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交汇之处,常是繁华之地。
一路探秘,我们在柳江的一个又一个江口,邂逅了这条江孕育的壮美风光和人文风情。
在鹿寨县,有“一大一小”两个“宝藏江口”,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比如,江边的“秀才岩”、江中的“锁江链”、江上的打渔船……
左边为柳江,右边为洛清江
旧街村趣闻
洛江带着灵气,从中渡流往黄冕,它在黄冕镇旧街村与清江汇合而成洛清江,这就是我们发现的小“宝藏江口”了。
7月7日,正午时分,火辣辣的太阳,直射大地。在鹿寨县黄冕镇宣传委员杨津、副镇长郭佑明等人的带领下,我们驱车来到黄冕镇旧街村,来到这个T字型的三江交汇处。
图为旧街村大门楼
还没入村,我们就被村口的一个豪华门楼给吸引住了。门楼中间用金色繁体字写着“旧街村”,一副对联悬挂在两边。其中上联为“漫步行来旧街已改儿时样”,下联为“采桑归去澍雨犹含长辈恩”。
鹿寨县文联主席廖献红告诉我们,旧街村是其出生的地方,这个门楼是前几年由村民捐资兴建的。旁边立有“旧街村捐资建门楼及古榕公园功德碑”,上书“旧街吾乡,人杰地灵,吾村贤明者,顺时应势,倡修门楼……”
在位于融江边的柳城县凤山镇,有个旧县村。北宋年间,系柳城县衙所在地,这也是旧县村的来历。那么黄冕这个旧街村的名字又有什么来历呢?
郭佑明告诉我们,据说旧街村这个地方,由于是三江交汇处,在以前水运发达的时候,从洛江和清江而来的渔民或者商户,选择从该地上岸交易,作为街圩的地方,后来就有了旧街村这个名字。
图为洛江与清江在旧街村汇合成洛清江
对于旧街村村名的来历,廖献红介绍,旧街村古时除了作为街圩交易的地方外,还是桂林、柳州往来途中的一个驿站,即云藤峡驿站。
在《洛清江的灵魂深处》一文中,廖献红写道——
在六百多年前,旧街村云藤峡驿站,便是洛江与清江拥抱之后诞下的一个古老驿站。人们借舟楫往来江上。大明开国之初,这个T型台上,聚集了南来北往的文人墨客。诗人、画家,他们长途跋涉到这里,吟诗作对,聚会品茗,徜徉于桂北、桂中的山水间。他们在江河之畔逍遥,似乎并没有受到改朝换代的影响。
元末明初诗人蓝智,字明之,福建崇安县人,相传其曾与友人泛舟南下,月夜舟行于洛清江上,夜宿云藤峡驿站。在《出云藤驿》一诗中,他写道:
又出云藤峡,扁舟更向东
地蒸秋有瘴,江阔夜多风。
旅梦惊啼狖,乡心托断鸿。
天涯看月色,不与故园同。
后来,蓝智以出众的才华,被举荐为广西按察司事,任职期间,以清廉著称。值得一提的是,他还作有一首《柳州怀古》:
孤城流水落花新,今日登临忆古人。
柳子祠荒馀瓦砾,刘蕡墓近老松筠。
江山沦落俱陈迹,风雨凄凉又莫林。
独有文章传不朽,夜虹长贯斗牛津。
思绪重新回到洛清江。是啊,蜿蜒之江,浩浩荡荡,游历一次,便是一次修身养性。
不过也曾有失意的文人把洛清江,当作人生最后的归宿。相传清末,一秀才到桂林赶考,或许是中举之心过于迫切,以致应试不从容,成绩未达所期。返乡途中,他坐在洛清江的一块岩石上休息,望着悠悠江水,想到十年寒窗苦读,到头来一场空,突然悲从中来。他把身上的衣物全脱了,整齐地叠放在岩石上,纵身一跃,投入江中……他跳江的那块岩石,被称为“秀才岩”,成为当地人所熟知的一个故事。
古老的水面铁链?
顺流而下,7月13日,我们来到大“宝藏江口”,洛清江汇入柳江之处——鹿寨县江口乡。我们惊奇地了解到,从这里的江中,挖出过“锁江链”。
发现锁江链的水域
江怎么被锁住?带着疑问,我们在江口乡寻访。
“那里就是发现锁江链的地方。”在江口乡为民服务中心主任陶礼波的带路下,我们来到江口乡江口集镇北面约50米的洛清江渡口。沿着陶礼波手指的方向,我们看到洛清江在这里形成一个弯道,对面的岸上,有一片裸露的崖壁,峻峭险岌。
陶礼波告诉我们,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渔民在这片水域,意外打捞出铁链。铁链用生铁铸成铁环连成。
这些铁链从何而来?有何作用?为什么会沉于江底?
陶礼波曾任江口乡文化站站长多年,对当地掌故颇为了解。
“这些铁链,是大成国与清兵在这里大战之时设置的。”陶礼波说,根据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版的《雒容县志》记载,清咸丰七年,大成国李文茂派其弟李文辉(外号李拐子)设防于江口,拦截清军船只,并在此多次挫败清兵。清兵从桂林南下从水路进攻柳州时,不得不从雒容抬船绕道经陆路至洛埠渡口攻柳州。
通往江边的青石台阶
“咸丰年间,‘大成国’农民起义军攻入柳州,建立了以李文茂为首的平靖王府。”我们在《柳州市志》(1998年出版)中找到一点线索。并在《鹿寨县志》(1996年出版)中看到更加具体的记载:“咸丰七年(1857年),大成国平靖王李文茂率部攻占雒容县城。”“咸丰八年(1858年),李文茂在永福苏桥战败,清军追击……李文茂率大成国水师在江口布防,用连环铁索封锁江面,欲阻清军水路进攻。广西巡抚蒋益澧令兵民从雒容抬船至洛埠下水,传为‘陆地行舟’,绕道进攻柳州,后分兵袭江口,义军溃败。”
锁江链之谜,逐步揭开。但是大成国又是什么?李文茂是什么人?
我们在柳州市政协官网《能漂到水面上的铁链》一文中,找到了答案:
1851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声威大振。1854年广东天地会首领陈开在佛山起义响应,广东艺人李文茂亦在广州北郊佛岭揭竿依附。1855年5月,陈开率大军4万余人,乘船千余艘,破藤县,过平南,于9月攻克浔州(今桂平),建立大成国,年号洪德。陈开自称平浔王,分封李文茂为平靖王。1857年3月,李文茂攻克柳州,建立规章制度,开炉造币,称“平靖盛宝”。后,李文茂领兵北上,围攻桂林,不料兵败苏桥,只得退守柳州。为防清兵沿洛清江而下,李文茂派其弟李元辉驻守江口。守军扎竹排并加以特大锁链封锁洛清江这一咽喉要道,自以为固若金汤,万无一失。不料清兵沿洛清江南下不走江口,而是趁夜间从雒容拖船上岸,直接抬到洛埠投入柳江,然后直捣柳州……李元辉孤军无援,溃败逃散,遗下的封江锁链沉入水底……
江边颇具特色的民居已显破败
一段文字,让我们对当时底层群众反抗清政府腐朽统治的斗争,肃然起敬。至今,当地民众还传唱着这样一首民谣:
广东有个李文茂,
咸丰七年到柳州。
人马扎在清江口,
打得清军屁尿流。
陶礼波告诉我们,江口乡可谓是“宝藏之地”。除了锁江链,已发现的各类遗址遗迹还有十多出,如江口乡铜鼓岭汉墓群、江口乡南朝墓、江口乡怀柳塔遗址……
图为在江口出土的南朝中大通五年(533年)所制的地券
相传柳宗元被贬柳州后,出巡至此发展农垦,途经当地“破额山”,触景生情,即兴题诗一首《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破额山前碧玉流,
骚人遥驻木兰舟。
春风无限潇湘意,
欲采蘋花不自由。
后来,当地民众为纪念柳宗元而建怀柳塔。
斯人已去,是塔已毁。留下的是当地人的无限怀念,以及那一条条打渔船,在江面摇曳。
渔船摇曳故事多
江口乡捕鱼之盛,早有耳闻。但百闻不如一见,到了现场,更加震惊。
6月30日24时,我市为期4个月的禁渔期正式结束。7月2日,在江口乡农贸市场水产街,我们看到很多家售卖河鱼的摊位。黄蜂鱼、鳜鱼、河虾、大鲤鱼、翘嘴……当地渔民告诉我们,休渔期结束后,有不少市民特意赶到江口购买河鱼尝鲜,要是来晚了只能到乡农贸市场购买。
“江口渔业社现有80户,约200条渔船。”7月13日,当我们再次来到江口乡,站在洛清江码头上,陶礼波的话,让我们震惊不已。
震惊,是因为我们在上游寻访之时,较少看到渔船。偶尔看到一两条渔船,都会觉得惊喜不已。江口乡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渔船?
停泊在江边的渔船
《鹿寨县志》(1996年出版)记载,清乾隆、道光年间,洛江、洛清江、柳江沿岸的鹿寨、雒容、江口、导江、洛埠、中渡、黄冕已有渔民居住,他们多从广州、梧州、桂林等地移居,以打渔为生。
在“江口渔家文化展示馆”,我们了解到,江口乡位于鹿寨县西南部。因柳江和洛清江穿流而过,在此汇聚,故称“江口”。离柳州市区仅17公里,距鹿寨县城40公里,水路可直达梧州、广州及港澳地区,交通条件相对发达。
随着社会发展,鹿寨县许多渔民都上岸了,唯有江口还保留了较为完整的渔家文化。江口乡集镇依然留存有四条青石路通向码头,禁渔期结束后,渔民们每天从这些码头上船,到洛清江及柳江上打渔。渔民还保持着较为传统的捕鱼方式,如用七分网、四指网、江面网、浅水网等。
沿着青石路,来到江边,我们看到码头上停着许多渔船。一些渔船上,还有渔民养的鸬鹚在“打闹”。这让我们不禁想起原本报记者刘丽虹2019年11月在广西文史春秋杂志发表的《柳江水域疍民的历史往事》一文。“疍民”,即古时候对专门从事水上作业的居民的称呼,又俗称水上居民或船民。
江口乡的文化,可谓与江息息相关。当地还有一个“梁家拳”,也是因江而来、因渔而来,现在已成为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江口渔家文化展示馆的资料显示,江口乡梁氏内家拳由广西一代拳王梁绍庄1864年所创,梁家拳第二代传承人梁方武1887年迁移到江口乡新安村生活,并在这里收徒开馆,传授梁家拳,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
江口梁家拳介绍
“梁家拳初创于梧州岑溪,应该是逆江而上来到江口。”陶礼波介绍,在20世纪80年代进行的广西武术挖掘整理普查工作中,梁家拳与壮拳、瑶拳、苗拳、侗拳、洪家拳并立,成果汇编《广西拳械录》中详细收录了梁家拳23种套路。1990年的《中国武术大辞典》中梁家拳也榜上有名。
由于江口梁家拳各类资料,远比其发源地保存完整,后来在非遗申报时,也以江口梁家拳为主。
梁家拳传承人黄浩铭现定居南宁、柳州。我们到江口之时,他正好在南宁,未能目睹梁家拳风采。不过,我们了解到,目前,鹿寨县已打造了江口乡中心校、鹿寨县城南第二小学、鹿鸣中学、鹿寨县第一幼儿园等“江口梁家拳”传习基地(点),全县学习梁家拳的干部职工及学生超过万人。
传统武术,正在当地焕发新的生机。
记者查看石碑
从江口渔家文化展示馆出来,我们走在江口乡保存较为完整的江边建筑群中,听到当地人要发扬渔家文化的闲聊。
图为两江交汇处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柳江两岸传统的东西,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至今能保存下来的,都是充满生命力的,需要充满敬畏,更要心怀感激,以虔诚之心发扬光大。
我们在当地渔民口中得知,他们打渔,远的会到达运江古镇,那里保存了更加完整的古屋古街古迹,建议我们去那里看看。
在运江,我们又可以发现什么故事呢?请关注后续报道。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