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元甲,万千人民都知道的响亮名号,在过去那个年代,是这个名号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浴血报国的决心。霍元甲字俊卿,是土生土长的天津人,清末时期著名的爱国武术家,武学造诣极高,一手迷踪拳更是让他练的出神入化。
霍元甲年幼时身体瘦弱,但是好在其为镖局出身,自幼跟随家族中人习武,可是其父看他身体瘦弱,怕其受不了习武之苦,便不让他跟随镖局中人练习武术,所以,年幼时的霍元甲只能偷学。后来通过他的幼年玩伴农劲荪的介绍,到沧州精武体操会担任武术教官。
霍元甲的徒弟(霍元甲的徒弟哪个历害)
这个精武体操会就是后来的精武会,在电视剧以及电影中把这个机构给改成了精武门。众所周知,霍元甲的武学造诣极高,自身的武学功底也是非常扎实,力挫西洋大力士。但就是这一代著名武术家,又是怎样跌落神坛的呢?其威震武林之时,日本人早就渗透至天津一代。
而精武会一向主张“武术救国”,并且因此修改其祖训,改收外姓人为弟子,且手下弟子众多,在当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这点让日本人十分头疼,便毒死了霍元甲。至此,精武会所有的重担都落到了大徒弟刘振声的头上,而霍元甲死后,刘振声却神秘消失了。
在上世纪,有一部电视剧名叫“精武门”,讲的时霍元甲徒弟陈真的故事,在剧中陈真脚踹东亚病夫牌匾的一幕在人们心中刻下深深的烙印。而在历史上没有陈真这个人,陈真这个角色是根据霍元甲大弟子刘振声来塑造出来的。那么真实的刘振声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刘振声,他的原名叫刘庆顺,在他小时候,他的父亲就因病去世了,他便跟随母亲改嫁到了天津地区。后来刘振声在乐亭县一代结识了一位姓刘的先生,这个刘先生见其可怜,便收刘振声做他的义子,并且经其引荐,刘振声这才到了霍元甲门下。
自从刘振声拜入霍元甲门下之后,努力练习学过的功夫,并且他头脑灵活,会举一反三,这一点深得霍元甲的喜欢。霍元甲也将自己的看家本领,迷踪拳尽数传授给刘振声,为霍家拳找到一位优秀的继承人。这也为刘振声以后掌管精武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可是好景不长,就在精武会人丁兴旺之际,霍元甲却被日本人陷害,用毒药毒死了,听到这个噩耗,对精武会乃至全天津的人来说,就仿佛天塌下来一样。这时的刘振声在精武会中威望极高,众人都他推举其掌管精武会,但是不久之后,刘振声却退出江湖了。
自从刘振声离开精武会后,他又能去往哪里生存呢?其师霍元甲的死对他的伤害很大,这可能是他退出精武会的原因之一,后来民间流传刘振声去了寺庙,做了和尚。所以精武会中的众多弟子都寻找无果,才以为刘振声真的消失了。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刘振声又还俗了,还俗之后的他还是走不出师傅被害的阴影并且对日本人的痛恨越来越深。还俗之后他用自己的本名刘庆顺到了东北,开设了一家属于自己的武馆,但是其门下学徒并不多,这也使得他的生活十分的窘迫。
当时的东三省可谓是军阀割据的时代,政治局面相当混乱。就在这个特殊的时代,东北的小军阀杜慧林注意到了刘振声,于是派人打听其信息,得知其身份后便上门邀请刘振声做自己的私人保镖,这时的刘振声生活艰苦,正需要一份工作来填饱肚子,随即答应了下来。
但是刘振声在往后和杜慧林的相处中,发现杜慧林的做事手段极其残忍,俗话说的好,伴君如伴虎,指不定哪一天这种残忍的手段就会用到自己身上。并且刘振声的爱国之情与杜慧林的投机取巧之心相左,这使得刘振声放弃这份保镖的工作,离开了杜慧林。
自从刘振声离开杜慧林之后,又开始了飘荡无依的艰苦生活,但是杜慧林认为,像刘振声这样的武术大家,不能做到人尽其才十分的可惜。于是便把刘振声的生平事迹告诉了东北王张作霖,当时张作霖的奉系可谓是如日中天,同时也借此机会拉近自己与张作霖的关系。
张作霖是非常的珍惜人才的,其手下的杨宇霆,郭松龄均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得知刘振声的事迹之后,觉得这个人值得重用,便派人去寻找刘振声的踪迹,得知刘振声又自创了门派,叫永乐三光门。张作霖便亲自去邀请刘振声加入自己的组织。
刘振声创办永乐三光门后不久,张作霖便找到了他。在当时张作霖的身份地位非常的高,这么一位大人物亲自登门拜访并抛出橄榄枝,这让刘振声十分的惊讶。同时张作霖对刘振声一身武艺十分的欣赏,极力邀请他加入自己,此时的刘振声也不好意思拒绝,就答应了。
刘振声到张作霖麾下之后,就被安排到大帅府上,传授张学良武术,担任张学良的武术教官,同时也担任一部分军队的训练。但是好景不长,张作霖在返回奉天的途中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之后张学良面对日本人的进攻采取不抵抗政策,让刘振声十分的寒心。
自从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张学良又采取的一系列政策,让刘振声心寒,便退出了奉系,归隐山林。经历了那么多的事情后,刘振声便对自己产生了怀疑,自己有着一身武艺和本领,可面对日本人还是无计可施。
以至于自己的师傅被毒死,自己的伯乐被炸死,都不能为他们报仇雪恨,空有一身本领却不能以身救国,这使得刘振声深感惭愧,便隐姓埋名起来。
刘振声的生平事迹通过民间故事传到了现今社会,人们在电视剧中只能看到陈真的风采与豪情,可是不见当年刘振声的愤懑与愧疚。更体会不到那种空怀报国之志,但无救国之门路的无奈。
就算是当年刘振声身怀高超武艺,但是个人的力量在国家面前显得是多么的微不足道,这或许也是刘振声退隐山林,重新回归正常生活的原因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