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说到夏徵舒射杀了陈灵公,另外两个奸夫孔宁、仪行父跑去了楚国。事情闹大了。
争夺夏姬的闹剧
孔宁、仪行父到了楚国,故事就不是这样说的了。他俩在路上就对好了口供,一口咬死是夏徵舒弑君自立。
申公豹(申公豹的师兄是谁)
此时的楚国国君是其史上最伟大的君主——楚庄王。他在听取了孔宁、仪行父的陈述后,多少听出点猫腻来。毕竟陈灵公那些荒唐事以及和夏姬的奸情早已传遍诸侯各国了。但楚庄王关心的不是陈灵公到底该不该死,他只是需要一个理由,一个可以出兵陈国的理由。管你陈灵公到底因何被杀,夏徵舒弑君自立就是楚庄王唯一认准的事实。
随后,楚庄王花了一年多时间处理掉手头已经纳入日程的事情—伐郑、伐宋,这两国当时是晋国的马仔,要想进军中原先得把这俩国给收拾了。到了第二年冬天,楚庄王带兵向陈国进发了。
这陈国在楚庄王跟前连手指头都不需要动,楚庄王只向陈国人说了一句话:无动!将讨于少西氏。就是告诉陈国人,我今天就是冲着夏徵舒来的,你们别做无谓的抵抗了,否则我楚国的手段你们应该是知道的。
陈国人一想也是,这宋郑两国都被楚国轻松拿下了,我陈国这点人马还不够楚军塞牙缝的。反正对面说了,只针对夏徵舒,没我们什么事。
估计楚庄王的使者还没回到楚军大营,陈国人就开城投降了。楚军进入陈国国都,杀夏徵舒。
这楚庄王说到做到,只杀夏徵舒一人(不排除杀个别抵抗的夏徵舒的死忠),余概不问。可问题来了,陈国老百姓自然是继续自己的生活,可夏徵舒他妈咋处置?现在还在俘虏营里关着呢。杀了吧,当初进城时楚庄王可是开过金口,只杀夏徵舒一人的。不杀吧,谁来养?
怎么处置夏姬,可能在咱们看来这确实是一个难题,但在当时楚庄王和他的大臣们看来,这压根就不是问题。包括楚庄王在内的楚国君臣上下,都有收了这妖孽的意思。
可以说,一睹夏姬的风采并收而用之,原本就是楚庄王伐陈的一个目标。(楚之讨陈夏氏,庄王欲纳夏姬)
这不,回到楚国,甚至可能还没回楚国,楚庄王就急于将夏姬收作第N房姨太太了(雄主都好色,秦皇汉武唐宗,都不例外)。
这时,咱们的主人公出场了,以一种忠臣谏臣的姿态出场了。看出楚庄王想收夏姬的意思后,申公巫臣前去朝见楚庄王:不可。君召诸侯,以讨罪也。今纳夏姬,贪其色也。贪色为淫,淫为大罚。《周书》曰:明德慎罚。文王所以造周也。明德,务崇之之谓也;慎罚,务去之之谓也。若兴诸侯,以取大罚,非慎之也。君其图之!
楚庄王倒也听劝,再想想前不久陈灵公的遭遇,感觉这夏姬克男人,不觉胯下一凉。罢了罢了,天下美女又不止夏姬一人,寡人慢慢物色便是,不淌这趟浑水了。
既然老大不打夏姬主意了,楚国的大臣们便把之前强行咽下去的哈喇子又反流出来了。
大臣子反第一个表示愿意承担起照顾孤儿寡母的义务,当然只有一个寡母,孤儿已经成了刀下鬼。
申公巫臣眼看自己的同僚也要陷入歧途,赶紧出来劝阻:是不祥人也!是夭子蛮,杀御叔,弑灵侯,戮夏南,出孔、仪,丧陈国,何不祥如是?人生实难,其有不获死乎?天下多美妇人,何必是?子反听完也是胯下一凉,打了退堂鼓。
可这夏姬终归还是要处置吧,楚庄王最后问了一圈,结果只有连尹襄老不怕死、不怕克夫,说罢楚庄王就把夏姬嫁给了连尹襄老。
这连尹襄老,看他的名字就知道他不姓连,根据咱前面说到的名字的组成,连尹是楚国连这个地方的地方长官,根据楚国的官制,尹就是官名,如楚国的相被成为令尹,还有门尹、宫厩尹等官职。襄老是他的名。按照史书记载的惯例,一般称其为连尹襄老,如同申公巫臣那样。
就这样,连尹襄老与夏姬快乐地生活在了一起。
但历史可不是童话,更加戏剧的还在后头。申公巫臣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