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记忆承载。欢迎关注阅读全文。
一连串的正儿八经,今天聊一个不正经的话题。
真田昌幸(真田昌幸和武田信玄)
有人说,此前在奈良夏之阵中干掉关白的铁炮足轻山上徹也取代了昔日战国时期的真田幸村,成为日本第一兵。
这句话,我来给不熟悉日本历史的读者解释下。
奈良是个地名,奈良夏之阵,时间,地点。所以后面要出来的,自然是人物,事件。
这里面的人物有两个,一个是关白。
关白是一种官职,日本幕府时期的文官第一人,反过来讲,武官第一人就是幕府将军,征夷大将军。
这俩官职都是正一位,名义上关白高些,因为关白是摄政的意思。但实际上,日本长期由幕府统治,自源赖朝之后,征夷大将军就是日本的实际统治者。
那么这里的关白,指的是安倍晋三,他做到首相了嘛。
至于铁炮足轻,是一个兵种。
战国时期,日本的军队分武士与足轻。武士,就是不种地的,你可以认为是全职士兵,相当于欧洲的骑士。
武士阶层一级级向上效忠,效忠到大名,大名再向幕府将军效忠。自此构成了武将统治日本的体系架构。
武士不一定有马的,但大都佩着一把刀,武士刀。说明他是贵族,有别于农民。
那么足轻是什么?就是需要种地的士兵。战时为兵,闲时为农。
你看战国游戏里面日本武士打仗的时候,两个武士拿着刀,全副铠甲,彼此报家名。
我爸爸是谁,我爷爷是谁,我太姥爷是谁,俩人絮絮叨叨,最后身份高人一头的,就很激动,气势上压倒了对方,然后就嗷嗷叫的往上冲。
那么足轻是干嘛的呢?足轻就是跟后面拣人头的。贵族单挑完了之后,他们负责捡装备,砍掉对方的首级。
你看到了,日本战国时期的战争和我们春秋时代很相似,或者说和三国演义里面描述的战争很相似。
还是那种大将一马当先,冲在前面,个人武力为主,作战指挥为辅的这么一种原始打法。
所以日本战国时期动不动一场惊天动地足以改变日本命运的大战过后,你发现双方只死了几十个人。还不如我们村头打架斗殴抢水源。
就是这个原因。大量的足轻,只是来打酱油的。
说到底,他就是种地交税的,给谁交不是交?交给上杉也是交,交给武田也是交。
上杉和武田也许会较劲,那是因为他是收税的,打输了,税就收不上来了。但是那个种地的农民,不会那么较真。
那么足轻里面,也分兵种。最常见的就是拿个竹竿子,甚至拿锄头的都有,反正是凑人头,打酱油。
稍微专业一些的,这就是弓箭手了,弓箭足轻,这属于有技能的。有点像工地上打杂的小工与技术工种之间的区别。
再专业一些,那就是铁炮足轻。
铁炮不是大炮,就是枪,1543年一艘中国船遭遇风暴漂流到九州南部的种子岛,传来了西班牙人的火绳枪,日本人就管这个叫铁炮,或者种子岛铳。
这种铳,就有点像山上徹也用3D打印机打出来那玩意儿,所以人们才把他称作铁炮足轻。
最后一个出场的人物是真田幸村,被称作日本第一兵。他老爹是真田昌幸,非常有智慧,在日本战国时代论智慧肯定能排进前五。
被丰臣秀吉称作表里比兴。就是墙头草的意思。
墙头草不是贬义,是夸他。因为日本战国时代充满了下克上,各种背叛,倒戈,暗杀,造反。大家都是墙头草,谁玩得更溜,反而是一种优势。
真田昌幸就是生活在上杉,武田,织田,北条,德川,丰臣各大名之间的一个小名。
你可以认为就相当于一个城主。大名里最小的就是个城主,再往上国主,再往上,那就是几大势力,最后的胜出者,就是幕府将军。
昌幸就是这么一个最小的城主,他起先是武田家家臣,武田被织田灭后,他归织田家的泷川一益领导。
本能寺之变之后,信长丧生,他投降了北条家,然后又跳槽,投奔了德川家。再然后,又背叛了德川家,把次子真田幸村送去上杉家为人质,归顺了上杉。
此后,因为上杉家归顺丰臣,他就跟着丰臣混了。
所以丰臣秀吉称他表里比兴,心口不一,确实是个墙头草。
那么他这个次子真田幸村,在19岁的时候,被父亲从上杉家接回来,送去丰臣家继续做人质。
丰臣秀吉很喜欢这人,赐他姓丰臣。并且授予从五位上的官位,让他担任了近侍。
这个位置不低,织田信长当年作为尾张大名,他的起点只是弹正少忠,从五位下。那年月秀吉连武士都还没混到。可见秀吉对幸村,是真的喜欢。
那么幸村也没有辜负这种知遇之恩,他此后一生,都忠于丰臣集团,这一点和他那个表里比兴的老爹,完全不一样。
昌幸有两个儿子,长子跟着德川混,次子跟着丰臣混。大儿媳妇是德川家第一武将本多忠胜的女儿。二儿媳妇是丰臣家名将大谷吉继的女儿。
你看明白他的布局了吧。
丰臣秀吉死后,发生了一场改变日本历史走向的关原合战。这场战争中,昌幸两头押注,让老大跟着德川出阵,而自己带着次子幸村站队丰臣,与德川为敌。
战争以德川家康的胜出告终,在长子老丈人的哀求下,昌幸和幸村没有被处死而是没收领地,发配到九度山软禁了。
昌幸就这么被软禁致死。但他的儿子幸村在14年后,逃离了,投往丰臣家。
丰臣家那时候已经不是天下之主了,只不过德川不肯绕过,他们也只能反抗。
幸村作为著名的军事指挥家,尤其是防守大师,与浪人谋略家后藤基次一起成为了丰臣家的军师,史称二军师。
真田家最有名的就是防守,真田丸,后来拍成电视剧。就像丰臣秀吉最擅长的就是攻城。
有这么两个大牛加入,丰臣家是否有翻盘的希望呢?
答案是否定的。
一方面,二军师,这本身就是一种缺陷。到底听谁的?后藤基次与真田幸村,分享了仅有的资源,各自干各自的。
不仅如此,更糟糕的是,丰臣家高层实际上谁都不信任,他们还保留了相当一部分军力作为后备。
在实力远逊于德川家的前提下,你不集中力量放手一搏,还要兵分三路,失败是必然的。
但是在这个大背景下,真田幸村用仅有的兵力,他能指挥的那部分兵力,创造了一个局部的战争奇迹。
他冲入了德川家康的本阵,遗憾的是,家康这人一贯不要脸,逃了。不仅临阵脱逃,而且是丢掉帅旗,让人家找不到自己,混在人群中跑了。
所以最后幸村被乱兵包围,力战而亡。
就像李清照说,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在这一点上,大家都一样。日本人也是崇尚英雄的,看不上家康这种有辱武士名声的行为。
当然,家康不是第一次了,他经常干这种事儿。正是因为足够不要脸,而且活得久,才能重开幕府,成为大将军。
不过自此之后,幸村就成了日本人心中的第一兵。他险些阵斩了征夷大将军。
那么我来比较下,山上徹也与真田幸村。
从结果来看,山上徹也完胜,他搞定了,幸村没搞定嘛。
从性价比来看,山上徹也还是完胜,他简直是零成本达成目标,反过来讲,幸村一辈子都没做到。
但这是商人的视角,名头这东西,不是这样给的。
一方面,出身很重要。
你看与真田幸村并称日本三大悲剧英雄里的另外两个人,楠木正成和源义经。
楠木正成在推翻镰仓幕府中起到重要作用,最后死于足利叛军,被称为武神。
源义经是源赖朝的弟弟,一起讨伐平家,但是因为功高震主被猜忌,最后自尽。
看这俩人的姓就知道,都是历史上的大贵族。
楠木出生于橘氏,是敏达天皇的后裔;源义经出身清和源氏的分支河内源氏,是清和天皇的后裔。
真田家弱很多,是东信浓豪族海野氏的支流,但甭管怎么说,都是贵族。
山上徹也,这个山上什么意思呢?就是出生在山脚下的意思。这都是明治结束了幕府,全盘西化的过程中,大家随便起的。
日本人是非常讲究出身的,皇族、华族、士族、平民,华族内部才有爵位,分什么公侯伯子男。
所以可想而知。山上徹也如果想要获得认可,除非像历史上平民出身的丰臣秀吉一样,被天皇抬籍,赐姓。
但很显然,作为刺客,这是不可能的。
另一个方面,跟对人很重要。
楠木正成人家站队站的是天皇,将军天天换,天皇可不变。所以无论你当时怎么失败了,事后都会被追封,追赠,追评。
源义经也是一个道理,他等于站在了将军的对立面,等到将军换了,他也就平反了。
真田幸村是同样的道理,德川幕府总有倒台的时候。
但是你站在山上徹也的角度想想看,这些条件他都不具备。
说到底,造神都是统治者去造的,因为很花钱,而且需要持久的花钱。历史上孔子,关羽,孔庙,关帝庙,你得有那种财力级别的投入,而且动辄数百上千年的投入。
你看哪儿有荆轲庙?
没有人会愿意长久地花钱树立荆轲这种形象。说到底,日本人花钱树立楠木正成,源义经,真田幸村,不是在表彰他们的结果,而是在表彰他们的忠诚。
所谓关键时刻,你愿意站出来,为老大挡枪,而不是对着老大开了一枪。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记忆承载。欢迎关注阅读全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