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双十协定(双十协定的主要内容)

双十协定(双十协定的主要内容)

双十协定(双十协定的主要内容)来源:中国军网微信·中国军号编者按85年前,为抵抗日本侵略者,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新编第四军,奔赴抗战前线。为纪念八路军和新四军成立85周年,中国军网微信将陆续推出系列文章,带你了解八路军、新四军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双十协定(双十协定的主要内容)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

来源:中国军网微信·中国军号

编者按

85年前,为抵抗日本侵略者,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新编第四军,奔赴抗战前线。为纪念八路军和新四军成立85周年,中国军网微信将陆续推出系列文章,带你了解八路军、新四军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

双十协定(双十协定的主要内容)

双十协定(双十协定的主要内容)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没有正式实行军衔制度。但是,当时八路军、新四军部分人员曾有过军衔,有些官兵还佩戴过军衔领章或胸章。而且,抗战初期和抗战胜利后,在八路军、新四军中还曾两次酝酿实行军衔制度,只是受当时战争环境和物质条件的限制,这一愿望未能实现。

红军改编八路军

1937年8月1日,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中国工农红军即将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之际,红军总政治部在《关于新阶段的部队政治工作的决定》中指出:“红军的改编在某些制度上有了原则上的改变(如采用官阶制度等)。”所谓“官阶制度”,就是当时军衔制的别称。抗战进入第三个年头,鉴于部队正规化建设的需要,1939年4月2日,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致电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并中央书记处,询问“干部之等级可否行施规定”,提出“部队日益扩大,正规军各种制度亟待解决。拟照国民革命军编制区分,规定部队中各级干部之等级(三等九级制),这可兴奋干部,职责分明,于我军传统亦无损害”。同年5月30日,朱德、彭德怀和八路军政治部主任傅钟,以八路军总部的名义颁发了《建立等级制度的训令》。《训令》对八路军、新四军建立等级制度的重要性及其特点,评定标准、办法和批准权限等均作了说明。同时,为配合等级评定,还制定并公布了八路军编制表和各级职务的基准军衔。《训令》指出:“等级制度的作用,在于严明职责与赏罚,兴奋部队官兵的上进心,建立上下级的正确关系,以此增强部队的纪律和战斗力。”《训令》规定了三项评级标准,即:“历史长而且革命意识坚强;能力强,工作热情高;现任职务。”

这次拟议的军衔等级,是按当时国民党军队的衔级设置的,为六等十六级:

将官: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准尉;

军士:上士、中士、下士;

兵:上等兵、一等兵、新兵。

《训令》发布后,中央军委于同年8月20日又发出《重新规定部队等级制度的指示》,要求在评级时,“不拘于一般军队的成规,不迁就国民党的制度,按照我军之特殊性质,以便于确立指挥关系和工作关系及增进团结为原则”;“战斗员不宜分等级”等。基于以上要求,八路军领导机关和部分正规部队曾进行了评衔活动,东北抗日联军也做了实施军衔制的准备工作。但是,正规制度的建立、完善与部队的稳定、集中程度密不可分,受当时物质条件、艰苦而频繁的作战环境制约,各部队无法集中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评衔工作。因此,当时除了驻国统区八路军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被授军衔之外,整个部队由于“敌后斗争日益艰难,游击性日益增强”,评衔工作进展缓慢。直到1942年2月3日,有的军区在关于《精兵政策及等级制度的布置》指示中,还在做评级评衔的具体要求。

1942年八路军反“扫荡”作战

1941年和1942年的两年间,是抗日战争中最艰苦的阶段,授衔工作不可能继续进行。1942年4月24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根据当时军事斗争形势,联名给八路军总部、新四军军部、第一一五师、第一二〇师、第一二九师、晋察冀军区、冀中军区、山东纵队,发出《军队中暂不规定等级军衔》的征求意见电,请各战略单位领导同志发表意见。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示发出后,各部队均作出反应,表示拥护中央不划分等级的指示。

鉴于种种原因,我军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这次评级评衔工作,于1942年上半年基本停止。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共两党于1945年10月10日签订了“双十协定”,1946年1月10日签订了“停战协定”。1946年1月31日,由国共两党、其他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代表举行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政协决议”,国民党接受了我党和平建国基本方针。为了适应这一新的形势,中共中央于1946年2月24日在《关于军队整编的若干问题的指示》中指出:“我党军事干部应该请求政府加委,取得正式官衔,以便将来在国防部占有一定地位,”“由国家按级一律待遇”。因此,党中央决定“我军各级干部即须实行将校尉的正规制度”。

《指示》下达后,在我军部分机关和部队干部中,即开始评定军衔等级。这次拟定的军衔等级,与1939年那次基本一样,也是按当时国民党陆军军衔设置6等16级,除将新兵改为二等兵外,其他各衔级设置和衔称均未变。

因此时全面内战还没开始,八路军、新四军番号仍继续使用。1946年3月7日,新四军、山东军区政治部发出《军队官兵阶级说明与规定》,对新四军官兵阶级(军衔)作了明确规定:

新四军军长、政委为上将;

副军长、副政委为上将与中将;

军参谋长、政治部主任为中将;

师长、师政委,军区司令员、政委为少将;

师和军区副职及参谋长、政治部主任为上校;

团长、团政委为上校;

副团长及参谋长为中校;

营长、教导员为少校;

副营长为上尉,特种兵提高一级;

连长、指导员为上尉;

副连长及资深的排长为中尉;

排长为少尉;

司务长为准尉;

副排长为上士,班长为中士,副班长为下士;

战斗小组长、司号员、卫生员为上等兵,老战士为一等兵,新战士为二等兵。

这是一个从军长到新战士的完整明确的编制军衔体系。其中,师长、团长、营长、连长分别为少将、上校、少校、上尉,与传统“惯例”相同。

新四军军长陈毅、副军长张云逸

但是,按照这个评衔规定,新四军的军长陈毅,甚至副军长张云逸都可以评授上将军衔,是不是感觉高了?我们知道,军长的军衔,世界各国大都是中将。当时,国民党军队的军长一般也是中将,有些新提的军长才是少将。新四军首任军长叶挺也是中将。新中国成立后,我军两次实行军衔制时,军长一般为少将。那么,为什么当时新四军军长的军衔定得这么高呢?这要从部队的编制规模说起。新四军在组建之初只有10300人,按说只够一个师的规模。经过抗战的战斗洗礼,到1946年初,新四军已发展为下辖几十个旅,共计31万人的庞大军团。尽管新四军此时仍沿用最初的番号,名义上还是一个军,但实际上已是相当于方面军一级的战略军团,规模比当时国民党军队的集团军大得多。国民党的集团军平均不到10万人,集团军总司令一般是上将或中将。这样看,新四军军长评授上将军衔并不为过。

八路军、新四军这次评衔工作刚刚开展不久,蒋介石便撕毁了《停战协定》,发动了全面内战,此项工作只得停止。新四军军长陈毅、副军长张云逸未能成为八路军、新四军的第一批“三星将军”。不过,未出10年,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陈毅、张云逸分别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

陈毅元帅

张云逸大将

(作者:军史专家徐平)

(中国军网微信·中国军号出品)

上一篇: 北洋军(北洋军阀)
下一篇: 三大主义(三大主义是哪三大)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