后继并不断增补、修正、完善而成的一部中华医学宝典,这是历史的智慧,更是华夏先民们的集体智慧结晶。
其实,我本人更相信,很多正确而伟大的理论,其实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最后的最后,我也希望大家能够珍惜我们的传统医学,这也是我们华夏文明的瑰宝之一,千万不要轻易丢弃,否则的话,实在是太可惜、太有辱先人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