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文史百问 第5期
为什么说赵陵遗址象征了
“东方文明之光”?
深度昆山
张浦赵陵遗址
是一座五千年前先民用人工堆筑的大祭坛,被考古学家称之为“中国的土筑金字塔”。考古发现证实,早在5000年前,生活在这里的先民,已经拥有大量的礼仪用玉,玉雕和制陶工艺水平令人叹为观止。氏族首领采用了玉敛葬和殉人制度,墓葬出现了可清楚区分的等级,意味着贫富分化日趋明显,显贵阶层已凌驾于一般氏族成员之上。
赵陵遗址在发掘中,发现了大量集体杀殉现象,殉人有的身首分离,有的双腿成捆绑状,半数下肢被砍去,人体骨架旁找不到任何随葬品。这种明显的殉葬现象,在我国良渚文化遗址中还是第一次发现。经C14鉴定,这批殉人距今已有5000年。教科书上说,我国奴隶社会的始端,是在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距今约4000年。然而,赵陵遗址却表明,作为奴隶社会标志之一的杀殉,最早出现在5000年前,而不是4000年前。
赵陵遗址出土了大量精美的玉器、陶器、石器。当时的人们已不满足于简单的生活、生产,开始有了精神生活追求。与原始宗教相适应的祭坛、巫觋和玉、石礼器相继出现。尤其是以人鸟兽透雕玉坠为代表的一批玉器,制作得异常精美,令人叹为观止。被誉为“源极图”和“赵陵山族徽”的陶盖刻纹告诉我们,随着社会生产力达到一定的水平,当时的人们创造着原始的财富积累,贫富逐渐分化,等级逐渐形成,思维智慧闪烁光彩,作为文明之要素之一的文字也出现了胚胎。这一切说明,我们的先人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明,东方文明已经在长江流域顽强地吐露曙光。
赵陵遗址的考古成果,被列为1992年全国十大考古成果之一。
#rd
献花(0)
+1
(本文系春云出岫首藏)
发表评论