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周姓的历史名人及主要成就(周姓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周姓的历史名人及主要成就(周姓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周姓的历史名人及主要成就(周姓的历史名人有哪些)己亥初春,在家乡“巢音烔韵”微信群里,认识了烔炀镇中学退休教师周代申。不久,周老师表叔傅书涛从上海回乡探亲。傅先生是《巢湖报》元老,烔炀河名人,人生经历曲折坎坷,美籍烔炀河人何晓曦博士在群里力劝我写写他。我赶回烔炀河,跟周老师见了面,并拜会了傅先生。但在整理傅先生资料时发现,其母周家是烔炀河

己亥初春,在家乡“巢音烔韵”微信群里,认识了烔炀镇中学退休教师周代申。不久,周老师表叔傅书涛从上海回乡探亲。傅先生是《巢湖报》元老,烔炀河名人,人生经历曲折坎坷,美籍烔炀河人何晓曦博士在群里力劝我写写他。我赶回烔炀河,跟周老师见了面,并拜会了傅先生。但在整理傅先生资料时发现,其母周家是烔炀河西乡教育世家,一门五代,授学乡村,桃李满天下,享誉烔炀河。遂萌生采写《乡教世家烔炀周》的想法,为我创作中的《烔炀河人家》文集增添份量。于是在周老师帮助下,梳理了周氏家族从事乡村教育的大体脉络。

周姓的历史名人及主要成就(周姓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周姓的历史名人及主要成就(周姓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一)

烔炀河西乡,西至西黄山北麓,北至尖山癞山南麓,东至烔炀河镇街,南至巢湖北岸,方圆约50平方公里。其间在烔炀镇街西10里,尖山南麓3里,有一个叫黄傅家的小村庄。这个村子主要由黄与傅两姓人家构成,夹杂了几户他姓人家,周氏家族,就是其中之一。

黄傅村周氏祖先,据传郡望在汝南,世代几经迁徙,明朝由江南移民江北,落户肥西县东大圩(现在的合肥市包河区大圩镇)。后来周氏一子离乡逃荒要饭,到了尖山南麓的大褚村,被一褚姓富户招为上门女婿,育有3子。其中长房无后,过继三房长子为后(三房有4个儿子)。长房家境原本殷实,又只有一个儿子,所以就竭力让儿子读书,一心培养他成才。加之儿子天资聪颖,勤奋好学,终于不负父望,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成为远近闻名的学问之人。这个人,就是周代申的曾祖父。

周代申曾祖父成年后,受聘于长临河设塾授文,娶郭家疃郭氏女为妻,育有3男3女6个孩子,长女生卒、名字不详,嫁肥东县杜木三村杜姓人家;长子名启文,1889年生,1927年卒;次女生卒名字不详,嫁黄麓张远二村张林松,有子张本根;次子名启福,又名辛夫,字樵,1904年生,1971年卒,享年67岁;三女名启宽,1912年生,1997年卒,嫁本村傅宏远(1914-1995),有子傅书涛、傅书永;三子名启柱,字鼎,生卒时间不详。

周辛夫虚4岁那年,周代申曾祖父在大褚村东3里外的黄傅村盖了新房,前后两进,十间正屋加两间厢房,举家迁到黄傅村定居,将大褚村的祖产让与了3个弟弟。为了纪念这个让渡迁居的家族大事,周代申曾祖父给自己取名“让三”。若干年后,周让三辞了长临河的塾师工作,回到黄傅村,自己居家开馆教书,人品师德享誉四面八方,渐成黄傅村书香人家,富庶之户。

由于周氏家谱文革中灭失,周让三生卒时间无从查考。据周氏家族老人回忆,周让三妻子周郭氏1934年去世,其后3年周让三去世。按照彼时烔西乡间惯例,有条件的家庭,成年男子一般18岁前后即已完婚。由此推算,周让三约于1865年前后出生,1937年去世。以后有机会走访一下周家疃以及大褚村,或许能找到一些确切的信息。

黄傅村的周家塾馆,最早就设在周让三自己家里。据老人回忆,周家塾馆远近闻名,周边村庄的人纷纷把孩子送来读书。几十年间,周氏塾馆和周让三先生教授了无数学子,与西乡众多的私塾和塾师一起,为烔炀河的乡村教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周辛夫先生

(二)

周让三的三个儿子中,读书最好的是次子周辛夫(周启福),周让三也就着意培养他。周辛夫自幼随父在长临河以及黄傅村读书,后入合肥接受近代新式学堂教育,同时自学书画篆刻。1926年毕业于安徽省立第二中学,先后受聘于合肥城内、长临河镇、桥头集等地私塾和小学堂任教,后回乡接替父亲主持黄傅村周氏塾馆,教授家乡子弟。

周辛夫生于清末,长于民初,从教于建国前后,除在本村设塾授学外,先后两个阶段在黄麓学校二部和黄麓师范附小,教书育人15年。第一阶段是1929年春入黄麓学校二部任教,到1938年春率生入湘;第二阶段是1949年上海解放后回乡办学以及重返黄麓师范附小任教,到1966年文革爆发学校停课回乡闲居(期间在合肥师范任教一年)。周辛夫在黄麓学校及乡师附小工作期间,践行陶行知、张治中乡村教育思想,教学与治校成效显著,深受学生爱戴与各方称赞。

1929年春,张治中创办的黄麓学校开学,周辛夫受聘任教并在张家洼二部负责。1931年冬,张治中将黄麓学校扩充为师范,1933年转为“安徽省立黄麓简易乡村师范学校”,简称“黄麓乡师”。原黄麓学校改为黄麓乡师附属小学,周辛夫任副校长兼教导主任,同时兼任乡师和小学的语文教师。

周辛夫之所以能受聘于名噪一时、名人蜂拥的黄麓学校和乡师附小,一方面是他聪颖过人、才华出众,另一方面则得益于其二姐夫张林松的推荐。张林松是四房张中的远二张村人,其父据传为前清举人(张治中回忆录中说四房张中进学、中举没听说过),做过甘肃省长,后被人暗害。张林松家境为远二张首富,是乡中著名绅士。张治中在洪家疃创办黄麓学校时,张林松建议在张家洼设一分部,以方便张氏子弟入学受教,同时推荐妻弟周辛夫任教并负责二部。张治中约谈了周辛夫后,非常欣赏他的才华和能力,便采纳了堂叔的意见,拨款请张林松一手操办,将张家洼张氏祠堂改建成教室,作为黄麓学校二部,聘任周辛夫具体负责。学校建成后,张林松因劳累致病,张治中让人在学校边上建了三间享堂,让张林松居间养老。

民国初期的中国乡村教育运动,对于年轻的周辛夫影响很大。张治中也是从自己年少求学经历和游历欧美见闻,以及陶行知晓庄师范、梁漱溟邹平乡院经验中,深切领悟到乡村教育的重要性,决心在黄麓地区创办和发展乡村教育,造福乡梓的。周辛夫虽然比张治中小14岁,但对张治中的乡村教育思想与举措感同身受,从合肥二中毕业回乡授学时,原本就打算终身致力于乡村教育,所以在那次与张治中初次见面交谈中,周辛夫就向张治中表达了矢志乡村教育的抱负与志向,而且以后也确实坚定践行了自己的诺言。

抗战爆发后,黄麓师范校长杨效椿蒙冤而死,黄师及附小也因日寇进逼而停办。1938年春,周辛夫带着几十位师生,以及其弟周鼎、侄子周济以及颜景行等一众亲属,向长沙大后方撤退,投奔张治中,并在他的帮助下继续从事教育活动。“长沙大火”后,周辛夫跟随张治中于1939年3月离开长沙去重庆,先后在重庆中正学校、国立荣昌师范任教,后经张治中安排,到国民政府经济部中央工业实验所任人事专员。

抗战胜利后,周辛夫随张治中和实验所回迁首都南京,并于1948年初进入新设的中央工业实验所上海办事处。上海解放前夕,周辛夫没有跟随实验所人员去台湾,而是应聘到吴淞一家棉纺织厂子弟学校教书。1949年初,周辛夫接到外甥傅书涛介绍家乡解放情况的来信,从吴淞步行到闸北,找到躲抓壮丁逃来上海的家乡亲友,动员他们安心回乡务农,自己也在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辞职,回到家乡黄傅村。

周辛夫与张治中友谊深厚,交往频繁。张治中每次回乡,都要到学校讲学,并跟周辛夫见面交谈。1937年“8.13”淞沪抗战后,张治中请假“回乡小憩40天”,“也和每次回乡一样,常向黄麓乡师学生讲话”,也与周辛夫过从甚密。在重庆和南京,周辛夫是张治中家的常客,张治中请客常叫周参加,还让他代酒。1947年春张治中回乡探亲,周辛夫全程陪同(周这次回乡,还将其在家乡读私塾的外甥傅书涛安排到黄师附小,插班5年级就读)。解放后1955年张治中首次故乡行,专程到周辛夫住处促膝谈心,并赠纸扇一把和《我的三十年》一书,书的扉页有“周辛夫先生斧正”、“张本尧于1955年在故里”等题字。1964年张治中最后一次回故里,省领导张恺帆和巢县县长郑樵民等陪同,张治中约见了周辛夫,并问他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周说“一切皆好,感谢将军关怀!”其实,他当时真想请张治中帮忙给张恺帆书记说一声,把远在贵州工作的儿子调回安徽,以至很久以后还有点懊悔。也就是这一次见面,张称周“在黄小执教了一辈子,难能可贵”,还赠周《解放十年来点滴活动》一书。但他们可能都没想到,这次见面,竟成了永诀。

从吴淞纺织子弟小学辞职后,周辛夫回到烔炀河黄傅村,在家里开班授学。周边十里八乡的人听说周二先生在家办学,纷纷把孩子送上门来,塾馆很快就容纳不下、人满为患了。周辛夫便邀请了大褚村褚先开、本村颜景行等人,在村里的黄氏祠堂创办了尖山学校(1952年后改为公办尖山小学,后来陆续使用过立新小学、姚王小学等名称)。

解放初期的乡村教育正是用人之际,黄麓师范附小知道周辛夫回乡办学后,委派教导主任洪养中三次上门,聘请周回校任教。合肥、巢县也有不少学校,相继来人来书聘请。周辛夫最初还是想继续留在黄傅村办学的,还让外甥傅书涛以村民名义给黄师回信婉拒。但最终周辛夫还是回不住洪养中先生的盛情,也有兑现与张治中前诺的成分,在众多邀请中,接受了黄师附小的聘约。离开之前,周辛夫多次写信催促,将在上海工作的其侄周济及姻亲颜志成等,召回黄傅村,对尖山学校事宜作出妥善安排,还将一部分适龄学生带到黄师附小,插班就读。

到黄麓师范后,周辛夫主教小学语文课。后来师范部毕业班缺语文老师,在校领导的一再要求下,周辛夫身兼两职,既教师范毕业班语文课,又教附小的语文课。虽然很辛苦,但周辛夫乐此不疲。

周辛夫国学功底深厚,书画篆刻俱佳,博闻强记,又见多识广,大家有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只要问到他,就迎刃而解;学校要写标语横幅,以及有需要对外展示者,都由周辛夫包圆书写。因而,同事们都称他为活字典,还有同事开玩笑,说因为有周辛夫,我们都成不了书法家了。

1953年暑假,省里将黄麓师范迁往合肥,成立合肥师范,在校长吕达夫(后曾任安徽教育学院副院长)一再动员下,周辛夫也随校迁入。但在合肥师范教了一年课后,周辛夫坚决要求调回黄麓师范附小,吕达夫校长苦苦相留不成,只得无奈地说,既然你如此热爱黄师附小,那就只好成全你了。于是,周辛夫回到黄师附小,继续从事乡村教育。

文革开始后,周辛夫曾被学校造反派勒令交待历史问题。但由于周辛夫平时很受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敬重,所以在校期间并未受到严重冲击,也没被定性和戴帽子。文革中期学校停课后,周辛夫回乡闲居。虽然周在家乡口碑很好,老百姓很爱戴他,但有极个别大队造反派抓住他的历史问题不放,捕风捉影,逼迫他交出所谓当年从国民党单位带回的手枪。更有甚者,造反派以扫四旧为名多次抄家,还动用20多人,花了几个小时,把周家的藏书全部挑抬到村北的空地上,一把火付之一炬。

当年十几岁的周代申目睹了焚书的过程,躲在一边泪流满面,心如刀绞,虽痛心疾首却敢怒不敢言。周辛夫嗜书如命,一辈子收入除了养家糊口都买了书,周家书屋藏书不下万册。焚书的时候周辛夫不在现场,现在已经搞不清他是不知情还是不忍看。但周代申知道,他二祖父的痛苦无人可比,因为焚毁的不是书,而是他的命。

周辛夫是一位有理想有抱负的乡村教育家,他把教书育人视为生命,长期的闲居生活,让他极其苦闷寂寥。1971年3月13日,周辛夫突发脑溢血,经多方抢救无效,4月30日在省立医院去世,终年67岁。

1978年底,黄麓师范召开全校师生大会,为周辛夫先生和另一位在文革中死于非命的教师举行追悼仪式。然而,一个毕生从事乡村教育的老知识分子,却永远离开了他矢志不渝的乡村教育事业,再也回不来了。

周瑾老师

(三)

周辛夫的弟弟周鼎,比周辛夫要小十多岁,与其大哥的儿子周济年龄相仿,他们都是跟着周辛夫读书长大的。1926年后周辛夫回村接替父亲周让三教周氏私塾时,周鼎和周济即随其在塾读书。周辛夫到黄麓学校二部任教时,二人又随之入校插班读小学五年级。周济小学毕业即去烔炀河街上学徒,周鼎则进入师范部继续读书。抗日战争爆发后,已在周边农村小学教书的周鼎、周济,又随周辛夫跑反去往长沙,后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长沙分校,毕业后分到国民党军需工厂,解放后都又回到家乡从教。

解放初期,各种政治运动不断,周辛夫在黄麓师范附小期间,曾专门把分别在肥东县王宗二小学和尖山小学任教的周鼎、周济叫到一起,严厉嘱咐他们,在运动中千万不要乱说话,无论什么情况下,能不说尽量不开口,以免惹祸上身。周鼎人称“书呆子”,心直口快,一遇事就把二哥的话忘在了一边,1957年反右时被打成极右分子,送到贵池山区劳动改造,最后尸骨无存,至今家里人都不知道,他究竟死于何时何地。

周辛夫与妻子刘惠农是被指腹为婚的。当年在长临河镇上,周辛夫父亲是私塾先生,刘惠农父亲(刘罗蔡村人)是朝奉(店家帐房、管家之类)先生,不知道两人是不是受聘于同一家人家,但二位是好朋友,刚好二位妻子同年怀孕,所以就有了这桩指腹婚姻。周辛夫夫妻同岁,1923年19岁成婚,婚后周辛夫即去合肥求学。他们有1男3女4个子女,都各自发展得很不错,但子承父业从事教育工作的,只有次女周瑾。

谢毓梁、周瑾夫妇与侄子周代申

周瑾自幼跟随父亲在尖山学校读书,后又随父到黄师附小上学,1958年小学毕业考入黄麓师范普师班,1964年毕业分到巢县庙岗小学教书。1969年初因“候王建议”、学校下放而调回原籍烔炀公社立新大队小学(原尖山小学),1971年以解决夫妻分居两地之由,调到含山县东风小学(现为含城第二小学),一直教书教到退休。周瑾的丈夫谢毓梁是肥东大谢村人,当年与周瑾同年考入黄师,6年同窗,相知相爱,1967年终成眷属。谢毓梁由于学习特别优秀,全校仅有他一人毕业分配到中学任教。在含山中学教了10年书后,谢毓梁因文才出众被选拔到县委办公室做秘书,以后一路升至县委副书记,最后在县人大主任任上退休。

现在,谢毓梁、周瑾老俩口定居合肥长子谢泽处,平时养花侍草,作诗写字,生活悠然自得。他们的孩子虽然没有从教,但儿子谢泽是艺术家、策展人、合肥香榭画廊创立人、崔岗艺术村发起人,艺术造诣了得,业内名气很大,也算是对崇教尚文家风的一种传承。

(四)

周让三的长子周启文,因为被赋予了做田养家的角色,所以读书不多,而且不到40岁就过早离世。但他的次子周济,在二叔周辛夫的管护下,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并将一辈子的主要精力,都奉献给了乡村教育。

周济生于1913年,1927年父亲病逝后,即跟随祖父和二叔在村里读私塾,1929年又随二叔去黄师附小,插班五年级读书。小学毕业时,因家境贫困,与四弟周超一起,去烔炀河街上李同兴南货店学徒。1934年8月,周济考入冯玉祥创办的元山学校首届师范班。第二年暑假,省里在黄师公开招考小学校长,分配到各地农村去办学,周辛夫派人去元山送信让周济来考。结果周济一举考中,被分配到当涂县大吴村办短期小学,独任校长和教员,还在《安徽教育辅导》旬刊上发表了“创办大吴村短期小学之经过”的文章。第二年又被调到巢县柘皋中份童村创办短期小学,由于教学工作出色,1936年还被选派去合肥的庐州师范培训学习。

抗战爆发后,周济跟随二叔周辛夫跑反到湖南长沙,经张治中安排,考入黄埔军校(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长沙分校第一期培训学习,毕业分配至国民政府军政部军需署第三被服厂任管理员。长沙大火时,第三被服厂被烧毁,随即南迁祁阳县浯溪河畔建厂生产。此后被服厂四处迁徙,在颠沛流离中,周济妻子颜氏因病不治而亡,女儿随之夭折,自己也在敌机的轰炸中九死一生。

1942年,周济随第三服装厂的一部分迁入云南远征被服一厂,担任厂部总司(类似会计)。后因反对军服生产过程中的弄虚作假行为面临被害危险而辞职,去了服装总厂设在昆明的子弟学校任教。抗战胜利那一年,周济在昆明与原籍肥东县石塘集姑娘郑碧雲结婚,1946年1月生育一子。为纪念这段昆明生活,周济为其子取名代昆。

抗战胜利后,周济随厂校回迁南京并被总厂恢复原职,不久又被调至联勤总部上海服装总厂沪北分厂,任一等工长兼管理员。1946年7月至1947年5月,周济作为军需后勤人员被派往台湾,一年后又回到沪北分厂。作为农工党进步党员,周济积极参加护厂行动,为服装厂没被搬迁台湾和未遭破坏做出了积极贡献。上海解放时,周济被选送到上海革命大学学习,结业后被分配到厂军需生产部任计划员。1949年9月份,周济的小儿子出世,取名代申,小名新生,寓意上海解放,百姓新生。

受二叔周辛夫的感召,周济辞职回到黄傅村,准备接手尖山学校,继续从事乡村教育。但他回乡时正值土改运动开始,由于他有文化,懂统计,很快就成为土改工作队的骨干。他还利用从上海带回的缝纫机等机械,以及自行设计制造的一台80锭纺纱机,办起了一个小纱厂,直到1953年冬农村实行统购统销政策时才停办,成为当地轰动一时的新闻。此时周辛夫创办的尖山学校已于1952年被收归公办,周济就进校做了教师,很快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

反右运动开始后,周济谨记二叔周辛夫的教诲,在运动中逆来顺受,不多说一句话,但仍然未能逃脱厄运。居然因为单位右派指标分不下去,而他有历史问题,所以被戴上了右派的帽子,由教师变为农民,从学校下放回村监督劳动。虽然没被关押劳教,但文革中头戴历史反革命和右派分子两个帽子,时常被挂牌游街和批斗,苦头也没少吃。

1979年,周济的右派问题终于得到改正,历史反革命的帽子也因为没有正式文件定性而自然消失,此时周济已经66岁。由于周济错划右派时,尖山小学属于肥东县复兴乡,所以改正安置也由肥东县教育局负责,结果周济被就近安排到肥东县华光小学恢复公职。他没有让子女顶职,也没有要求退休,而是自己每天往返十几里路,坚持到学校给学生上课,直到1981年正式退休。

周济先生一生坎坷,尤其是1953年妻子病逝,以及1957年被打成右派回乡劳动,这20多年间,他一介文弱书生,带着几个孩子,真是含辛茹苦,艰难备至,周代申老师有专文记述过这段历程,这里不再详述。

好在他晚年儿孙绕膝,怡享天伦,过完九秩大寿后,于2013年2月29日无疾而终。至今周代申老师家的中堂上,还挂着他当年为父亲创作的祝寿诗:风雨漂泊背离乡,历尽坎坷饱沧桑。含冤受屈二十载,平反昭雪还忠良。勤劳俭朴传美德,高风亮节留榜样。春风化雨九十寿,两袖清风四世堂。两边是谢毓梁先生撰作并书写的寿联:先贤高德世人仰,后代沐恩福运长。

周代申老师夫妇

(五)

周代申老师是黄傅村周家从事乡村教育的第四代。他1949年9月出生于上海,与共和国同年。1951年随父母回原籍黄傅村生活,1953年3岁时母亲因病去世,1957年父亲被打成右派回村监督劳动,1960年艰巨时妹妹饿死,1964年高考前哥哥因病去世,以后就是父亲带着他们姐弟俩,过着艰难的生活。

周代申自幼在尖山小学随父读书,1963年小学毕业后考入长临河中学,此时哥哥已在这里读高三,姐姐读初二。周家三个孩子都在长临河上中学,这种情况在当时的农村是罕见的。周代申的父亲虽然生活艰难,但他深信读书可以改变一切,所以竭尽全力供孩子们读书。但是命运总是跟他过不去,大儿子周代昆头脑特别聪明,学业全校最好,德智体全面发展,可就在高考前夕,突然患上了恶性肿瘤,多方救治无效,几个月后就不治身亡,全家也因此致贫,还欠下了巨额债务。姐姐主动退学,帮助父亲持家。周代申到黄麓师范找二祖父周辛夫要了十几块钱,才得以继续上学。1966年,周代申初中毕业,此时文化大革命已经开始,他只能回家务农,成为一名回乡知青,当了十几年农民,种了十几年的田。

周代申所在的生产队,只有30来个劳力,要种360多亩田,累死累活都干不过来,工分还不值钱。这种情况下,周代申也只有埋头谋生,读书学习的事早就丢到九霄云外了。1972年10月2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业余外语广播讲座(英语初级班)开播,随后全国60多家广播电台陆续开播,广大有志于学习外语的人如获至宝。这时候烔炀区正在建造大礼堂,把全区“地富反坏右”都集中到北头岗工地义务劳动。周代申父亲周济、表叔傅书涛,跟何晓曦博士的父亲何春野等一起干活时,知道了何晓曦在跟着广播学英语,回家就让周代申也跟着学,这才为周代申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周代申听了父亲的话,燃起了潜藏心底的学习欲火。他挑了一担自种的辣椒,走了一夜的路,到30多公里外的合肥大兴集,卖掉了辣椒,买了一个19块6毛钱的黄山牌半导体收音机,回来开始跟收音机学英语。白天没时间就晚上学,以至有人检举揭发他夜晚偷听敌台。英语学习给他带来了机遇,1981年,烔炀大高中学校长高家均,正在为没人教英语课而发愁,就有黄傅村学生说他们村有人学英语学得好的不得了。高校长简单了解了一下情况,就写了个条子带给周代申,让他第二天来校上课,周代申就这样戏剧性地成了大高中学的英语临时代课教师。而且,当时各个大队都有小学戴帽初中,英语老师奇缺,周代申就同时在大高大队、立新大队、指南大队三个初中学校教英语课,所以他的学生也就特别多。

1986年,县里有政策照顾在册民办和代课教师考黄麓师范民办教师培训班,37岁的周代申当时的条件并不完全具备,但在烔炀区教育视导员高用全的帮助下,在几千人录取40人的大比拼中,他凭借优异的英语成绩,顺利考取黄麓师范86级88届民师班,脱产学习两年后,成为了国家正式教师。毕业回到大高中学后,周代申继续教英语。后来大高中学改为烔炀镇中学大高分部,2006年分部并入本部,教师过剩分流,周代申因年龄较大提前离岗,直到2009年正式退休。

周代申老师有1男1女两个孩子,儿子周小书(原来按辈分起的名字是周晓书,不知何时被错写成周小书,后来就将错就错了),1974年出生,自幼在尖山小学读书,小学毕业时直接考入烔炀中学初中重点班。1989年周小书初中毕业,中考成绩名列全烔炀区前茅。但在选择志愿时,按照爷爷周济老先生的主导意见,填报了黄麓师范。周代申虽然觉得儿子这么好的成绩,没上高中考大学太屈才太可惜,但还是遵从了父亲的意见,同时跟儿子一起,规划了今后的继续学习方向。

三年后周小书师范毕业,分配到烔炀镇大花小学戴帽初中班任教。周小书在校各方面都很出色,还考上合肥教育学院英语专业的在职进修班。按照周代申老师的规划,周小书在工作、进修的同时,还参加了高教自学考试,毕业时周小书拿到了合肥教育学院专科、高自考本科两份毕业文凭,从大花小学调到烔炀镇中学(初中)任教,紧接着又被调到烔炀中学(完中)。进修毕业当年,周晓书参加了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虽然主科成绩优异,但政治科目分数拉了总分,没能考上。因为调到烔炀中学后,教学任务繁重,第二年就没再续考,以后读了安徽师范大学英语专业的在职研究生,并顺利取得了硕士学位。

周小书品行端庄,工作敬业,教学成绩突出,几乎年年被评先评优,深受学校和学生好评。他的妹妹和妻子也都是黄麓师范毕业,现在都在烔炀镇中心小学教书。周氏家族第五代乡村教育者,相信应该会青出于蓝胜于蓝的。

今年6月,周代申的孙女也要参加高考,烔炀周的教育世家还能不能延续?周老师叹了口气,然后慢声细语地说,现在乡村教师太辛苦了,孙子辈们以后还会不会选择做教师,我真不知道。

最忆是巢州

上一篇: 2023家具展览会(2021家具展览会)
下一篇: 牛郎织女会鹊桥(牛郎织女会鹊桥上一句)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