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口伏击战
青纱桥是高密市一处非常具有历史意义的文物遗址,孙家口伏击战,是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孙家口伏击战的历史故事被莫言写进了小说《红高粱》。该战役的历史见证物——青纱桥,也成为著名电影导演张艺谋拍摄电影《红高粱》的主要拍摄地之一,2013年拍摄电视版《红高粱》时,青纱桥又一次成为取景地。
孙家口伏击战(孙家口伏击战图片)
青纱桥
电影《红高粱》有个地方叫“青杀口”,《酒神曲》中这样唱道:“喝了咱的酒,一人敢走青杀口;喝了咱的酒,见了皇帝不磕头。”由此可知此地是个凶险所在。其实“青杀口”的原型就是高密东北乡的孙家口。孙家口有座石桥,横跨胶莱河,据当地老人讲,这座桥至少有200多年的历史。《红高粱》中伏击日寇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也就是著名的“孙家口伏击战”。
孙家口伏击战图片
位于山东高密东北乡的红高粱抗战纪念馆,是画家刘铁飞以孙家口伏击战为历史背景打造的红色研学主题展馆,2018年12月开放。纪念馆展厅面积1500平方米,以孙家口伏击战为主展区,另设日军在胶东、世界反法西斯、中共抗战、印象红高粱4个分展区。
孙家口伏击战发生在1938年4月15日的高密孙家口。此战,中国参战军民击毙包括日军中将中岗弥高在内的敌军39人,缴获各种枪支50余支,子弹1万多发。
红高粱抗战纪念馆被命名为潍坊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潍坊市中小学生研学基地、山东省红色研学基地。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纪念馆接待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研学活动500多次,参观人数近万人次。(文/郑旭)
到抗战纪念馆研学的孩子络绎不绝。
孙家口伏击战旧址
孙家口伏击战纪念碑
孙家口伏击战遗址:1938年4月15日,日军军车从孙家口村西头往东通过村内小道,然后驶上村北胶莱河上的石板桥,向北开往平度城。第二天回来时在此被抗日游击队伏击。现在小村和石板桥都保存完好,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孙家口伏击战打死日军中将
77年前,日寇的铁蹄正肆意践踏中国的土地,这年的4月16日,在高密东北乡的孙家口村,曹直正与其族弟曹克明策划了一场伏击战,孙家口伏击战,400多名游击队员和一些自愿参战的村民利用村北胶莱河上的一座石桥,与敌寇激战6小时歼敌58名,其中打死一名日本陆军中将,震动了胶东半岛,也给日军一记痛击。1985年,孙家口伏击战,作家莫言以此为原型写成小说《红高粱》,后又改编成同名电影,使孙家口伏击战名扬四海。今天我们试图将孙家口伏击战的激烈场景进行还原,让读者在硝烟炮火中,孙家口伏击战,了解那段悲壮的历史。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