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我们详述了烽火戏诸侯这个典故存在很多漏洞,在《史记》中也确实记载了这个典故导致西周灭亡,那既然这个典故存在着漏洞,如果不是西周真正灭亡的原因,那么西周灭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有别于《史记》的烽火戏诸侯,《国语》的记载则比较真实。《史记》记载褒姒是一位六、七岁的宫女,怀了8年才生出来的,这种欺骗现在大众智商的话,你相信吗?而《国语》则记载幽王讨伐褒国,褒国战败,把一名姓姒的美女献给了幽王,所以成为褒姒,褒姒给幽王生了一个男孩,叫伯服。
不久之后,褒姒为了能让其儿子取代太子,联合一些大臣,赶走了原本的太子宜臼,让幽王改立伯服为太子。
西周灭亡(西周灭亡时间)
宜臼逃到外公家申国,看到自己的女儿和外孙被欺负,一气之下,便联合其他诸侯国和犬戎,来个内外联合,攻打镐京,想给周幽王一个教训。结果联军下手太重,把周幽王干掉了,灭了西周,然后拥护原本的太子宜臼建立东周,而宜臼就是东周的周平王。
所以根据《国语》的记载,根本就没有烽火戏诸侯这回事。而2008年,清华大学受赠的一批战国竹简中也进一步证实《国语》这一段史实,这批战国竹简并不是正规考古得到的竹简,而是盗墓者通过盗墓,把这批竹简卖到国外,最后被清华校友通过拍卖行拍卖得到,赠给清华大学做历史研究的。
这批竹简证实周幽王的皇后就是申国的公主,生下太子宜臼,而周幽王在得到褒姒之后,周幽王废了皇后和太子,而太子跑到申国之后,周幽王起兵攻打申国,申国联合犬戎攻打周幽王,并杀周幽王于骊山之下,西周因此灭亡。所以可见,有时候正史例如《史记》,也不是每个史实记载都是真实的,不知道各位看官怎么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