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赋予一方土地雄魂,水为座座城市注入灵魂。古代大部分城市都会依水而建,究其原因一为取水之利,二为交通之便。现代城市对水更加渴望,或在城市里挖河造湖,或依靠水域展开城市建设。邓州城也不例外,湍北新区城市框架的形成使邓州展开了跨河发展的愿景,与此同时回形内外城河改造、疏浚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当中,根据政府部门的规划,邓州要实现城区水系的联通,要实现“八河五渠润邓州,一城水色满城绿”的美好画卷。
纪信简介(纪信救主的故事)
▲邓西湖
而位于城西的邓西湖正是邓州城区水系的“水龙头”,不仅担当着调节城区水系用水的重任,还是邓州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徜徉在环湖路上,微风迎面扑来,沁人心脾,放眼湖面,波光粼粼,天水互映,别有风韵,倒也不负“西湖”之名。湖西岸绿树掩映之中,一片灰砖黄瓦的建筑若隐若现,移步前去,在高大的青石牌坊之后,一座重檐灰瓦的庙门上“西湖金殿”四个大字熠熠生辉,这里就是邓州现在的城隍庙了。进庙门,影壁墙之后,院内中央的主体建筑就是城隍大殿。大殿周围还有望乡台、阎王殿、西湖宝塔等建筑,以及文昌殿、火星殿、药王殿、三星转运殿、娘娘殿、南海观音殿、财神殿、土地殿等配殿。
▲西湖金殿及城隍大殿
城隍,“城”原指挖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古人造城是为了保护城内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墙、城楼、城门以及壕城、护城河。他们认为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在,于是城和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道教把它纳入自己的神系,称它是剪除凶恶、保国护邦之神,并管领阴间的亡魂。
城隍是自然神,凡有城池者,就建有城隍庙。明太祖洪武元年下旨封开封、临濠、束和、平滁四城的城隍为王,职位正一品,与人间的太师、太傅、太保“三公”和左、右丞相平级,又封各府、州、县城隍为公、侯、伯,即府城隍为监察司氏城隍威灵公,职位正二品;州城隍为监察司氏城隍显佑侯,职位正三品(邓州城隍显然为正三品);县城隍为监察司氏城隍显佑伯,职位正四品,并且重建各地城隍庙,规模高广与当地官署衙门完全一样,还按级别配制冕旒哀服。
邓州城隍庙元以前已毁无存,明以来几迁其址。
▲邓州城隍庙位置图
妇幼保健院后(即市委招待所大院)的城隍庙为明洪武五年(1372年)由知州孔显而建,明永乐年间郡人邢焕修,明代宗景泰(1450—1456)年间,知州崔富重修,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知州吴大有继修,明嘉靖丙辰年(1556年),知州张仙复倡义民再修,后毁于民国战火。其旧址现仅存望乡台一座,据坊间传言:也差点在“除四旧”被拆,只所以得以保存,是因为要拆他的人都巧合地得到了“恶果”。这种灵异的说法无从考证,是典型的民间传说,体现了老百姓对生死及善恶轮回的敬畏。
▲明清邓州城隍庙望乡台
常言道,“一天不吃人间饭,两天就过阴阳界,三天到达望乡台,望见亲人哭哀哀”。鬼魂去地府报到前,对阳世亲人十分挂念,尽管鬼卒严催怒斥,还是强登望乡台,最后遥望家乡,大哭一声,才死心塌地前往“阴曹地府”。正是“望乡台上鬼仓皇,望眼睁睁泪两行。妻儿老小偎柩侧,亲朋济济聚灵堂。”
后邓州城隍庙迁址至土城河外,即现今的南桥店苹果市场附近。时过境迁,此城隍庙已经没有了建筑遗存,空留下了两条以城隍庙命名的小街巷——城隍庙南街、城隍庙北街。
▲民国城隍庙空留两条小街巷
西湖金殿城隍庙的工作人员老萧介绍说,城隍神是古代中华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衹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有大善举的功德之人充当。西湖金殿庙中央的城隍大殿供奉的其实是天下总城隍纪信(纪信,汉朝将军,曾参与鸿门宴,随刘邦起兵抗秦。由于身形及样貌恰似刘邦,在荥阳城危时假装刘邦的样貌,向西楚诈降,被俘。项羽见纪忠心,有意招降,但纪信拒绝,最终被项羽用火刑处决)。而庙前北侧面南的“冥府”主位供奉的实为邓州城隍。由于年代久文献缺失,邓州城隍名讳等详尽信息暂时无法考究,只知生前系宛城瓦店的大善人,农历三月十八是其生辰,本地传统的三月十八物资交流大会其前身就是邓州城隍庙会,或者说他就是城隍庙会。老萧说邓州城隍很“灵验”,每月初一、十五来庙里许愿、还愿的人很多,香火很旺。这护佑一城的神衹和一方父母官类似,不管你来自何方,只要为官一方谋一方福祉自然会被树碑立传,真心为治下百姓办事自然有万世口碑;倘愚弄百姓,鱼肉乡里,自然被史书所唾弃;若似孙连城一样在其位,不谋其政,混日子得过且过,肯定要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旮旯里。
▲现邓州城隍庙(西湖金殿)卫星图
最后老萧说:希望大家都能帮忙搜集有关邓州城隍的典故信息,这有助于研究纪念邓州城隍,也是功德一件。
邓州籍的名臣烈士也有很多被奉为守护一方的城隍神,其中最出名的当属唐代的张巡和明代的铁弦。
位于济南大明湖北岸有座铁公祠,是为纪念明代兵部尚书铁铉而建。济南人民视其为乡土神或城隍爷。铁铉,字鼎石,河南邓州人。明建文帝时镇守山东济南,任山东参政。
1378年,朱棣本打算决心攻占济南,截断南北水陆道路,划疆而守,再进一步窥伺金陵,偏偏在这里遇到了铁铉和盛庸。两个人不但守住了济南城,还相持长达三个月之久,最终逼得燕王退军。
济南解围之后,铁铉在大明湖天心水面亭设宴,犒赏将士。得以免于战火的泉城百姓于是称铁铉为“城神”。
张巡,字巡,邓州南阳(《新唐书》载)人(百度百料篡改为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人),生于唐中宗景龙二年(公元708年)。唐玄宗开元末年,张巡中进士,历任太子通事舍人、清河县令、真源县令。安史之乱时,起兵守卫雍丘,抵抗叛军。至德二载(757年),安庆绪派部将尹子琦率军南侵江淮屏障睢阳,张巡与许远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死守睢阳,前后交战四百余次,使叛军损失惨重。有效阻遏了叛军南犯之势,遮蔽江淮,保障了唐朝东南地区的安全。最终于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因粮草耗尽、士卒死伤殆尽而被俘遇害。后获赠扬州大都督、邓国公。被人们封为睢阳城隍神(张巡还被很多地方奉为土地或城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