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者:王其英编辑整理:振武扬威
杨家将家谱全部字辈(杨家将家谱48代)
一、武威杨姓源流述略
杨姓,据说最早源于春秋时期的杨国(今山西省洪洞县境内),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黄帝之后西周王族姬姓,另有源自扬姓和改姓(包括赐姓、收养、避难和少数民族改姓等诸种情形)。得姓始祖为周武王之子唐叔虞后裔晋武公之子、晋献公之弟杨伯侨,是周文王众多儿子中最为显赫的一房。
杨伯桥画像
周襄王念其先人功勋,封伯侨于杨,为杨侯,承继乃祖爵位。杨姓发源地始于山西境内,后世因得罪晋国贵族而遭迫害。春秋时杨国为五霸之一的晋国所灭,子孙隐居华山避难,遂居华阴,以祖宗封地杨为姓,其后代开基各地,成为杨氏繁衍发展的主流,史称杨氏正宗。
“杨”是太阳的意思,由“木”和“昜”组成。“木”指扶桑,也称杨树,生长在东方大海上的汤谷(在今江苏连云港云合山,一说山东日照);“昜”古同“阳”,是“日升汤谷”的形象描写。以此为图腾的始祖就是古老的杨氏族,由此产生了杨姓族徽,最终形成了姓氏。
杨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16位,目前是中国人口第6大姓,总人口约有4300万,其中四川是杨姓第一大省。
杨姓何时播迁武威,目前很难找到可考的史料。查阅武威地方文史资料,本籍人物中明代以前基本没有杨姓人物入选。
张澍《凉州府志备考·人物卷》所载西汉至明代凉州人物家族130多个,只有汉末杨定一人;杨嘉谟及其杨姓人物是以家谱收于《艺文卷》而显名。
《武威地区志·人物》中,西汉至明代之前近1500年间,本籍杨姓人物只载三国魏杨定一人。杨定,字整修,东汉末期人物,董卓部将,官至镇南将军、安西将军,在董卓部将李傕、郭汜之乱中出逃荆州,下落不明,其后裔不详。
到了明朝,就有杨大烈等杨姓人物10余人。能够足以反映地方人物显达的《五凉全志·选举》所记载的明代杨姓人物中,武威县贡生4人,永昌县贡生6人;镇番县文武举人各1人、贡生(包括优贡)22人,占到明朝镇番贡生总数178名的12.4%。
清代,武威有杨姓进士1人,文举6名,武举24名,贡生更多。这既说明杨姓人口繁衍、优秀子弟大量涌现的事实,似乎又与杨氏家族以武功安身立家有一定的传承关系。
杨姓播迁繁衍武威的流源支脉,目前虽然还不能理出一个清晰的头绪,但明代杨嘉谟家族即凉州杨家将的落籍并兴起,无疑是武威杨姓崛起并迅速繁衍壮大的一支重要生力军。而凉州杨家将又是以从军戍边、世袭服役、建功立业繁衍壮大为武威巨族的。
为方便阅读理解,有必要简要介绍一下明朝的兵制。
明朝由太祖朱元璋定兵制,采用卫所制度。卫所制度为明朝的最主要军事制度,融汇了隋唐府兵制的建军思想和制度特点,把按卫所编制的世袭服役军士同屯田紧密结合起来。其目的是以世袭军士保证兵源充足;按卫所单位,根据战略部署分散戍屯,以保证及时抗御外来侵扰和镇压人民反抗;军队就地屯田自给,以减轻国家养兵的沉重负担。
自京师达于郡县,皆设立卫、所,外统于都司,内统于五军都督府。也就是说,卫、所分属于各省的都指挥使司,各省的都指挥使司又由中央的五军都督府划片管辖(云南都指挥使司隶属于中央右军都督府)。都指挥使司下辖若干个卫,卫下辖一定数量的千户所和百户所。五军都督府即中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府、右军都督府、前军都督府、后军都督府五都督府的总称,是统领全国军队的最高军事机构。五军都督府各设左、右都督,秩正一品;都督同知,从一品;都督佥事,正二品。兵部凌驾于五府之上成为国家军事的最高管理机构。
军户世袭、卫所编制体系和军屯构成了卫所制的主要特色。一般以5600人为1卫,设指挥使等官。每卫下辖5个千户所,以1120人为1个千户所,设千户等官;长官正千户为正五品,副千户为从五品。千户下辖10个百户所,以112人为1个百户所,设百户等官;百户为正六品,试百户为从六品。每百户辖两总旗,各50人;总旗为正七品。总旗下辖5小旗,每小旗10人;小旗为从七品。卫所长官为指挥使1人,秩正三品;副长官为指挥同知2人,秩从三品;属员有指挥佥事4人,正四品;镇抚司镇抚2人,从五品;经历司经历,从七品;知事,正八品;吏目,从九品;仓大使、副使各1人。
从卫指挥使以下军官都是世袭的,称“世官”。兵士称“军”,有军籍,世袭当兵,大部分屯田,小部分服役。凉州杨家将不乏高官显爵,但秩正三品的卫指挥使以下的世袭军官无异是主流,官至从二品的都指挥同知、副总兵以上军官毕竟是凤毛麟角。
作者简介王其英凉州文化学者。1982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长期从事教育和党政工作,曾任凉州区政府办主任等职务,兼任《武威市志》总编。编著出版《武威金石录》《西部明珠凉州》《可爱的凉州》《凉州历史文化散论》《历代咏凉诗选析》《武威特色文化述要》《武威少数民族述要》(合著)等多部著作;参编、修订、通稿地方志和地方文献资料20多部,在报刊发表文章数十篇。荣获甘肃省地方史志先进工作者、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