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吕梁讯(安豪)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和教师节、记者节一样,这也是一个不放假的节日。面对疫情,医务工作者们化身白衣战士,与病毒展开“较量”。他们精准排查病毒,向疫情防控提供第一手情报,把控前期风险,为疫情防控筑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今天我们来认识主动走进病毒、排查病毒,向疫情防控提供第一手情报的检验人。他们就是交城县医疗集团人民医院检验科的医务人员,一群行走在病毒刀尖上的“检验尖兵”。
由于近期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群众对核酸检测的需求量有所增加,一份“阴性”的核酸检测报告,不仅是疫情防控的可靠依据,更是老百姓的通行证、心中的“定心丸”。
护士节是哪天(2023年护士节是哪天)
“在采样点进行采样,只是核酸检测工作的第一步。采样结束后,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对标本进行扫码、核对、登记,然后送入PCR实验室进行检测。”交城县医疗集团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和小华介绍到。PCR实验室又叫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由试剂配制区、样品处理区、扩增区、产物分析区等区域组成,具有传染病病原的检测能力,可为疫情防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近一段时间,随着核酸检测工作量的增加,不分昼夜、争分夺秒地进行核酸检测,已成为核酸检测工作人员的日常。核酸检测样本转运至PCR实验室后,工作人员必须身着厚厚的防护服,准确严谨地进行每个实验步骤,快速精准完成核酸检测任务。
“我们肩负着发现潜在疾病、协助诊断、判断病情、衡量治疗效果的重任,其实,当我们工作人员进入PCR实验室时,是要严格按照程序穿好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全面消毒后才可以进行实验。”交城县医疗集团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和小华说。一份核酸检测实验的完成需要经过灭活、录入登记、提取、配制试剂、加样、扩增、上机等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检测工作人员层层把关,容不得半点差错。为了节约防护服和节省时间,尽快出具核酸检测报告的结果,这些疫情防控的“侦察兵”,每日5-6个小时、甚至10-12个小时不吃不喝“泡”在PCR实验室开展核酸检测工作。时间一长,他们的脸颊和鼻梁被防护镜和口罩勒得红肿,身上因出汗湿得厉害,嘴上磨起了白皮,就是这样,大家都没有一句怨言。
“其实,最难受的是戴着N95口罩,时间一长,缺氧缺得厉害。”交城县医疗集团人民医院检验科检验人员双俊俊告诉记者,为了大家能够尽早拿到核酸检测结果,再苦再累他们都不怕。
如果说核酸检测采样队伍是“先锋队”,那么“检验人”就是核酸检测的“幕后英雄”。疫情就是命令,精准检测就是责任。抗疫路上,“检验人”从未缺席,他们每天争分夺秒处理检测样本,与病毒短兵相接,他们不怕牺牲、连续奋战,用坚守和担当阐释着医者的初心使命,用实际行动守护着交城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让我们向所有医务工作者致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