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末的威海,落花生尝鲜的季节又来到了。今早跑步的时候特意去了那条很久没有踏足的盘山小路。
落花生原文(落花生原文电子版)
路的一侧有一条清凉的小河,缓缓流淌的河水绕着一片斑驳的杂秋林,沉寂的影子和着些断断续续的鸟鸣,给这个秋天的清晨添了些许的凉意。路的另一边就是几块不大的落花生地,不知道是被谁开垦出来的,沿着路基,顺着坡道,零零散散的。
山东是个农业大省,这一点在电视里就经常看到。其实不单是山东人,对中国人,种地,种菜大概也算是刻在骨子里的一份执着。
小时候花生尝鲜的季节比现在要迟很多,大概要到八月十五前后。记忆里每年的八月十五,都是在姥姥家过的,吃过晚饭后,姥姥会煮上一大盆落花生,玉米,新下的栗子,甚至还可能有新鲜红薯,芋头,然后再放上一堆自己园子里的瓜果梨桃,月饼,一大家子人围在一起,赏月聊天,直到接近夜半,凉意深了,才会各回各家,基本上年年如此,特别开心。
落花生虽美味,但收获却很辛苦,烈日炎炎,汗流浃背,尘土与枯叶肆虐,飞虫同蛇鼠交杂,这样的苦楚从小到大我只经历过一次,就是父亲去世那年,其余的时候,基本不是求学就是工作,从未参与。
现在想想,书本或者父辈们口述的那些情景,都只是文字,我们在其中能找到的,能感受的,都是假的。那年收获的时候,心里有说不出的感触,委屈,追忆,悔恨,复杂。
所以,这几年,每每面对落花生的时候,都有一种情绪,想碰触又胆怯。人这一生,就是一场无师自通的修行,从喧嚣的尘世、喧闹的人际关系中,学会孤独;从依赖、或者依附他人中,学会独立与告别。
人这一辈子要经历的事,要走的路,太多,太长,太累,一年四季,一日三餐,慢慢过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