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的秋天,当国内各界爱国人士正在热血沸腾地寻求救国之路时,盛世才带着他的妻子乘着火车迈进了寒风凛冽的新疆。
正当盛世才以为自己即将要在新疆大施拳脚、一展宏图之时,新疆省政府主席兼总司令金树仁却只给了他一个无关痛痒的闲职——督办公署上校参谋主任。
盛世才内心不悦,但深知“小不忍则乱大谋”,于是笑着接受了这个职位,装作一副不在意前程富贵的模样。
奉军郭松龄简介(东北郭松龄简介)
金树仁果真被盛世才的这副笑容蒙蔽了双眼,他一定想不到,就是这个对着自己点头哈腰的下属,日后会取代自己,甚至站在比自己更高的位置,成为统治新疆时间长达12年之久的“新疆王”。
金树仁想不到的事情,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这还要从头讲起。
20世纪30年代时期前后的中国,处于思想大转变时期,社会各界人士纷纷献出自己的力量试图探寻不同的救国之路。
盛世才就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因为家境不错,他少时于1917年就远赴日本东京明治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在此期间,他接触到了不少新思想,其中便包含马克思主义思想。
1919年,日本留学生们听闻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国内学生正在举行五四运动的消息以后,一致举荐盛世才回国参加五四运动。
当盛世才站在国内青年学生的队伍里时,他才深深地意识到,读书并不能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于是毅然弃笔从戎,前往广东李根源主办的云南陆军讲武堂韶关分校进行初步学习。
在这里,他接触到大量的军事理论与思想,从一个学生变成了一名士官。
毕业以后,他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东北,先后在张作霖麾下的奉军第八旅郭松龄部担任排长、连长以及上尉参谋等职,因为出色的表现,盛世才逐渐获得了郭松龄的信任,成为了他的亲信。
没过两年,郭松龄深知尽管盛世才十分出色,但其所学的军事理论不足以支撑起他的才能,于是请求自己的上司张作霖批准并赞助盛世才再次远赴日本留学。
于是,盛世才在日本陆军大学开始了自己的修学之旅。
但变故总有发生。
1925年,浙奉战争爆发后,郭松龄正在日本考察军事,不料听闻张作霖正在日本购买大量的军事武器,意图与南方的国民军开战。
在此之前,郭松龄与张作霖的作战思想一直不甚相同。
作为军阀三巨头之一的张作霖野心勃勃,想要通过不断地征服,进而扩张自己的管辖区域。
于是张作霖将大批奉军调入关内,意图占领南方各省;而郭松龄却认为此时军队应该退出关内,其主要任务在于保境安民。
他这一主张当然不会被张作霖所采纳,而张作霖手下的大部分人为了保全自身,在政治上“团结”地排挤了郭松龄,郭松龄此刻在这些领导班子里可谓是举步维艰。
因此当这一消息传入郭松龄的耳中之时,他勃然大怒,决定联络冯玉祥共同反奉,谁知冯玉祥与张作霖经常交好,事后便出卖了郭松龄,导致郭松龄仓皇出逃。
同年11月,郭松龄逃至滦州,并在那里组织了一批军队。
次年,郭松龄愤然起兵,将张作霖的大将姜登远枪毙,随后发表反奉宣言,与张作霖正式成为敌对关系。
反奉战争在前期可以说是势如破竹,郭松龄趁着张作霖以及部下还没有反应过来之时,打得他们措手不及,接连取得了几次胜利。
但张作霖哪会一直反应不过来?他积极应战,加上自己军队在物资补给等方面的优势,很快,郭松龄的军队便落了下风。
但这并不是郭松龄在这场反奉战争中失败的真正原因。
郭松龄之所以敢造反,很大程度上是得到了日本的支持,日本开出条件,只要郭松龄答应了,那么他们将会支持郭松龄的这场反奉战争,毫无疑问,郭松龄答应了。
按理说郭松龄有了支持,这场战争不会败得这么快。
原来,张作霖因为郭松龄的攻势太猛,觉得自己有点顶不住了,也去找了日本。
日本哪会管什么仁义道德,秉着“谁给的利益多,就帮谁”的原则,日本开出了更高的条件。
张作霖被迫答应了,等到张作霖这边刚一点头,日本立即反悔了与郭松龄的约定,出兵帮助张作霖平叛。
前有张作霖军队猛攻,后有日军辅助偷袭,郭松龄自顾不暇,失去了这场战争的主导权,反奉战争也就谢了幕。
但说了这么多,与我们的主人公盛世才有什么关系呢?
前面讲到,盛世才一开始是在郭松龄部下当的官,后来又受到了郭松龄的赏识,还在他的推荐下,让张作霖资助他去了日本陆军大学进行学习。
两人的关系亦师亦友,所以当他得知郭松龄发动反奉战争的时候,盛世才第一个跳出来支持他。
因此,当这场战争失败以后,他与张作霖可算是结下了梁子,张作霖不派人去日本杀他已经是万幸,哪里还会资助他在日本求学?
没了张作霖的资助,加上盛世才在日本开销巨大,他的生活一时间变得窘迫了起来。
好在盛世才为人聪明,懂得奉承,他用写信的方式求助孙传芳、冯玉祥、蒋介石等人,并成功得到了他们的资助,这才完成了学业。
1927年,盛世才怀着满腔热血回了国,刚一回国,他便进入到了国民党贺耀祖部下,在湖南这里当着一名参谋。
直到同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他才被调往南京,担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上校参谋兼中央军校附设军官团教,而且没过两年,他便跻身一跃,被任命为参谋本科第一厅第三科的科长。
在一众军官中,年仅32岁的他,算是年轻有为。
然而只有盛世才自己知道,他的野心不止于此,他要的是带兵的实权,而不是这个看起来地位很高,但手下无一兵一卒的军衔。
但这里是哪里?是南京。
盛世才知道,南京这里卧虎藏龙,多得是军官,而且还是有实权的军官。在这样一个狼多肉少的环境下,自己要想从他们口中夺出一点“肉”来,也许不但不会成功,说不定还会被他们给“吃”掉。
这可怎么办呢?正当盛世才陷入苦思冥想的境地之时,一个人的到来,让他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原来,就在内陆地区军阀混战,动荡不安之时,新疆也在经历着属于自己的“雨雪风霜”。
自辛亥革命爆发以来,各地纷纷响应号召,推翻封建专制,建立民主政权。
尽管新疆地处偏远,仍旧得到了革命的号召,革命队伍纷纷揭竿而起,其中最为人们熟知的就是辛亥革命以后新疆的第一位统治者——杨增新。
自1914年袁世凯任命杨增新为新疆将军,到后来继续担任新疆督军、督办,再到1928年他被南京国民政府任命为新疆省主席兼保安总司令以来,杨增新一直都是新疆这片土地上最大的长官。
俗话说“树大招风”,杨增新身居高位,手中攥着令无数人趋之若鹜的权力,他招人妒忌在所难免,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杨增新日日小心谨慎,躲过了无数的暗杀,还是死在了别人的手里。
1928年7月7日,杨增新受樊耀南的邀请,前来参加俄文法政专门学校的首届毕业典礼。
杨增新不知道的是,樊耀南对他的新疆省主席一位觊觎了很久,此次邀请,意在暗杀杨增新。
樊耀南在学校里暗中布局,让杀手藏在人群之中,只等杨增新一来,趁人多混乱之时将他杀掉。
杨增新单纯以为樊耀南只是一个小小的俄文法政专门学校的校长,没有什么大的能耐,许是对自己太自信、又对樊耀南太轻视,总之,他倒在了宴会上,再也没有起来。
而杨增新的亲信金树仁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集结军队,活捉了樊耀南以及其若干余党,并在抓捕他们的第二天,将他们全部处死。
后来金树仁则在各级军政要员会议上,被推举为新疆省政府临时主席兼总司令,并于3个月后,得到了国民政府的正式委任书。
自此,新疆省的第二位主席产生了。
金树仁上台以后,很想有一番作为,为此他也做出了一些方面的改良,但新疆地区地形复杂、经济落后,金树仁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大力扩充军备,这就导致百姓们负担加重,无力承受军队的日常开支。
一时间,民怨载道,新疆省各地出现大小骚乱,金树仁刚开始还能应付,但时间长了,金树仁有些招架不住这种情形,他决定向内陆引进人才和资源,改变新疆省的现状。
于是在1929年秋,金树仁派遣新疆省秘书长鲁效祖前往南京为新疆训练军队寻找人才。
正是在这一年,盛世才结识了鲁效祖,也正是因为这次的结识,改变了盛世才的一生。
没认识鲁效祖之前,盛世才一直是闷闷不乐的。
他在南京这个地方不能够好好地施展自己的拳脚,无论做什么事都有无数人的监视与阻拦,但要让他放弃如今科长的职位,对他来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盛世才在多番思考犹豫之下,向南京国民政府提出想要外调的意愿,正好此时的鲁效祖已经来到了南京,一听说盛世才有这种意愿,当即联系了国民政府秘书彭昭贤,要求结识这位人才。
二人见面以后一拍即合,鲁效祖最终决定,要带盛世才回新疆。
但前往新疆的路也并不是好走的,更何况盛世才是一个外来人,在新疆举目无亲,他凭什么一来就得到重用?
果不其然,当踏入新疆的土地以后,盛世才才知道,要想在新疆实现自己的“英雄梦”,需要从低处往上爬。
他深知金树仁招揽人才的举动只是表面做给新疆省的百姓们看,私下里的金树仁嫉妒自己的才能,担心自己凌驾于他之上,所以总是在暗中打压自己。
因此,他只好收起锋芒,蛰伏了起来,做着那些不重要的小事,很快,金树仁开始接受并且逐渐信任起了盛世才。
到了第二年,新疆的哈密人民再一次爆发了暴乱,金树仁的部队损失惨重,无奈之下,金树仁任命鲁效祖为援军总司令,盛世才担任总司令部参谋长,率部队前往哈密镇压这场暴乱。
就在这一次战争中,盛世才展现了自己出色的军事才能,得到了金树仁的重用。
此后几年里,金树仁多次派遣盛世才前往新疆各地平乱,他也不负期望,几乎是屡战屡胜。
也正是在多次的战争中,盛世才终于组建了一支直接听命于自己的部队,并在新疆开始站稳了脚跟。
正当金树仁还在暗暗得意自己的手下有如此既出色又听话的“常胜将军”盛世才时,由迪化县县长陶明樾、新疆航空学校校长李笑天、省府参谋处长陈中等人带领的归化军,发动了政变。
金树仁仓皇出逃,并给盛世才带去了命令,要求他平定战乱。
可盛世才早已不是那个刚来到新疆、“手无缚鸡之力”的盛世才了,他决定“坐山观虎斗”。
等到金树仁被归化军击败,被迫下台之后,盛世才趁着归化军休养生息的功夫将他们一举拿下,成为了新疆临时督办。
但这个临时督办的头衔依旧让盛世才没有安全感,于是他一方面派人在南京国民政府里为自己游说,要求承认自己的新政权;另一方面,盛世才加紧对异己的消除。
当时在新疆,除了金树仁一支,还有张培元与马仲英两股势力,二人见盛世才政局不稳,决定联合起来对盛世才发动进攻。
在这样的情况下,盛世才对马仲英、张培元连续进行了三次战役,但盛世才军队实力远不如另外两人的队伍,就在盛世才背腹受敌之时,恰巧受到命令准备撤回关内、继续抗日的东北抗日义勇军从苏联辗转回国要经过此地,于是盛世才设了一个局。
他暗中指示手下四处散布马仲英乃“日本帝国主义走狗”的言论,此言论一出激起了东北抗日义勇军们的义愤,于是义勇军的大部分人留在新疆协助盛世才击败了马仲英,逼得张培元开枪自杀,自此,盛世才在新疆的统治基本稳固了。
很快,在他强有力的武装强压下,他终于在新疆这块土地上成为了第三位统治者。
但这仅仅是他自己任命的,南京国民政府的蒋介石对于盛世才的能力有疑,迟迟不愿将其正式任命。
但盛世才从来就不是坐以待毙之人,他开始另谋出路,于是,他把目标转向了与新疆相邻的苏联。
苏联在那个时候国力雄厚,能够对新疆有着多方面的支持,无论是从日常生活还是军队资源,只要得到了苏联的帮助,那么自己就可以在新疆省鼎足长存。
盛世才想起了自己在日本曾接触过马克思主义思想,于是他把自己伪装成一个共产主义的坚定维护者,表示出“亲苏、亲共”的意愿,那时的前苏联与中共交好,作为中共的盟军,在国际上也是一直站在中共这一方。
于是盛世才从中做起了桥梁,苏联将物资从新疆运进,新疆可作为中共的后援,供中共休养整理。
盛世才这一举动得到了苏联斯大林的肯定,他下令苏联给盛世才统治下的新疆送去了军事援助和经济援助,又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予以其支持,并派遣一批专家、技术人员、干部、共产党员来新疆,具体帮助盛世才制定了“六大政策”,即“反帝、亲苏、民族平等、和平、清廉、建设”,标榜“建设新新疆”,以恢复和发展新疆的经济文化。
在苏联的帮助下,新疆的经济得到某些恢复和发展,甚至在这一过程中,盛世才加入了苏联共产党的组织,成为了一名联共党员。
但好景不长,1942年,苏联国内局势不稳,又加上要与德国开战,此时正是孤注一掷,全力一搏之时,一时间无法顾忌到中共。
盛世才感到苏联如今已经不能成为自己强有力的依靠,加上蒋介石此时的“亲民”政策,亲书并许诺盛世才“吾弟之事业即为中正之事业,故中正必为吾弟负责,以解除一切之困难也”。
同年8月,蒋夫人宋美龄亲临迪化,向随访的各国记者表示:“中央坚决相信盛氏,将来新疆各项工作需要中央协助与否,全由盛氏决定”。
一句“全由盛氏决定”,直接收买了盛世才,他要的不就是占据一方,做自己的王吗?
于是盛世才再不掩饰自己的野心,公开发表自己不再信仰马克思主义,并在此之后屠杀在新疆的中共党员以及苏联驻新疆的领事们,其中大部分便是当初帮助他消灭马仲英的东北抗日义勇军。
盛世才终于将自己与共产党、与苏联彻底分裂。
他不知道的是,人们所讲的“做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这句话,有多么的在理!
蒋介石看他态度坚硬,于是派少部分国民党进入新疆,刚开始这些国民党对盛世才是各种拉拢,慢慢卸下盛世才防备的同时,也在暗中加紧剥夺盛世才的权力。
当盛世才反应过来自己是“引狼入室”的时候,时间已经过了两年。
1944年,盛世才又想起了苏联,此时的苏联在与德国一战中获得了胜利,国内局势也稳定了许多。
盛世才致电斯大林,想要重新加入联共组织,但盛世才此前的做法已经深深伤害了苏联政府,斯大林不仅拒绝了他的请求,将他的电报转给了蒋介石,而且还向国民政府施压,要求撤换盛世才。
蒋介石看到盛世才已是众叛亲离,于是将他调回重庆。
就这样,盛世才在新疆的军阀统治终于结束了。
但他在位期间犯下的错,也在他回重庆的路上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先是因为带的财产过多,他的车队在经过陕西宝鸡时被“军官团”借口与卫士队寻衅而被抢劫一空;后来又因为自己回内地的消息被原东北抗日义勇军旧部所得知,经常遭受暗杀;虽然大难不死,但他在跟着国民党败北逃至台北以后,义勇军见杀他无果,辗转去了兰州,将盛世才岳父一家老少满门刺杀;他通知过的新疆人民也整理出了他的罪行并揭露于世,在内地,他算是名声狼藉。
在台湾的盛世才也并没有好过到哪里去,他在台湾并没有得到重用,反而被在台湾的众多受过其迫害的各界人士们纷纷控诉。
因仇家太多,蒋介石还特别派了一个排的步兵保护他,最终在1970年7月13日,昔日的“新疆王”盛世才在台北空军总医院因脑溢血死亡。
一代枭雄从此殒没,让人唏嘘之余,更多地是感慨他被权力冲昏了头脑,看不清局势,要在一个人人喊着“民主”的时代里,做着称王的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