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陈留王刘协(陈留王和刘辩什么关系)

陈留王刘协(陈留王和刘辩什么关系)

陈留王刘协(陈留王和刘辩什么关系)本文约5500字阅读需要14min陈留王刘协(陈留王和刘辩什么关系)记录南朝刘宋历史的史书《宋书·礼志》中,有一条有意思的史料,有人向皇帝请示,陈留王曹家绝嗣了,建议从旁系里挑一位继承王位。但不知道挑老大还是挑老二,请皇帝示下。刘宋王朝按前朝惯例,异姓不封王,那么这个姓曹的国王是从哪冒出来的?细心想一想其实许多人都能想到。这个姓曹的陈留王,正是曹操的后

本文约5500字

阅读需要14min

陈留王刘协(陈留王和刘辩什么关系)

陈留王刘协(陈留王和刘辩什么关系)

记录南朝刘宋历史的史书《宋书·礼志》中,有一条有意思的史料,有人向皇帝请示,陈留王曹家绝嗣了,建议从旁系里挑一位继承王位。但不知道挑老大还是挑老二,请皇帝示下。

刘宋王朝按前朝惯例,异姓不封王,那么这个姓曹的国王是从哪冒出来的?细心想一想其实许多人都能想到。这个姓曹的陈留王,正是曹操的后人。陈留王国从西晋代魏时开始,晋武帝降封魏末帝曹奂为陈留王,此后世代传承,一直沿续到刘宋,刘宋王朝仍然承认其王位有效。

曹魏宗室创了一个纪录,亡国后不仅未被赶尽杀绝,反而保持封爵达214年(266年-479年)。

更有意思的是,刘宋把东晋王室几乎屠戮一空,以至于司马氏后人跑回北方温县老家,夹着尾巴给北方王朝出力做事。为何却对隔着两个王朝的曹魏如此仁慈?这其中的缘故,还真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的。

禅位不杀的古代传统

前代降王如何处置?在两晋之前并不纠结,只要终结其政治生命即可,并没有肉体消灭的习惯。秦末大乱时,项羽杀秦王子婴开了个不好的头,但照当时形势看,刘项各部义军起初并无杀子婴的打算,只不过项羽一时血气上头,为了给叔父报仇才杀之。

秦王子婴影视形象。来源/电视剧《秦时明月》截图

西汉末年,出现了各种野鸡皇帝和王莽,除了王莽强行篡位遭世人唾骂被杀,其余几位如孺子婴、刘玄、刘盆子,并没有全部横死,刘盆子得到光武帝的庇护,以无法定位的尴尬身份终老于东汉。当然我们所说的野鸡皇帝仅指他们的称帝方式,而非其血统,孺子婴与刘玄、刘盆子都是刘邦的正宗子孙,与光武帝比起来不差什么。

光武帝的善举令他的后世子孙得到了善报。公元220年,东汉帝国灭亡,汉献帝禅位于曹丕,汉献帝刘协被后者降封为山阳公,都于山阳县浊鹿城(在今河南修武县附近),保留了天子礼仪,俨然是个国中之国。刘协四个儿子在汉朝时封王,入曹魏后降封为列侯。刘协活得相当悠哉乐哉,直到234年才去世,比曹丕还多活了7年。刘协死后,他甚至获得了其他皇帝一样的待遇,得到了谥号“孝献”,以汉天子之礼下葬,陵墓称为“禅陵”。虽然献、禅等字眼充满了政治调戏的意味,但毕竟善始善终了。

曹魏灭亡时,晋武帝司马炎对曹氏末帝和皇族也采取了善待措施。末帝曹奂一如汉献帝,禅位后降封为陈留王。后来曹奂安然活到西晋孝惠帝太安元年,享年五十八岁。

蜀汉和孙吴的末帝也得到了善待。公元263年刘禅降魏,迁于洛阳后被封为安乐公,一直安然活到271年,寿至六十五岁而死。吴末帝孙皓因其在本国名声不佳,为政暴虐,西晋没有按刘禅的规格对待他,降了一格,封其为归命侯。孙皓亦在洛阳善终,寿至四十三岁。

刘禅影视形象。来源/电视剧新《三国》截图

然而这一传统,到晋朝戛然而止了。西晋惠、怀、愍诸帝都不得善终,惠帝被自家人抓来抓去受尽凌辱,悽惨而死,怀、愍二帝皆被匈奴汉所杀。东晋灭亡时,晋安帝司马德宗、晋恭帝司马德文皆被宋武帝刘裕诛杀。

禅位不杀的传统到此终结,南北朝处置前朝降王的政策越来越血腥。政治传统突然发生变化,问题出在哪里呢?

北朝开恶例在先

说起杀害前朝降王,许多人都把问题归结到刘裕头上,这其实并不准确。有组织地屠杀前朝或敌国降王,并非自刘裕始,而起自于北方各政权。

匈奴汉灭亡西晋时,晋怀帝司马炽和晋愍帝司马邺被俘后,都被汉主刘聪所杀。之后如同打开潘多拉魔盒一般,北方国家对前朝或敌国之主,几乎全是屠杀。

前赵与后赵决战,前赵皇帝刘曜临阵被擒处死,刘曜的太子刘熙率百官逃跑,后赵大军追上后全部擒获,刘熙被杀,前赵刘氏一族全灭。后赵也没有好到哪里去,石虎死后诸子争位,冉闵乘势而起,将石氏子孙诛戮无遗。

唯一稍有仁心的是前秦。苻坚灭亡前燕国,下令前燕王族慕容氏一律不杀,而且还授以高官,慕容垂甚至可以在前线带兵。但是苻坚过于仁慈的做法并没有改变杀前代降王的恶性循环,前秦崩溃后,包括苻坚在内的苻氏王族分别丧生于姚羌和慕容鲜卑之手。苻坚临终前,对当年不杀慕容垂和姚苌后悔不已。

苻坚。来源/秒懂百科截图

此后,拓跋魏诛慕容燕王族、诛赫连夏王族,东晋俘杀南燕主慕容超、后秦主姚泓,胜利者杀降王成了固定科目,酿成一幕幕国破君必死的惨剧。杀前朝和敌国降王,由于有苻坚这个悲剧性事例杂于其间,更加强烈地说明似乎留着降王是祸害,不斩草除根绝对不行。

但北朝并非全都如此。北魏分裂为东西魏后,高欢和宇文泰分别控制了两个元氏魏朝,分别立了元氏傀儡皇帝,起初两家都善待了傀儡皇帝。东魏孝静帝太太平平做了十六年皇帝才禅位,退位后像汉献帝、曹奂一样保持了天子的礼仪和待遇,三个儿子也都给了官做,到了北齐高洋夺位后的第二年才被暗中毒死。元氏后人存在的时间更久,高洋原本对他们只监控不迫害。到天保十年,也就是高洋在位的最后一年,高洋自感病入膏盲无药可治,再加上精神失常,才对元氏皇族大开杀戒,据传元氏皇族罹难者达七百三十余人,在东魏的元氏后人几乎绝户。

西魏元氏待遇就好得多。首任皇帝魏孝武帝过于强硬被杀,继任者魏文帝安安稳稳当了十六年太平天子,末两任皇帝都过于强硬,甚至企图在无兵无权的情况下反杀宇文氏,这才招致废黜、杀身之祸。即使这样,宇文氏代魏建周之后,仍然奉行罪止及身的原则,元氏皇族并没有被大规模屠杀。西魏北周十二大将军有三位姓元的,都是元魏皇族,其中一位叫元赞的在魏周禅代过程中安然无恙,其后代甚至到北周武帝时还袭封了国公爵位。

所以回过头看,对前朝降王杀与不杀,主要还看新兴王朝是否有绝对的控制力,局面足够稳定、法统的宣传与传递足够合理,诛除前朝的代表性人物后,并无大规模血腥屠杀的必要。

南朝四代对前朝皇帝和皇族总体上以屠杀为主,但处理方式各有异同,充分体现了各朝皇帝面对不同历史条件时的心胸。

东晋和宋齐梁陈皇族的不同遭遇

刘裕代晋时,充分借鉴了前朝处理降王的经验。

当年,曹丕篡汉虽说没有杀汉献帝,但对汉献帝及其子孙的政治管制相当严厉,不许刘氏子孙当官,只准在封国内活动。山阳国一直派驻着许多监管人员,刘氏子孙就像被圈养的吉祥物一样,没有生命危险,但过得也无甚滋味。司马炎篡魏后同样操作,曹魏宗室也成了吉祥物。后来大概感觉无甚必要,晋武帝司马炎在泰始二年(266年)下诏停止对汉、魏宗室人员的禁锢政策,宣布他们可以出来正常活动,甚至可以当官。

汉献帝影视形象。来源/电视剧新《三国》截图

汉献帝的山阳国传承了好几代,永嘉之乱中,第四代山阳公被杀,自顾不暇的晋朝没有再恢复这个封国,汉朝宗嗣到此断绝。曹魏陈留王则躲过了永嘉大乱,王国也从北方迁到南方,并奇迹般地得到刘宋王朝的承认。刘宋还沿袭西晋、东晋的政策,陈留王王位继承,需要朝廷下诏决定。所以曹氏后人的线索在刘宋史书中得以保留,有一代陈留王曹虔嗣因为无子,王位由弟弟曹虔季袭封,曹虔季死后该由长子曹铣还是次子曹锴袭封,当时还引起一段小小的争议。有人认为曹铣过继给伯父曹虔嗣为后,不能再绍本生父亲之王位,王位应传给次子曹锴。当朝皇帝最后裁定,哪那么多啰嗦,仍由老大继位。

曹氏陈留王一直生存到刘宋亡国,首尾长达214年。而东晋司马氏禅位后的零陵王国,在刘裕称帝的第二年就被斩尽杀绝。晋恭帝之死其实只是刘裕诛灭司马氏的终章,在刘裕称帝之前,司马氏宗室已被刘裕陆续以各种借口诛杀,东晋残存宗室司马休之、司马楚之等人都投降了北朝。

刘裕的基本策略是,该遵守的礼仪还是要遵守,汉献帝和曹芳都降封为王、公,晋恭帝也封王,不像对待后秦、南燕的俘虏皇帝一样统统杀死。但是刘裕的底层出身,又注定了他不会像出身世家的曹丕和司马炎一样保持应有的大度和宽容。对存亡继绝那一套传统政治道德,没有什么文化修养的刘裕缺乏应有的敬畏,杀起司马氏宗室来毫无负罪感。

刘裕本人过于深沉的心机,也注定了司马氏皇族不会好过。刘裕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士族余孽桓玄,起义军孙恩、卢循和徐道覆,京口集团老兄弟刘毅、诸葛长民和孟昶,外敌南燕、后秦和北魏,相继与他为难,弄得这位胸襟开阔的一代雄主很是糟心、窝火。老兄弟诸葛长民阴谋造反,事泄被捕,刘裕杀他之前,罕见地对这位将死之人吐了一大顿槽,史料并未记载刘裕说了些什么,只说诸葛长民十分高兴,刘裕竟然对自己尽吐心腹之事,还以为两人尽释前嫌了。结果刚一说完,刘裕的力士丁旿便勒死了诸葛长民。刘裕这种心态,像极了《三体》中的面壁者,所有压力只能自己扛下来,扛久了自然累,所以找了这样一位倾听者。刘裕是个快刀斩乱麻的人,压力已经这么多,凭什么还要留着司马氏两个前皇帝给自己添堵呢?

萧齐取代刘宋王朝时,屠杀前代降王的传统沿续下来了。刘宋皇族已经在自相残杀中元气大伤,剩余的歪瓜裂枣没什么政治号召力,但一来当年刘裕杀司马氏立下范例,二来萧道成并无太深厚政治根基,不敢留着刘氏皇族以防他人利用,所以统统杀掉。可怜刘裕后世子孙枝繁叶茂,都成为黄泉路上横死人。

萧梁取代萧齐,出现一些变化。梁武帝萧衍只杀了齐明帝萧鸾的几个儿子,声言为兄长萧懿报仇。其余萧齐皇族并没有赶尽杀绝,尤其是萧道成次子萧嶷的一枝,萧子显、萧子云兄弟都是齐朝皇族的嫡派子孙,梁武帝一律予以宽大优待,不杀不关不监视,还让他们当官食禄。萧子显后来以当事人身份撰写了《齐书》,跻身二十四史之列,是为梁武帝为历史的一大贡献。

影视剧中的萧选,便以梁武帝为原型。来源/电视剧《琅琊榜》截图

之所以对前朝皇族有杀有放,大约是与齐朝国祚仅有23年、没有形成强大的法统号召力有关,而且萧道成子孙被齐明帝萧鸾诛杀一空,只有萧子显、萧子云兄弟逃过魔爪,齐朝已无太大影响力。再加上梁武帝开国时年仅38岁,春秋鼎盛,年富力强,又以力征得国,自信心非常强大,丝毫不惧齐朝后人作乱,就没有斩草除根的必要了。

梁陈易代之际,情况又有不同。梁朝灭亡的三大原因是侯景之乱、诸王内讧和外敌入侵,梁武帝子孙被侯景杀了一部分,梁元帝萧绎兄弟相屠杀了一部分,西魏灭梁元帝又杀了一部分,留给陈霸先能杀的不多了。陈霸先土豪出身,丝毫没有梁武帝的仁义宽大,夺位后将萧氏后人全部杀掉。当然,陈霸先杀梁宗室也有不得已而为之的一面,因为梁武帝家人丁实在太兴旺了,即使被各种敌人各种屠杀,仍有为数甚多的萧氏后人在不同地域,或是给人当枪使,或是自己起兵,对陈朝造成相当大的威胁,陈霸先去世时尚且没有敉平这些敌对势力,对萧家人自然没有什么耐性。

残存皇族的威胁

南北朝时代的特殊性,给亡国皇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敌国往往支持亡国皇族活动,让他们上窜下跳,不断地恶心新兴王朝。

刘宋杀东晋司马氏,司马休之、司马楚之逃到北方投降后秦和北魏,声言借兵报仇。后秦北魏虽然嘴上说支持他们复仇,给予一定兵力让他们闹闹事,但内心深处实际只以丧家之犬对待之。司马休之、楚之兄弟闹了一阵子之后翻不起太大水花,也就慢慢沉寂了下来,回到老家温县重新当起了土财主。司马楚之的后人里面有一位司马裔,不甘心一辈子沉沦凡尘,在魏末大乱时率领本乡子弟兵想搞一点事情,后来在北周做到郡公、州刺史。

刘宋亡国后,宋文帝之子刘昶躲过屠杀逃到北魏,北魏任命他为统军大将,参与讨伐南齐的战争。刘昶与司马休之、司马楚之命运差不多,闹腾一阵子一无所获,后来也渐渐偃旗息鼓了。

萧齐皇族、齐明帝萧鸾之子萧宝夤逃到北魏,也被北魏拿来用作攻击梁朝法统不正的工具,派其到淮河沿线统兵进攻梁朝。萧宝夤自我感觉良好,仗打得不怎么样,野心却不小。北魏末年六镇大乱,此公与六镇义军搅成一团,竟然在关西自立为帝,事败后被北魏官军擒获处死。

六镇起义。/记录片《中国通史》截图

萧梁皇族在梁末时各种出洋相,虽说给陈朝带来一定麻烦,着实也把梁武帝的脸丢了个干净。当时北魏分裂,梁武帝孙子萧詧投降西魏,在襄阳建立了一个傀儡小国西梁,这个小国生命力异常顽强,作为魏周隋与陈朝对抗的马前卒,以二万余人的水陆兵马,和陈朝打的有来有回,堪称亡国皇族中的战斗机。西梁国历经西魏、北周、隋朝三个朝代,于隋朝灭陈前夕被废。然而令人啧啧称奇的是,西梁的疏属萧铣居然在隋末唐初率兵起事,建立了一个北起江汉、南至大海的梁国,奏响了南朝最后一个音符。

萧梁宗室第一水货萧渊明北伐北齐时被俘,后来被北齐立为梁朝国主,送到江南去当皇帝。梁朝两位大将王僧辩、陈霸先一个想接受一个强烈拒绝,竟然引发一场滔天内讧,王僧辩在内讧中被杀,其旧将王琳在湘、郢举兵反叛,仗打了好几年,陈霸先至死都未能击灭王琳叛军,陈朝土宇狭窄、先天不足,与此大有关联。

这些残存王族的活动几乎都没起到正面作用,王夫之评价这些人如此说:

“国之将亡,惧内逼而逃之夷,自司马国璠兄弟始。楚之、休之相继以走归姚兴,刘昶、萧宝寅因以受王封于拓跋氏,日导之以南侵,于家为败类,于国为匪人,于物类为禽虫,偷视息于人间,恣其忿戾以徼幸,分豺虎之余食,而犹自号曰忠孝,鬼神其赦之乎?”

王夫之。来源/头条百科截图

对前朝皇族过于残忍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作为南北朝的终结者,隋朝亲手结果的两家皇族分别是北周宇文氏和南陈陈氏,隋文帝杨坚对这两家一宽仁一残忍,陈后主及诸陈子弟基本不杀,个个得享天年,陈氏后人还有不少做官的。但宇文氏上至静帝宇文阐,下至与皇帝血缘关系已远的宗室疏属,被一锅端杀了个干净。杨坚的后人也没有什么好下场,无论是被唐朝控制的还是被各家乱军抓住的,基本都以横死告终。

人在做,天在看,纵使威加海内的天子,把人江山夺了,终究不能把事做绝。

END

作者|陈峰韬

上一篇: 荆州关公雕像(荆州关公雕像移到什么地方)
下一篇: 科索沃战役(科索沃战争参战国)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