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爱读历史的星空浪客。今天给大家带来一篇关于南宋“苗刘兵变”的历史故事。
公元十二世纪,北宋王朝亡于金人的铁骑,当时还是康王的赵构带领一批北方军臣南下,于应天登基,是为宋高宗,建立了南宋。
□兵变之始
苗刘兵变(苗刘兵变把赵构阉了)
公元1129年,南宋御营军发生哗变,领导这次兵变的正是他们的统制苗傅和刘正彦。这支来自北方的叛军杀死了宋高宗的宠臣王渊,并包围了南宋王朝的都城。
当皇宫里的赵构得知自己被叛军包围的时候,他最先感到的不是恐惧和愤怒,而是不可能。
苗傅和刘正彦怎么会反?
对于宋高宗来说,他难以接受苗、刘二人的叛变,主要是因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当初赵构还是康王之时,他奉诏勤王,苗傅和刘正彦是最早响应他的将军。其中刘正彦还是忠将之后,他的父亲刘法在和西夏的战争中英勇殉国,受到朝廷的褒奖。
二是靖康之难后,赵构便是在这二人的护送下,从应天南下,一直到达临安。可以说,这二人都有从龙之功,也都受到了不菲的封赏,如今时局稍稍平定,他们不趁此享受江南的繁华,造什么反?
疑虑归疑虑,但事实已经发生,赵构还是登上了城头,和叛军对峙。
□兵变之因
此时,城墙之下,乌拉拉站满了御营军的将士。
看着这些曾经护卫着自己南下的精兵已经调转了枪头,无声的眼神中潜藏着怒火,赵构心里很不是滋味。但他还是扯开嗓子喊道:“众将士何故如此?”
赵构心里一突,那颗人头正是他的宠臣——王渊。
此时,苗傅丢下王渊的人头,向皇帝喊道:“陛下!臣等并非叛国,而是为天下除害!王渊这厮在南渡之时,私自抽调兵船运送自家钱财,致使大量军马遗弃北岸,导致我军无马可用!这等误国之辈,竟然只因康履的几句话,就被免去的罪责,陛下不可被奸佞之言所蛊惑!今日王渊已伏诛,请陛下杀康履以平军愤!”
用一个宠臣换取身家性命,宋高宗没权衡多久,作出了选择。
然而,当康履也人头落地之后,苗刘二人却并未退去。
宋高宗的心缓缓沉了下去。苗傅等人又喊话道:陛下何时出兵北上,收复国土,迎回二帝?
果然,“北上”才是这伙人背叛的理由。
这些御营军人,大都来自河北诸府,他们一路追随南下,却看到皇帝一点都没有打回去的心思,心中的不满越发强烈,很容易就会被有心人利用。
其实,这些人不懂宋高宗的纠结。他何尝不想收回北方,但一来忌惮金人的军力,二来迎回二帝之后,他这皇位还坐得下吗?
□兵变之末
看到宋高宗不说话,苗刘二人采取了进一步的行动。他们逼迫宋高宗禅位给太子赵旉(fu),之后又将其劫持到城外。
朝堂被叛军控制,连南宋的国号都被改为“明受”,但是,却有一人逃了出来。
这人便是宰相朱胜非,他假意顺从了叛军,其实暗中和镇守南方的各将军联系。
不久,驻守平江的张浚、驻防江镇的韩世忠等人收到消息,率军前往临安平叛。
苗刘二人见事泄,内心惊恐,只得接受朱胜非的建议,让宋高宗重登王座。然而此举并没有挽救两人的性命。
叛变不到一个月,苗傅和刘正彦便被韩世忠所擒,之后斩首示众。
“苗刘兵变”虽然平息,但对宋高宗的刺激却十分巨大,太子赵旉不久也因惊吓而死。高宗一朝,对武将的猜忌越发严重,之后“中兴四将”被夺权,岳飞身死一定程度上都与这有关。
感谢阅读,撰稿不易,请关注我每日获取更多有趣的历史知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