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节选自《马大勇心解三国演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版。
三国三大战役(三国三大战役是指哪三大)
三国时代三大战役
曹操利用李傕、郭汜的矛盾,分而治之,各个击破,除掉了他们,自己当上了大汉丞相,奉行“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正确政治策略,使自己的实力迅速膨胀坐大。其实当时的汉朝皇帝,既是傀儡,又是包袱,不管跑到哪个割据势力那儿,人家都不愿意要。因为皇帝来了以后,你听他的,做很多事情都掣肘;不听他的,自己又可能背上乱臣贼子的罪名。但是曹操别具慧眼,看中了皇帝身上具有的政治潜力,只要“挟天子”,就可以“令诸侯”,而且师出有名,堂堂正正。在膨胀坐大的过程中,曹操也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一个问题:自己早晚要和比自己更强大的一个军事集团决一死战,这场决战不仅在当时决定着中国的政治布局,也在未来深刻影响到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这个决战的对手就是袁绍,这场决战就是三国时代三大战役之首的官渡之战。
为什么要提出一个“三国时代三大战役”的说法呢?从军事史的角度来看,《三国志演义》也是一部小型百科全书,其中写到的大大小小战争、战役有四百七十多场,但其中有三场战役是决定性的、具有转折意义的。第一场就是官渡之战,决定中国当时最发达繁荣的北方地区的归属;第二场是大家更熟悉的赤壁之战,决定曹操能否消灭孙刘联军,进一步统一南部中国;第三场是刘备、孙权之间的夷陵之战,决定刘备能否消灭孙权,跟曹操中分天下。三场战役发生以后,三国鼎立的局面就正式稳固形成了,所以我们提出一个“三大战役”的概念。
作为“三大战役”之首的官渡之战,一方面,它是继“连环计”之后又一个体现三国智慧的精彩个案,另一方面,它的智慧元素的含量比“连环计”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官渡之战中,我们会体会到政治、军事、外交、言语、领导、决策等多维度、多层次的智慧闪光,很值得详细品味寻绎。
文章能治偏头疼
官渡之战,我们从战前局势说起,很简单的四个字:“袁强曹弱”。这个判断是不出我们意料的,古今中外所有经典战例都是以弱胜强的结果。你本身就很强,打败了弱者,这有什么可“经典”的呢?“袁强曹弱”这四个字我们很熟悉,问题是袁到底怎么强?曹到底怎么弱?我们继续向下分解,可以得出四项指标。
前两项是显性指标,也就是数字的对比,一眼就能看清楚谁强谁弱。第一项,双方在官渡之战投入的总兵力的对比。曹操投入多少兵力呢?七万。袁绍投入多少呢?还是这个数字,后面多了一个零,七十万。双方总兵力对比是一比十,相差非常悬殊。第二项,双方占有的地盘面积之比。当时北方地区一共有五州,袁绍实际控制四州,曹操实际控制一州,地盘之比是一比四。
后面两项是隐性指标,也就是需要经过一定的分析归纳才能看清楚的强弱对比。第一项隐性指标:双方在舆论支持、人心向背方面的强弱对比。不管是手握重权的各路诸侯,还是事不关己的底层大众,大家其实都是看好袁绍,站在袁绍一边的。为什么袁绍会占据压倒性的“软实力”优势呢?我考虑有两个原因:第一,袁绍很强,大家都乐意把宝压在强者一边;第二个原因也很重要——袁绍的出身比曹操高贵。东汉时期有一种浓烈的社会风气,特别看重人物的门阀出身。谁出身高贵,谁就更容易赢得大家的好感和支持。袁绍什么出身呢?有道是“四世三公”。司徒、司空、司马,这么高级别的官职,人家老袁家四代人里出了五位,普天下手握重权的各路诸侯一大半是他家的门生故吏。如此家世显赫,当然深孚人望。
曹操什么出身呢?跟我们普通人比可能还好一点,跟袁绍比那就相差太多了。要谈曹操的出身,我们或许要从大家读书的时候会有的一个疑问说起:曹操为什么会有两姓的兄弟呢?曹操姓曹,他和曹仁、曹洪都是本家兄弟,这很正常,但回过头来,他跟夏侯惇、夏侯渊说:“咱们也是本家兄弟”。这就说明曹操不姓曹,本姓夏侯,他父亲叫夏侯嵩,过继给宦官曹腾为养子,所以曹操跟着父亲改姓的曹。曹操的出身就清楚了:宦官的养子的后代!这个出身,不用说放在特别看重门阀的汉朝,就是放在唐宋元明清,乃至放在今天,那也一定是官场中议论纷纷的一个话柄。所以我们看到,但凡有人攻击曹操,总是第一个拿他的出身说事儿,哪壶不开提哪壶嘛!
比如说,官渡之战之前,袁绍手下有位大文人、秘书长叫做陈琳,他为袁绍起草讨伐曹操的檄文,开篇没几句,第一次写到曹操就是:“操赘阉遗丑”。什么叫“赘阉遗丑”?直译过来就是:没有阉割干净的那个宦官的养子的后代。所以我们说,有时候文人真的是不能得罪,他们骂人不光恶毒,还精炼,这四个字骂了曹操三辈人,连他自己,带他爸爸、爷爷都骂进去了。
当时这篇檄文四处张贴,手下人抄来给他读的时候,曹操在干嘛呢?正患严重的偏头疼,古语叫做“头风”,药石无灵,疼得死去活来。曹操忍着剧痛说:“既然抄来了,你们就读吧”!读到“赘阉遗丑”这四个字,曹操脑门上“唰”地出了一层冷汗,没想到这话骂我这么狠毒。从这儿开始,“堂堂堂”一篇檄文读完,曹操全身出了一场透汗,从床上蹦起来,偏头疼就好了。这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文章能治病的事例,后来留下一个典故,叫做“愈头风”。
官渡之战结束之后,陈琳在乱军中被生擒活捉,带到曹操面前。我们能想象,曹操看见陈琳,脸色一定是相当不好看的:“陈琳哪!你给袁绍当秘书,我不怪你;你当秘书,写文章要骂我,我也不怪你,但是你不应该开篇就写‘赘阉遗丑’这四个字啊!我爸爸、我爷爷也没得罪你,怎么连他们也骂进去了呀”!陈琳回答了一句千古名言,我们现在还在用,那就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曹操左右很多人劝他杀掉陈琳,但曹操最终还是爱惜陈琳的才华,当然,也感谢陈琳给自己治好了偏头疼,于是留下陈琳没杀。陈琳由南入北,成为汉末文坛重要群体“建安七子”当中的领袖人物之一。在这一点上,作为政治领袖的曹操,他的襟怀、气量还是很值得后人钦佩的。
最后一项指标,双方后勤保障能力的对比。即便到了现代化立体作战时代,后勤保障仍然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最主要因素,冷兵器时代更是如此。从这个指标来看,袁绍也比曹操强得太多了。双方决战的前线在官渡,袁绍的后勤供应总站在距离官渡四十里的乌巢,也就是说,袁绍后勤供应线的长度是四十华里,各种作战物资非常容易运到前线,而且袁绍有四州之财赋,后勤物资储备比较充足。曹操的后勤供应总站在距离官渡三百里路的许都,供应线的长度已经是袁绍的七八倍,而且他只有一州之财赋,后勤物资比较匮乏。
这成了制约曹操取得战争胜利的最大的瓶颈。直接表现就是:双方进入战争状态一个多月,刚刚开始相持阶段,曹操的军队中粮食就已经供应不上了。军中无粮,不战自乱,曹操当然心急如焚,赶紧写好了亲笔信,让人赶往后方,紧急催运粮草。送信人没走出去多远,就被袁绍手下军士抓获,送到袁绍的心腹谋士许攸许子远的面前。从这一刻开始,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许攸就成为了决定战争胜负的最关键因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