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在这之前,我已经很久没被所谓的恐怖片吓到了,但《僵尸》让我找回了那种久违的毛骨悚然的感觉。
电影自然没法在内地上映,但在香港却大卖,30多天卖了1700多万票房,排名当年香港电影票房第八,作为一部僵尸片已是非常优异的成绩。
湘西赶尸的真实原理(湘西赶尸的真实原理视频)
同时,电影口碑也很好,专业评论和普通观众都给予了极高评价,电影获得了当年金马奖3项提名、金像奖9项提名,这部电影甚至完全颠覆了大众对麦浚龙的认知,过去别人总觉得他不过是仗着家里有钱,在娱乐圈混迹借机会泡妞的富二代,但他通过电影展示出了令人羡慕的才华和专业的精神,无论视觉营造,叙事方法,还是对“港片港味”的高度提纯,都让人惊艳。
《僵尸》可以说成全了香港僵尸题材电影的最后一次辉煌。
但那辉煌也只是回光返照,一刹那炫目,随即又归于寂灭。
一切在电影中早有征兆,《僵尸》里有鲜明的致敬旧日港片的意图,他对卡司的挑选,对场景与故事的呈现,都带有浓郁的怀旧气息和致敬色彩。整部电影的剧情就是对僵尸片甚至香港电影的隐喻,最后的真相不过是告诉你,黄金时代已逝,一切激烈和豪情都只是黄粱一梦,僵尸片已死。
所以《僵尸》中,你能看到传统香港鬼片“邪气附体”的阴森和黏稠,是那种不顾逻辑的极致火热与冰冷。但你也能在电影里看到美国式的特效,日式鬼片造型和氛围,大量外来文化流行元素进入其中,这早已不是那种传统意义的香港僵尸片。
香港僵尸片本身也是舶来品,脱胎自西方的吸血鬼电影。1936年,香港南粤影片公司就拍摄了香港电影史上第一部僵尸题材电影——《午夜僵尸》,但《午夜僵尸》本质还是部“吸血鬼”电影,大家后来所熟悉的一些僵尸片元素,在其中并未出现。
香港僵尸片真正兴起要等到20世纪70年代,也是这个时候,香港经济进入了繁荣时期,在两种文化的夹杂之下,诞生了新的文化审美,出现了僵尸片这种以中华文化为皮,以西方流行电影为骨,中西融合的复合产品,并且很快展现出了它们的娱乐与商业价值。
僵尸片最早其实是港式功夫片的变种,杂糅了鬼片与喜剧片元素,早期僵尸片里有大量的功夫打斗戏份,称之为“僵尸功夫片”亦不为过。比如1979年刘家良的《茅山僵尸拳》就是典型,洪金宝的《鬼打鬼》开启了僵尸片的热潮,到80年代中期,“嘉禾”与“洪家班”合作,推出由林正英主演的《僵尸先生》系列,把僵尸片带到了真正的巅峰。僵尸片成为香港特有的一种独立电影类型,大量僵尸片涌现,林正英也成为香港僵尸电影的代言人。
这些电影非常模式化,背景大概都在民国初年,这样更利于反映和展现文化更替、东西文化杂糅的香港特色。故事里有古板但法术高明的师父,有顽劣鬼马的徒弟,僵尸则大量吸收湘西赶尸传说的元素,惊悚、动作与喜剧风格兼具,确定了僵尸身体硬直、双臂前伸、身穿清代官袍、蹦跳行动等设计,并成为通用设定,不能见光则是同时吸收了赶尸传说与西方吸血鬼的特征,对抗一般采用道教法术,使用桃木剑、纸符、墨线、糯米、童子尿、黑狗血等,遵循五行相克原理。电影里人鬼善恶的边界也是模糊的,人不都是好的,鬼也不一定是坏的,但是往往人鬼殊途,难有结果。
这些规则和元素传递了十几年,一直影响着绝大多数僵尸片的世界观。
但僵尸片作为一种文化消费风潮,很快失去了新鲜感,观众们渐渐对功夫、喜剧和恐怖三板斧丧失兴趣。90年代以后,僵尸片还在尝试创新,比如把警匪片与僵尸片融合,电视剧方面更有把爱情和僵尸元素融合的《我和僵尸有个约会》,非常成功。但总体而言,僵尸片创新后继乏力,逐渐失去了对观众的吸引,票房都不太成功,衰落的迹象渐显。
更大的背景,是香港电影的整体滑坡,传统港片类型都面临了严重挫折,僵尸片也成为其中式微的一部分。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进入新世纪后,香港的僵尸片如《千机变》(2003年)和《僵尸新战士》(2012年),变得更加倚重特效,形式上又回归了好莱坞式的吸血鬼电影,完全看不出任何传统香港僵尸片的影子。
大陆庞大的电影市场和消费能力吸引着香港电影人北上,诸如包含僵尸片在内的鬼片、情色片等类型,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无法在内地上映,自然也被投资人所舍弃。香港电影人把更多精力聚焦在了更受内地观众欢迎的警匪片、喜剧片和爱情片之上,人才流失并凋零、投资匮乏、观众意兴阑珊,最终导致了僵尸电影的落寞。
所以说麦浚龙的《僵尸》是香港僵尸电影最后一次高光时刻,也是回光返照。就像《无间道》之于整个香港电影,它是巅峰,也是绝唱,高潮之后是无尽的下滑,《僵尸》没有为僵尸片打开更多通路,只是昙花一现。
但最后,僵尸片居然通过网大获得了某种复兴,大量模仿传统香港僵尸片的网大,甚至找来了外型神似林正英等招聘人物的特型演员,并取得了很好的收益。可见僵尸片仍未完全凋零,甚至还拥有庞大的观众基础和生命力,这对于喜欢此类电影的观众而言,不能不说是一种安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